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海文

✍ dations ◷ 2025-02-24 07:06:04 #1916年出生,1937年逝世,中国抗日战争牺牲者,中华民国空军飞行员,中华民国空军军官学校校友,锦州人,阎姓

阎海文(Yen Hai-Wen,1916年-1937年8月17日),辽宁北镇人,其为国民政府空军飞行员。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困,而靠亲友求学,曾几次辍学。1934年夏,报考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和中央航空学校,均被录取,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选择了中央航空学校。航校毕业后,任空军第五大队 - 第二十五队少尉飞行员。“七‧七”事变后派驻扬州担任“战场空中支援联勤”并执行南京空防任务。

1929年。“九‧一八”事变前两年就读沈阳初中。“九‧一八”事变后,全东北所有的学校被强制教授日语,灌输日本“军国主义”思想,鼓吹“大东亚共荣圈”。阎海文都不愿意为“满洲国”效劳,便退学回家。阎海文退学后回到北镇(今北宁市)大市乡(今海文乡),第二年,阎海文进入北平就读于抗日的“东北中学”。阎海文1934年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先后考上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和“中央航空学校”。阎海文放弃陆军军官学校,兴高采烈地前往杭州笕桥空校。经两年苦读和严格的训练,阎海文于国民政府中央航校六期毕业成了优秀的飞行员,分配到空军第五大队当见习官。

1937年8月17日,所属第五大队轰炸上海北四川路日军陆军司令部时,被日本军队之高射炮击中,机身着火。阎海文跳伞降落于日军阵地上空。在即将降落时,开枪还击日军,并喊出“中国无被俘空军!”之言,却不幸被日军一中尉一枪命中,尚未降落即牺牲,年仅22岁。在日本有记录可查。日本军人亦敬重阎海文之气节,埋葬并立碑“支那空军勇士之墓”。壮烈殉职后,国民政府追赠中尉。遗体葬于航空烈士公墓。

为借中国空军勇士鼓舞日本侵略军的斗志,日本军阀在东京新宿举办了“中国空军勇士之友阎海文展览会”,展台上展出的除阎海文烈士的手枪、子弹带、弹壳、降落伞和飞行服装之外,一件最重要的展品是从阎海文的飞行帽夹层中找出的珍贵照片。

相关

  • 86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赵忠贤赵忠贤(1941年1月30日-),辽宁新民人,中国超导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超导重点实验室学术
  • Schedule IV《受管制药物和物品法》(英语:Controlled Drugs and Substances Act,法语:Loi réglementant certaines drogues et autres substances)是加拿大的联邦药物管制法令,于1996年在首
  • 特遣队特遣队,为军事术语,相近用语有分遣队、特支队、特勤队及特攻队等,然而内涵不同。在中华民国国军中,系指因应特定任务而临时组织而成的遣派部队。其特性有特遣队因应军种与任务别
  • 伊格纳兹·莫谢莱斯伊格纳兹·莫谢莱斯(德语:Ignaz Moscheles,1794年5月23日-1870年3月10日),犹太血统的捷克作曲家,钢琴家。莫谢莱斯早年到维也纳学习作曲,并在欧洲各地旅行演出,后来又移居伦敦,从克莱
  • 还原胺化反应还原胺化反应,又称鲍奇还原(Borch reduction,区别于伯奇Birch还原反应),是一种简便的把醛酮转换成胺的方法。首先是胺与羰基加成,缩合,生成羰基的结构类似物西弗碱(Schiff Base),后者
  • 大都会 (1927年电影)《大都会》(德语:Metropolis)是德国知名电影导演弗里茨·朗所执导的表现主义科幻默片,也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于1927年1月10日于德国柏林首映。本片的制作成本达五百万帝
  • 代码共享代码共享(英语:Code-sharing),又称“共挂航班”、“联营航班”、“代码共享”,港澳称为“代码共享”,台湾称为“班号共用”,是现代航空业其中一种相当普遍的经营模式,由多家航空公司
  • 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 (1916年12月17日–2000年4月28日) 布克奖获奖者,是英国的小说家、诗人,作家和传记作者。 2008年, 泰晤士报称她为"自1945年以来的50个最伟大的英国作家"
  • 保萨尼亚斯 (地理学家)保萨尼亚斯 (希腊文:Παυσανίας;拉丁字母转写:Pausanias),生活在公元二世纪罗马时代的希腊地理学家、旅行家,著有《希腊志》(Περιήγησις)十卷,书中内容多为后世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