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禄·三木(日语:パウロ三木/パウロ みき */?,1564年-1597年2月5日),又译作保罗·三木、三木保禄、三木保罗,是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吉利支丹,耶稣会传教士,日本二十六圣人之一,因此又称圣保禄·三木,位于上智大学旁的圣三木图书馆(日语:聖三木図書館)便是以他来命名。
三木的父亲是阿波国的三木判太夫,跟随三好三人众转战于河内国和摄津国等地,根据《国史大辞典》记载,三木就是在滞留河内国饭盛期间(现日本大阪府大东市和四条畷市饭盛山城(日语:飯盛山城)一带)出生,另一方面《大英百科全书》日本版则指出他是生于摄津国(现日本兵库县东部及大阪府北部)或阿波国(现日本德岛县)。与此同时,《国史大辞典》也主张三木与其父亲是在饭盛受洗,《日本大百科全书》则称三木是在他4至5岁左右时受洗,天主教住吉教会则指出他是与其兄长于永禄11年(1568年)受洗。天正9年(1581年),他入读了在安土城下新建的小神学校(日语:セミナリヨ),天正14年(1586年)8月加入耶稣会,着手开始传教,最初在有马、大村和长崎,在取得成果后转移至京都和大坂一带,协助涅基-索尔多·奥尔甘蒂诺(英语:Gnecchi-Soldo Organtino)继续传教活动。
天正15年6月19日(1587年7月24日),丰臣秀吉颁布了伴天连追放令,命令传教士离开日本。庆长元年(1596年)12月8日,圣费利佩号事件(日语:サン=フェリペ号事件)爆发后,丰臣秀吉下令搜捕方济各会会士和信众,三木在两日后与迪奥戈·喜斋(日语:ディエゴ喜斎)等人受到牵连相继被捕。翌年1月3日,三木被带到京都,不但在堀川(日语:堀川 (京都府))一条戻桥(日语:一条戻橋)被割掉一边耳朵,更被载上牛车在洛中(日语:洛中)游街示众(日语:市中引き回し),翌日在大坂和堺再度游街示众后关进了堺的牢房。同年1月8日,丰臣秀吉下令在长崎对处以磔刑,翌日在冒着严寒且衣衫单薄兼赤脚的情况下开始出发步行往长崎,2月5日在长崎西坂之丘处以磔刑而殉教。
耶稣会众在三木死后随即禀报罗马教廷,展开了宣福运动。1627年9月14日,三木获教宗乌尔巴诺八世宣福,在其殉教265年后的1862年6月8日,庇护九世将与三木一同被处死的26人封圣,即日本二十六圣人,2月5日则视为“圣保禄·三木与同志殉教者”的瞻礼日,不过由于2月5日也是另一名圣人西西里的阿加莎的瞻礼日,因此按照年代先后,除了日本以外的教会都会延后一天至2月6日才作出纪念,日本的教会则获教廷的特别批准,能够在2月5日对三木进行纪念。三木死后曝尸达80日后,在得到关白的批准后运往了菲律宾等地,后来由贝尔纳·珀蒂让(英语:Bernard Petitjean)带回日本,并且安置于位于现在兵库县宝冢市仁川高台的绍法耶的幼年耶稣修道会(日语:ショファイユの幼きイエズス修道会),另外部分圣髑则在庆长15年(1610年)运往了澳门,后来于1963年由澳门教区将其运返长崎,马尼拉的圣依纳爵教会也在同年将其手腕的遗骨和遗物运返长崎,并且安置于日本二十六圣人纪念馆内。2019年11月24日,教宗方济各在访问日本期间于长崎西坂发表的演说中特别称赞了三木的牺牲。
以三木为主保圣人的教会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