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团音是指存在于汉语中的两组对立的声母。
在官话里、(漢語拼音:i, ü)前的声母、、(拼音:z, c, s)称为尖音,声母、、(拼音:j, q, x)称为团音。
民国成立不久后于1913年建立的国语规范“老国音”,因糅合众多汉语特点,因此存在着尖团音的区别,如“趣”读作尖音cǜ (cyù) ,而“去”读作团音qù。
而1930年代确立的新国音则采用不发尖音的北京官话作为基础,尖团音的分别在标准汉语中也就因此消失,例如箭剑不分,即所谓“尖团合流”。尽管尖音在北京官话中不再存在,但在其他汉语中仍然被广泛地使用着。在粤语、闽语、客家话、赣语、吴语部分方言、官话部分方言(如西南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中,尖团音的区别明显地存在着。
尖团音的区别源于中古汉语的齿龈音(、、等)和软腭音(、、等,即g, k, h)的对立,尖音直接继承自中古汉语的齿龈音,团音是软腭音腭化成龈腭音的结果。官话中的软腭音腭化成龈腭音约发生在明清之际。所以北方官话中发尖音音者声母大多与粤语相似,发团音者在粤语中大多发、、韵。
这种概念区分始见于清初,《圆音正考》里已经有尖团音的概念:“试取三十六字母审之,隶见溪群晓匣五母者属团,隶精清从心邪五母者属尖,判若泾渭。”尖音指当时官话里、前的声母、、,如煎(ziān)、千(ciān)、先(siān)的声母;团音指、前的声母、、,如肩(jiān)、牵(qiān)、掀(xiān)的声母。
在昆曲中,把所有齿龈音称为尖音,也把卷舌音称为团音,尖团音的对立,就成了齿龈音和龈腭音、卷舌音的对立。
在一些软腭音没有腭化成龈腭音的汉语中,也借用尖团音来表明齿龈音和软腭音的区别,这时尖音指齿龈音,团音指软腭音。
《圆音正考》的写作就是为了教导读者辨别尖团音,可见当时尖团音已经开始合流。民国初年,国民政府制定了区分尖团音的老国音。在国语罗马字派的支持下,1932年颁布的《国音常用字汇》将尖音去除,尖团音正式合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也将尖团合流延续了下来。在一些现代官话包括现代标准汉语和一些受官话影响的汉语例如吴语中的上海话里,尖音也已经腭化成龈腭音,导致和团音同音不能分辨。但是仍然有很多官话方言如部分中原官话、部分江淮官话、部分胶辽官话和部分西南官话等有尖团音的区别。
尖团合流在近代语言学界有过很多争论。其中在汉语罗马文字/拉丁文字注音学者中,国语罗马字派是尖团合流的主要支持者,北方拉丁化新文字派则主张区分尖团音。支持者认为尖团合流有助于语音的清晰简明,但反对者则认为更多的音节可以减少同音字的数量,更利于表达。美国汉学家、语言学家罗杰瑞就曾嘲讽不区分尖团音的汉语拼音方案是“懒惰的方案”。而在《汉语拼音方案解说》中,曾提到过对尖团合流的解释:“既然北京和北方话区大多数地方都不分‘尖团’,现代标准汉语当然应当以不分‘尖团’为标准。至于同音词问题可以留待正字法去研究解决。”
尖团音合并的方言中,尖音和团音字同音,产生一些同音词。比如中央电视台《走基层百姓心声》中,主持人对各个人提问“您‘幸’福吗?”的句子,各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其中一山西太原的中年人回答道“我‘姓’曾”。在这里,“幸”是团音(xìng)、“姓”是尖音(sìng),只是因为现代标准汉语把尖团音合并了才会出现这样的笑话。而在保留尖团音区别的汉语中上述情形不会出现,例如闽南语,“姓”的声母仍为尖音s,而“幸”仍为团音h;南京话,“姓”的声母仍为尖音s,而“幸”仍为团音x;这两种汉语的问句“您幸福吗?”的“幸”便会以团音发音,而不会发为尖音的“姓”,因而不会搞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