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太平洋飓风季时间轴

✍ dations ◷ 2025-02-24 20:27:51 #2010年太平洋飓风季时间轴

2010年太平洋飓风季是1977年后命名风暴数最少的太平洋飓风季,也是有纪录以来活跃度最低的太平洋飓风季之一。飓风季于2010年5月15日从东太平洋(西经140°以东、赤道以北的太平洋)、6月1日从中太平洋(国际日期变更线到西经140°之间、赤道以北的太平洋)正式开始,同年11月30日结束。通常情况下每年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赤道以北的太平洋中绝大多数热带或亚热带气旋都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热带风暴阿加莎是本季首场风暴,于5月29日成型,最后一场风暴是热带风暴奥梅卡,于12月21日消散。

飓风季刚开局时非常活跃,到6月结束时就已形成四场获命名的风暴,创下太平洋飓风季的新纪录,其中还包括两场大型飓风,气旋能量指数超过往年均值三倍。但是,接下来的热带天气活动却突然陷入沉寂,7到9月间的风暴活跃水平都创下历史新低。9月23日,东太平洋飓风季随热带风暴乔吉特消散而结束,比气候学均值要提早超过五周时间。热带风暴奥梅卡是全年最后一场风暴,于12月18日形成,是气象观测进入人造卫星时代后形成日期最晚的中太平洋风暴。虽然风暴总数较少,但本季依然像其他飓风季一样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阿加莎和第十一E号热带低气压产生的瓢泼大雨在中美洲和墨西哥夺走两百多条人命,损失总额超过15亿美元。

2010年太平洋飓风季时间轴中记录全年东太平洋和中太平洋所有热带或亚热带气旋形成、增强、减弱、登陆、转变成温带气旋以及消散的具体信息。还包括实际操作中没有发布的信息,如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在风暴过后的回顾。包括最大持续风速、位置、距离在内的所有数字都经四舍五入换算成整数。

相关

  • 氧氟沙星氧氟沙星(氟嗪酸, Ofloxacin)是一种人工合成、广谱抗菌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氧氟沙星合成于1982年,口服易吸收,快而完全,血药浓度高而持久,药物体内分布广。此抗生素适合做为最后一线
  • 安东尼·鲍森安东尼·“东尼”·詹姆士·鲍森,OC,OOnt,CH,FRS,FRSC(英语:Anthony 'Tony' James Pawson,1952年10月18日-2013年8月7日),英裔加拿大科学家,他的研究带来了对信号转导的革命性理解,这是细
  • 颐龄颐龄(?-?),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祖父为乾隆朝驻藏将军成德,父亲为将军穆克登布。颐龄为清宣宗的第三位皇后孝全成皇后之父,被道光帝追封为三等承恩公。
  • 戈壁阿尔泰省戈壁阿尔泰省(蒙古语:Говь-Алтай аймаг,转写:Govi-Altai aimag),位于蒙古国西部,面积141,447 平方公里,人口53,590 (2011年)。首府阿尔泰 (蒙古)。
  • 泉镜花泉镜花(1873年11月4日-1939年9月7日),活跃于明治后期-昭和初期的日本小说家,出生于日本石川县金泽市。本名镜太郎。1895年,泉镜花发表的《夜间巡警》、《外科室》,被视为“观念小说
  • 藤原长作藤原长作(日语:藤原長作,1912年12月13日-1998年8月25日),日本岩手县泽内村人,是日本昭和、平成时代的农民,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从事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藤原长作生于大正元
  • 宋尚纬宋尚纬(1989年10月6日-),笔名苗林,台湾诗人,著有《轮回手札》、《镇痛》等作品,并经常于Facebook个人页面发表文章评论时事或以作诗讽刺。宋尚纬读国小时因为经常搬家,养成他能在各
  • 角田胜次角田胜次(日语:角田 勝次/つのだ かつじ ,1943年9月28日-2011年2月14日),日本前男子篮球运动员。他曾代表日本参加1964年夏季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获得第十名。退役后他曾担任明治大
  • 结合代数在数学里,结合代数是指一向量空间(或更一般地,一模),其允许向量有具分配律和结合律的乘法。因此,它为一特殊的代数。结合代数,是一种代数系统,类似于群、环、域,而更接近于环。仿照
  • 1859年大西洋飓风季1859年大西洋飓风季共形成七场飓风,数量之高创下大西洋飓风季的新纪录,直至1870年才被打破。不过,考虑到当时缺乏包括气象卫星在内的现代观测手段,基本上只有那些在海上遇到船只或是吹袭有人类居住陆地的风暴才有文献记载,所以实际形成的热带气旋可能更多。气象学家克里斯托弗·朗诗(Christopher W. Landsea)估计,1851至1885年间实际形成的风暴数量可能比数据库中要多零到六场。全季确认存在的八个北大西洋热带气旋中有五个是由气象学家何塞·费尔南德斯-帕塔加斯和亨利·迪亚兹在1995年出版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