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达腊黄道带

✍ dations ◷ 2025-10-23 01:58:03 #历法,卢浮宫的历史文物,古埃及雕塑,古代天文学,埃及历法,占星术

坐标:26°8′30″N 32°40′13″E / 26.14167°N 32.67028°E / 26.14167; 32.67028

丹达腊黄道带(Dendera zodiac or Denderah zodiac)的雕塑是一件众所周知的埃及(英语:Art of ancient Egypt)浅浮雕来自于位在丹答腊的哈托尔神庙(英语:Dendera Temple complex)(Hathor temple at Dendera)中对专用于欧西里斯礼拜堂的(pronaos or portico)上方之天花板,包含了金牛座(圣牛(英语:Bull (mythology)))和天秤座(天秤)的图像。这座礼拜堂于埃及托勒密王朝晚期开始建立;祂的是由罗马帝国的第二任皇帝提贝里乌斯(Tiberius)所扩建的。这是使得让-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对于追溯这浮雕的正确年代是到了希腊-罗马时期,但是他大多数同时代的人相信祂是于新王国时期建造的。这件浮雕,其中约翰·H·罗杰斯(John H. Rogers)描述祂的特性为“我们拥有一个古老天空的唯一完整地图(the only complete map that we have of an ancient sky)”,有人推测对于(丹达腊黄道带)表示的基本原则或原理是(成为)在后来天文学系统上面的依据。祂目前在位于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展示著。

位在乌特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有关于埃及古物学电脑辅助研究的中心人物希薇·考维尔(Sylvie Cauville)与艾力克·阿尔伯格(英语:Éric Aubourg)(Éric Aubourg)追溯着祂的日期是可到公元前50年,这是通过一项对于古埃及人已知的五个行星对祂配置格局显示的考察,每一千年那配置格局将会发生一次,以及两次蚀相的鉴定。

日蚀指示出是发生在公元前51年3月7日:祂是由圆圈包含伊西斯女神握住一只狒狒(托特神的另一象征)的尾巴来表示著。

月蚀指示出是发生在公元前52年9月25日:祂是由一只荷鲁斯之眼闭锁住成为圆圈来表示著。

黄道带是位在一个平面投影上的一种活动星图或是星宿的天体图,显示了每十日之黄道带的带状连结形成36个旬星(英语:decans)(decans,音译为德肯、德坎)的12个星座,以及行星。这些旬星是一等星的星宿群组。并且这些旬星是运用在古埃及历法之中,这部乃是以约30天左右的太阴周期以及在恒星索蒂斯(Sothis,天狼星)的偕日升上作为基础的历法。

它的黄道带是以圆形的形式来表示在古埃及艺术(英语:Art of ancient Egypt)中是独特的。更典型是矩形的黄道带这是用来装饰在同一座神庙的门廊。

天空成弓形弯曲是借由通过女性形式的四个天空支柱支撑著圆盘来作表示,在这四位女性支柱间则穿插著猎鹰头的神灵。位在第一环(圆盘中最外圈)的36尊神灵象征着埃及年的360天。

在往内一环,会发现到星座,显示出黄道十二星座。其中有些是在相同的希腊罗马肖像形式之中作为他们熟悉相对应的星座肖像形式来表示著(譬如,公羊座〔Ram〕、金牛座〔Taurus〕、天蝎座〔Scorpius or Scorpio〕,以及摩羯座〔Capricornus or Capricorn〕,尽管与古希腊和后来的阿拉伯西部发展的惯例常规相比下,大多数是在奇特的方向之中),同时其他以更具埃及的形式显示的有:宝瓶座〔Aquarius〕表示为洪水之神、尼罗河神哈比(英语:Hapy)(Hapy),拿着两个瓶子在喷著水。罗杰斯注意到陌生肖像与三块仍保存着的“塞琉古黄道带(Seleucid zodiac)”石板一同的相似性,并且两者都是关系到边界石(英语:Kudurru)(,音译为库都路、库杜如)的表示法:简而言之,罗杰斯认为丹达腊黄道带是“美索不达米亚黄道带的完整副本(a complete copy of the Mesopotamian zodiac)”。

