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T理论-牛顿引力理论

✍ dations ◷ 2025-11-14 09:27:50 #力学

返回在牛顿引力场中,粒子运动的拉格朗日量为:

其中 v {\displaystyle {\vec {v}}} —粒子速度, φ ( x ) {\displaystyle \varphi ({\vec {x}})} —牛顿引力势粒子运动方程由最小作用量原理 δ S = t 1 t 2 δ L d t = 0 {\displaystyle \delta S=\int \limits _{t1}^{t2}{\delta L}dt=0} 决定:

因此有: m d v d t + m φ ( x ) = 0 {\displaystyle m{\frac {d{\vec {v}}}{dt}}+m\nabla \varphi ({\vec {x}})=0} 即: a = φ ( x ) {\displaystyle {\vec {a}}=-\nabla \varphi ({\vec {x}})} ,这是牛顿引力场中的粒子运动方程。考虑在牛顿引力场中无压理想流体的运动,则拉格朗日量变为:

其中: ρ {\displaystyle \rho } —流体质量密度, d V {\displaystyle dV} —体积元。牛顿引力场本身的拉格朗日量为:

同时考虑引力场和无压理想流体,其总拉格朗日量为:

为了得到引力场的运动方程,只对 φ ( x ) {\displaystyle \varphi ({\vec {x}})} 取变分我们有:

因此有引力场运动方程 2 φ = 4 π G ρ {\displaystyle {{\nabla }^{2}}\varphi =4\pi G\rho } 。这样,我们有包含引力场和无压理想流体的总拉格朗日密度为:

按照分析力学原理,我们有守恒量---哈密顿量(其中: φ ˙ = φ t {\displaystyle {\dot {\varphi }}={\frac {\partial \varphi }{\partial t}}} )为:

其中 ρ φ ( x ) {\displaystyle \rho \varphi ({\vec {x}})} 代表理想流体与引力场的相互作用能,可以将它归为理想流体的能量,也可以把它归为引力场的能量,我们现在把它归为引力场的能量,这时需要从引力场运动方程解出: ρ = 1 4 π G 2 φ {\displaystyle \rho ={\frac {1}{4\pi G}}{{\nabla }^{2}}\varphi } ,代入上式得:

其中: Σ {\displaystyle \Sigma } 为包围体积V边界。体积V是全空间。一般我们考虑有限区域的理想流体和引力场的情况,这时边界是无限远处,无限远处的边界条件是 φ φ O ( 1 r 3 ) {\displaystyle \varphi \nabla \varphi \to O({\frac {1}{{r}^{3}}})} d S O ( r 2 ) {\displaystyle d{\vec {S}}\to O({{r}^{2}})} ,其积 φ φ d S O ( 1 r ) {\displaystyle \varphi \nabla \varphi \cdot d{\vec {S}}\to O({\frac {1}{r}})} ,因此 Σ φ φ d S = 0 {\displaystyle \int \limits _{\Sigma }{\varphi \nabla \varphi \cdot d{\vec {S}}}=0} .考虑到有限区域的理想流体和引力场以及边界条件,我们有:

在分析力学中我们称哈密顿量为能量,因此又可写为:

哈密顿量是守恒量即 d H d t = 0 {\displaystyle {\frac {dH}{dt}}=0} 也即 d E d t = 0 {\displaystyle {\frac {dE}{dt}}=0} 。从上面的结果我们看到: 1 2 ρ v v {\displaystyle {\frac {1}{2}}\rho {\vec {v}}\cdot {\vec {v}}} 代表理想流体的动能密度 T m {\displaystyle {{T}_{m}}} 1 8 π G φ φ {\displaystyle {\frac {1}{8\pi G}}\nabla \varphi \cdot \nabla \varphi } 代表引力能密度 T g {\displaystyle {{T}_{g}}} ,这时我们看到总能量密度是 ε = T m T g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T}_{m}}-{{T}_{g}}} ,引力能贡献的是负能。当然,如果将相互作用能归为理想流体的能量,则引力能贡献的是正能,数值仍然是 T g {\displaystyle {{T}_{g}}} 。返回

相关

  • 麦片燕麦片(英语:Oatmeal),又称麦片或麦皮,是由燕麦做成的食品。由于麦片食品的制作过程简单,而且省时,有些种类的麦片只要经过开水冲泡就可以食用,所以受到了许多人欢迎。燕麦在西方饮
  • 马头墙马头墙,又称马头山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封火墙的一种造型,为徽派建筑重要标志之一。因其墙顶部分形似马头而得名。依据马头墙顶的马头形状可分为鹊尾式、印斗式、坐吻式、金印式
  • 李 灿李灿(1960年1月23日-),中国物理化学家。生于甘肃永昌。1983年毕业于张掖师专化学系。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
  • 连昭慈连昭慈(1982年7月27日-),台湾节目主持人。出生于台北,现任华视新闻主播、《华视新闻杂志》主持人,采访制作的专题报导获得许多奖项。高中曾参加校内歌唱比赛,获第三名。
  • 方块元素方块元素是一个由许多不同宽度、高度、深浅及填充方式的方块组成的Unicode区块。以下是用方块元素绘制的Wikipedia。
  • 亚历山大·伊格纳季耶维奇·列别金斯基亚历山大·伊格纳季耶维奇·列别金斯基(俄语:Лебединский, Александр Игнатьевич,英语:Aleksandr Ignatievich Lebedinskiy,1913年-1967年),苏联天体
  • 楠木正行楠木正行(?-1348年2月4日),是南北朝时代的武将。楠木正成之嫡男。相对于尊称为“大楠公”的正成,被称为“小楠公”。继承父之意志,和足利尊氏作战。河内国出身。幼名多闻丸。生年不
  • 伊斯梅尔伊斯梅尔(阿拉伯语:إسماعيل‎, )是阿拉伯语、土耳其语、波斯语等语言中常见的名字,来源于先知易斯玛仪。在维吾尔语中,这一名字多译为“司马义”。名字中含有“伊斯梅尔”
  • 杨揆杨揆(1760年-1804年),字荔裳、同叔。金匮(今无锡市)人。杨鸿观次子。乾隆二十五年生,早年与兄杨芳灿齐名,而蓉裳尤见擅场。乾隆四十五年南巡召试,授内阁中书,入四库全书馆任编校,后直军
  • 杜毓泽杜毓泽(1897年-1990年),字济民,河南省博爱县人,著名武术家,台湾陈氏太极拳的主要传播者之一,也是陈氏太极拳在台传承中辈份最大的一位。其父杜严(字友梅)是清光绪朝的进士,曾任翰林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