首页 >
光致变色镜片
✍ dations ◷ 2025-04-25 03:44:27 #光致变色镜片
光致变色镜片是一种当曝露在某特定波长的光(一般是紫外光)时会变得深色的镜片,而当不再被此光源照射便会回复原有的透光率而变得清透。光致变色镜片可以由玻璃或包括聚碳酸酯在内的塑胶制成。
其变色效果是由添加在镜片内的氯化银或其他卤化物,此类物质在没有被紫外光照射时对可见光是透明的,当被紫外光照射时就会起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后变成会吸收部分可见光而令镜片呈现得深色。此化学反应属可逆反应,所以当不再被紫外光照射时镜片就会回复原有透明的状态。光致变色镜片是由康宁公司(Corning Glass Works Inc.)的 Roger Araujo(英语:Roger Araujo)在60年代所发明。光致变色效果是由加在镜片的化学物质所造成,在玻璃与塑胶上的作法有所不同。在玻璃镜片中加入了微晶体结构的卤化银(一般是氯化银)于镜片中。在塑胶镜片中,则使用有机光色分子(例如oxazines 或 naphthopyrans)。
由于使用上的要求,光致变色镜片多设计成在户外环境会变得深色,而在室内环境则保持透明。为达至这效果,镜片内的化学物只会对紫外光(UV)有反应而变黑,户外光源是太阳,阳光含有的紫外光就会令镜片变黑。而因为室内的人工光源多不含紫外光(或紫外光含量远低于阳光),所以能保持透明。由于车窗玻璃会挡去部分紫外光,车厢内的光致变色光片会显得较为浅色。有些光致变色镜片会对可见光有反应而变深色,可以避免以上情况,但却衍生出其他问题,因为要对可见光作出反应,因此无可避免会吸收了部分可见光,所以即使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下也不能透明。光致变色物质可以添加于镜材之中,也可以附加于镜片表面。
玻璃镜可以加入致光变色物质中,光致变色物质是平均分布于玻璃之中,如此,玻璃镜片就可以造出效果,由于变色后颜色的深度与玻璃的厚度有关,因此用在矫视镜片时就有颜色深度不均的问题。而在镜片表面附上一层光致变色物质的方法在玻璃及塑胶镜片都适用。光致变色膜层可以以俱光学特性的接合剂粘贴于玻璃镜片表面,而以塑胶制成的光致变色镜片则是在表面镀上一层平均的150µm厚光致变色物质。此类方法没有因厚度不均而导致的颜色不均问题。在变色速度方面,被紫外线照射1分钟足可大体上变暗,要达至完全变暗则须连续被紫外光照射15分钟。由暗变为透明的速度相对较慢,明显的变浅须时2分钟,大体上变浅则须5分钟,超过15分钟后才能完全变回透明。伦敦大学学院的眼科学院有研究发现光致变色镜片在黑暗环境中仍然会吸收20%的环境光。光致变色物质由深色换为浅多是热反应,因此在较高温的环境中会变暗后会较正常浅色。因此光致变色镜片在高温天气下不及一般太阳眼镜暗,所以不能完全取代太阳眼镜。反之在较冷的环境下就可以有较深色效果,故此光致变色镜片较适合用于雪地多于夏日户外活动。由于上述特性部分生产商的光致变色镜片产品设计成由暗色转为更暗色,但这类产品只适合户外使用,并不适合一般用途。以塑胶制成的光致变色镜片寿命约2至3年,其后转色能力会变差。以玻璃制成的则可以拥有很长的寿命。
相关
- 根根是植物的营养器官,通常位于地表下面,负责吸收土壤里面的水分及溶解其中的离子,并且具有支持,贮存合成有机物质的作用。当然,位于地表外的气生根(榕树)也属于根的一种。根由薄壁组
- 中子截面中子截面(英语:Neutron cross-section)常用于核物理学与粒子物理学中,表示入射中子与靶核交互作用的一种带有几率意义的常数。单位以barn表示,等于10−24cm2。中子截面与中子通量
- 伞藻属伞藻属(学名:Acetabularia)是绿藻的一个属,又称“人鱼酒杯”(mermaid's wine glass)。伞藻属的所有种都属于单细胞生物,外表呈现伞形。细长的伞柱长0.5∼10公分,而顶端有一圈分枝,
- 帕加尼帕加尼(意大利语:Pagani Automobili S.p.A.),是一家位于意大利摩德纳的超级跑车制造商,该车厂坚持手工打造车辆,其汽车产量非常少,价格也十分昂贵。公司创始人奥拉西欧·帕加尼(Hor
- 意大利体育意大利体育有着悠久的传统,并且在许多体育项目上都有优秀的成绩。足球是意大利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意大利最近一次获得足球世界杯冠军是在2006年,并且已经四次获得世界杯足球赛
- 肽链延伸原核翻译(Prokaryotic translation)是指原核生物细胞中信使RNA被70S核糖体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可分为起始、延伸、终止与再循环四个主要步骤。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阶段
- 亚利桑那截至2010年亚利桑那州(英语:Arizona,i/ɛərᵻˈzoʊnə, ærᵻ-/)是美国一个位于西南部的州份,同时也是西部和山区州份之一。此州是美国第6大及人口第14大的州份。首府和最大城
- 查尔斯·弗里德尔查尔斯·弗里德尔(法语:Charles Friedel,1832年3月12日-1899年4月20日),法国化学家、矿物学家。斯特拉斯堡人,曾任巴黎大学化学教授。弗里德尔于1877年与詹姆斯·克拉夫茨共同发现
- 诺贝尔奖争议诺贝尔奖争议是一些关于历史上诺贝尔奖获奖者所产生的争议,而历年来文学奖与和平奖所招致的争议最多。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奖项。他在
- 静电引力库仑定律(Coulomb's law),法国物理学家查尔斯·库仑于1785年发现,因而命名的一条物理学定律。库仑定律是电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定量规律。因此,电学的研究从定性进入定量阶段,是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