于拿破仑在埃及的战役(1798年~1801年)期间,韦冯·德侬(英语:Dominique Vivant)(Vivant Denon)绘制了圆形的黄道带,这是更广为人知的一个,并且还有矩形的黄道带。在1802年时,在拿破仑的远征之后,德侬在他的《下埃及与上埃及之旅》()一书中出版了神庙天花板上的雕饰。这些即引起了关于黄道带表示的年代之议论,范围从好几万年到一千年到几百年,以及黄道带是一个 活动星图还是一个占星盘。塞巴斯蒂安·路易·苏里涅(Sébastien Louis Saulnier),一名骨董经销商,委托克劳德·勒洛兰(Claude Lelorrain)以锯子、千斤顶(jacks)、剪刀以及火药对圆形的黄道带进行拆除。这黄道带天花板在1821年时被迁移到波旁王室复辟的巴黎(Restoration Paris,这里指的是路易十八在1814至1824年重建统治的时期中1815年的第二次复辟统治巴黎的期间),并且到了1822年,由路易十八(Louis XVIII)安置在皇家图书馆(Royal Library,后来被称之为法国国家图书馆〔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在1922年时,这黄道带从那里迁移到卢浮宫。

围绕于这黄道带的议论,被称之为“丹达腊事务(Dendera Affair)”,参与人员是像约瑟夫·傅立叶(Joseph Fourier,他估计这黄道带的年代是公元前2500年)这样的人士。商博良,此外还有其他的人士,相信着祂是一个宗教性的黄道带。商博良把这黄道代的年代寄托在西元四世纪。乔治·居维叶(Georges Cuvier)则把日期寄托在公元123年到公元147年。他对追溯问题的讨论被看作是他在1820年代对于这黄道带所理解的一项有意思推理之总结。

相关

  • 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全名财团法人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简称国艺会)是中华民国政府捐助成立的艺术与文化类财团法人机构。财团法人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以下简称国艺会)成立于1996
  • 西风槽高空西风带的高空冷心低气压出现槽线时,就是西风槽。西风槽是冷性和斜压,槽中有强正涡,槽前地面常有随温带气旋的发展,槽后地面则形成反气旋。西风槽在经过青藏高原会分开北支槽
  • 诸罗外九庄诸罗十七庄,系指清朝治台初期首先设置于诸罗县境内,已为移民开垦的北路村庄,其中的外九庄是汉族移民最早拓垦的聚落。明朝万历二年(1574),海盗林凤被迫逃往东番魍港(今嘉义县布
  • 圣经带圣经地带(Bible belt)是美国的基督教福音派在社会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地区。俗称保守派的根据地,多指美国南部。在美国,这称呼特指美南浸信会为主流的南部,及周边地区。这个名词的
  • BNA(文件类型)BNA,是一种ASCII码型式的二维向量地图数据交换格式档案。它只包含几何和一些标识符号,属性必须储存到外部的文件。它不支持任何坐标系统的信息。支持BNA OGR读取和写入。驱动
  • 李芗蘅李芗蘅(1900年-1966年8月10日),原名秀兰。吉林省永吉县人。民国37年(1948年)在吉林省选区当选第一届立法委员。
  • SIGSEGV在POSIX兼容的平台上,SIGSEGV是当一个进程执行了一个无效的内存引用,或发生段错误时发送给它的信号。SIGSEGV的符号常量在头文件signal.h中定义。因为在不同平台上,信号数字可
  • 亨利·克里斯托夫亨利·克里斯托夫(Henri Christophe,1767年10月6日-1820年10月8日)海地革命将领,海地共和国终身总统,“海地国”国王。克里斯托夫生于英属格林纳达一个自由黑人家庭。12岁时逃往法
  • 罗伯特·沃尔德 (音频工程师)罗伯特·沃尔德 (英语:Robert Wald,1948年9月5日-),美国音频工程师。他因电影机械战警提名奥斯卡最佳音响效果奖。自1976年起,沃尔德参与了近50部电影电视节目的制作。
  • 古诺 (消歧义)古诺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