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粒子

✍ dations ◷ 2025-04-04 06:36:28 #阿尔法粒子
α粒子是一种放射性粒子,由两个质子及两个中子组成,并不带任何电子,亦即等同于氦-4的原子核,或电离化后的氦-4,He2+。通常具有放射性而原子量较大的化学元素,会透过α衰变放射出α粒子,从而变成较轻的元素,直至该元素稳定为止。由于α粒子的体积比较大,又带两个正电荷,很容易就可以电离其他物质。因此,它的能量亦散失得较快,穿透能力在众多电离辐射中是最弱的,人类的皮肤或一张纸已能隔阻α粒子。α粒子释放出的放射性同位素在人体外部不构成危险。然而,释放α粒子的物质(镭、铀等)一旦被吸入或注入人体内,那将会十分危险,α粒子能直接破坏内脏的细胞。它的穿透力虽然弱,但由于它的电离能力很强,所以它对生物所造成的危害并不亚于其他辐射。快速衰变的重金属型毒药就是利用α粒子的毒性作下毒基础。1911年,汉斯·盖革和恩内斯特·马斯登在卢瑟福指导下,使用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保持原来运动方向,但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由此卢瑟福确定了原子核的存在。

相关

  • 季节性流感疫苗季节性流感疫苗,常简称流感疫苗,是针对流行性感冒的疫苗。 因为流感病毒变化的速度很快,一年会发展新的流感疫苗两次。大部分状况下,疫苗有中度到高度的保护力;然而每年情况略有
  • 抗银屑病药干癣(英语:psoriasis,/soʊˈraɪ.əsᵻs/,学名为银屑病,又称“白疕”或“牛皮癣”)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主要特色是在身上出现一块一块异常的皮肤。通常,这些块状皮肤异常会发红、发
  • 核糖病毒域核糖病毒域(Riboviria)是指病毒的域,也是至2019年3月唯一被定义的病毒域。 核糖病毒域包含RNA病毒及类病毒等项目,但不包含逆转录病毒项目。 核糖病毒域名字的第一部分(ribo-)指
  •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INN名称:Norepinephrine、nor-epinephrine,也称Noradrenaline、nor-adrenaline--,缩写NE或NA),旧称正肾上腺素,学名1-(3,4-二羟苯基)-2-氨基乙醇,是肾上腺素去掉 N-甲
  • 巴鲁赫·斯宾诺莎斯宾诺莎(拉迪诺语:Baruch de Spinoza,拉丁语:Benedictus de Spinoza,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西方近代哲学史重要的理性主义者,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齐名。斯宾诺莎的祖先是居
  • 尿厕小便斗(或称尿斗、尿兜),是一种设置于墙壁上的小便设施,常见于男厕内,供男性小便使用。但也有少数专供女性使用的小便斗。小便斗较常出现在公共场所的厕所中,有时附有以红外线感应
  • 化学热力学化学热力学(英语:Chemical thermodynamics)是在热力学定律范畴之下,研究化学反应以及系统状态之间热和功的交互关系。化学热力学不仅包含实验测定不同的热力学性质,还应用数学分
  • 尿道交尿道交(英语:Urethral intercourse)是插入式性行为的一种,当中像手指和阴茎般的物体会跟女性的尿道接合并彼此摩擦。此行为与使用尿道探子(英语:Urethral sounding)插入男性尿道的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英语:low-density lipoprotein,缩写为LDL)指一类及范围的脂蛋白粒子,有着约18-25纳米直径的大小,负责在血液内运载脂肪酸分子至全身供细胞使用。它是由肝脏所产生的
  •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英语:oxoglutar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缩写OGDC;或称英语:α-ketoglutar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是一个复合酶,因其在三羧酸循环中的作用而众所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