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白三烯
✍ dations ◷ 2025-10-28 03:04:42 #白三烯
白三烯(Leukotriene, LTs)是一类含三个共轭双键的20碳直链羟基酸的总称,是与过敏性反应有关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他与过敏性反应有关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组胺、缓激肽、血小板活化因子等。白三烯由于最早是在白细胞中发现故而得名。它们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引起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同时也增加微血管通透性。白三烯的过多释放是引起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原因之一。白三烯拮抗剂(Leukotriene antagonist)可通过抑制白三烯的产生和活动达到治疗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效果。白三烯的化学结构有LTA、LTB、LTC、LTD、LTE、LTF等大类,双键的数目在右下角以数字表明。LTC4、LTD4、LTE4和LTF4的结构中都带有半胱氨酸残基,是重要的过敏介质,称为半胱氨酰白三烯(cysteinyl leukotrienes, cysLT),也称为过敏性物质(slow-reacting substance of anaphylaxis,SRS-A)。这四种半胱氨酰白三烯收缩血管平滑肌的能力排序为:LTD4 > LTC4 > LTE4 >> LTF4白三烯是从"leukotriene"一词翻译按照字面意思翻译而来的。"leukotriene"是由"leukocyte"(意为白血球)和"triene"(意思是:含有三个共轭双键的化合物)组合而成的合成词,该单词是由白三烯的发现者瑞典生物化学家本格特·萨米尔松在1979年创造的。花生四烯酸是体内白三烯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首先免疫球蛋白E(Ig E)介导的抗原抗体反应导致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细胞内的磷脂酶A2活化,裂解成膜磷脂(Phospholipid)同时释放出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AA),5-酯氧酶激活蛋白(5-lipoxygenase-activating protein, FLAP)促进花生四烯酸的转移,在5-脂氧酶(5-LO)的作用下催化花生四烯酸的氧化产生5-羟过氧化二十碳四烯酸(5-hydroperoxyeicosatetraenoic acid, 5-HPETE),5-羟过氧化二十碳四烯酸在LTA合成酶(LTA synthelase)的催化下产生LTA4,LTA4经过LTA水解酶(LTA hydrolase)、谷胱甘肽转移酶(GSH transferase)、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 transferase)和脱羧酶(decarboxylase)的一连串催化作用先后产生LTB4、LTC4、LTD4、LTE4和LTF4。
相关
- 创伤受伤或创伤,是生理创伤、损害,身体受外物力量侵害,身体功能丧失、流血、断裂、骨折等。在工作时的受伤,称为工伤;在运动时受伤,称为运动创伤,学科名为运动创伤学、运动医学,总称创伤
- 矫形外科骨科即骨外科,也被称为矫形外科(英语:Orthopedic surgery 或 Orthopaedics,美式英文:Orthopedics)是使用手术和非手术的方法来治疗肌肉骨骼系统创伤、脊柱损伤、运动损伤、退行性
- 螺旋CTCT可指:
- 显生宙显生宙(Phanerozoic),或称显生元、显生代,是5.41亿年前大量生物出现的时期。显生宙即意为这个时期地球上有显著的生物出现。而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统称为隐生元或
- 激素激素(英语:hormone)也音译作荷尔蒙或贺尔蒙,在希腊文原意为“兴奋活动”。激素是指体内的某一细胞、腺体或者器官所产生的可以影响机体内其他细胞活动的化学物质。仅需很小剂量
-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局灶节段性肾丝球硬化症)是小孩和青少年肾病综合征的原因,以及成年人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它也被称为"
- 黄疸黄疸(英:jaundice、icterus)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因为体内胆红素过高,造成皮肤及巩膜发黄或是发绿的症状,一般会伴随发痒、粪便苍白及尿液颜色偏深的情形。新生儿黄疸是出生后前三
- 葡萄膜炎虹彩炎,是葡萄膜炎的一种,是一种虹膜以及睫状体的急性发炎的眼疾。发病原因至今不甚清楚,主要是自体免疫系统的问题,很有可能是自发性或反应性关节炎。临床症状上,常会有眼睛红、
- 粘菌素粘杆菌素(Colistin),又名克痢霉素、多粘菌素E,是一种多粘菌素类多肽抗生素,是两种环状多肽——粘杆菌素A和B的混合物。可由多粘芽肥杆菌变种粘菌素(Bacillus polymyxa var. colist
- 糖糖(sugar)泛指各种可食用的带有甜味的晶体,有甜味、短链、可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许多会用在食品。糖在有机化学中属于糖类,由碳、氢及氧三种原子组成。单糖是结构较简单的糖,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