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已死

✍ dations ◷ 2025-02-23 21:38:47 #弗里德里希·尼采,无神论,伦理学,上帝,死亡,虚无主义,德语词汇或短语

“上帝已死”(德语:关于这个音频文件 Gott ist tot)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一句名言,此句在尼采《快乐的科学》一书中出现了三次,后来又在其名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出现。“上帝已死”是尼采常被误解的名言。

“上帝已死”并非是字面上解读的尼采相信一开始实际存在一名上帝,而后来死了。相对地他想表达的是上帝已不再是生命意义的来源或是道德圭臬。尼采认为上帝的死所带来的崩解即是现存的道德假设:“当一个人放弃基督信仰时,他就把基督教的道德观从自己脚下抽出来了。这种道德观绝非不证自明......当一个人打破了信仰上帝这项基督教化,就等于打破了一切:一个人的手中必然空虚。”这也是为何在“The Madman”中,有一个段落主要致予非有神论(特别是无神论)者,其问题在于要保留任何非神性的价值观体系。

上帝之死是说明人类再不能相信这种宇宙秩序的方法,因为他们无法识别这种秩序是否真正存在。尼采认为“上帝已死”,不单对人对宇宙或物质秩序失去信心,更令人否定绝对价值——不再相信一种客观而且普世地存在的道德法律,把每个个体都包括在内。这种绝对道德观的失去,就是虚无主义的开端。这种虚无主义令尼采尽其努力去找出重估人类基本价值的方法,即比基督教价值更深入的宇宙观。

尼采相信,大部分人都不认同(或拒绝认识)“上帝已死”这种观念,因为他们内心深处都有深层的恐惧或愤怒。所以,当这种死亡被广泛认识之时,他们会觉得十分痛苦,然后虚无主义变得猖獗,而且相对主义会在人类社会中成为法律——所有事物都是被许可的。这是尼采认为基督教相当虚无的部分原因。对尼采而言,虚无主义是所有理想化了的哲学体系的必然后果,因为所有理想主义都有像基督教道德。

尼采相信,人类没有了上帝,依然可以找到正面的可能性。放弃了对上帝的信仰为人类发展自己的创作能力开了第一道门户。基督教的神常有随意的命令和禁令,但衪已经无法左右人类,所以人可以放弃向超自然的力量寻求协助,而去认识这个世界的新一套价值。承认“上帝已死”就像一块空的大帆布那样。这是成为新的,不一样的,更创新的东西的自由——这种自由并不包括接受过去的包袱。

尼采用了茫茫大海作比喻。那些学会为自己创造新生的人代表了人类的新阶段,就是超人——它指某些透过驾驭自己的虚无主义而成为传奇英雄的人。

相关

  •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北美自由贸易协议(英语: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法语:Accord de libre-échange nord-américain,ALÉNA,西班牙语:Tratado de Libre Comercio de América del
  • Wsub6/subClsub12/sub二氯化钨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W6Cl12。它是八面体的高分子簇合物。它可溶于浓盐酸,生成(H3O)2(H2O)x,加热这种水合物会得到黄棕色的W6Cl12。它的结构和二氯化钼类似。二氯
  • FSC森林管理委员会(英文: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缩写FSC,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它成立于1993年,其发起者为国际上一些希望阻止森林遭到不断破坏的非政府机构、环保人士、
  • 有机铊化学有机铊化学是研究含碳-铊键化合物的化学分支。由于它在自然界含量稀少、分布分散且毒性特别大,故没有同族的硼和铝研究的广泛而深入。在有铊化合物中,铊可以以+1或+3氧化态的
  • 伊达雷利伊达雷利(意大利语:Italeri)是意大利一家模型生产公司,成立于1962年,以生产汽车、飞机和各种军事模型为主,总部设于博洛尼亚省雷诺河畔卡尔代拉拉。
  • 徐致靖徐致靖(1844年-1918年),字子静,号仅叟,清末高官,维新派人士。江苏宜兴人,寄籍宛平。徐致靖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徐家杰之子。光绪二年(1876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光绪二十
  • 尊号尊号是中国、朝鲜半岛、越南及日本等汉字文化圈国家历史上君主、后妃在世时的称呼。一般用于外交、礼仪、祭祀等。皇帝的尊号不需避讳,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叫。皇
  • 邵伟华邵伟华(1936年12月-2019年5月23日),湖北省鄂州市人,邵雍第二十九世孙,《周易》研究者、堪舆学家。被称为中国当代的“易学泰斗”。1987年起分别出席了国际和全国的《周易》学术研
  • 79式舟桥79式舟桥器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舟桥部队的主力渡河舟桥器材,是苏联的ПМП舟桥(英语:PMP Floating Bridge)的变型产品。舟桥是指架设制式浮桥的器材。全套79式舟桥器材包
  • 亚历山大·恰亚诺夫亚历山大·恰亚诺夫(А.В.Чаянов,1888年-1937年),苏联经济学家,“组织—生产”学派主要理论家。生于莫斯科。1905年起成为民粹派思想家,加入社会革命党。十月革命后支持苏维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