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旦河谷

✍ dations ◷ 2025-09-12 02:02:11 #约旦河谷

约旦河谷(希伯来语:עֵמֶק הַיַרְדֵּן‬, ; 阿拉伯语:الغور‎, )位在加利利海的南边,是约旦河在该区域形成的河谷,是约旦河大裂谷的一部分。约旦河谷和大部分的河谷不同,“约旦河谷”一般只指约旦河下游的河谷,北起加利利海,南是内陆湖死海。约旦河谷有120公里长,15公里宽。广义的约旦河谷也包括死海盆地及更南边的阿拉伯谷,一直到南边155公里的亚喀巴/埃拉特为止。

约旦河谷的大部分是约旦、以色列及以色列在1967年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地区的边界,约旦河谷的东边是约旦,西边是以色列及约旦河西岸地区。细节在1994年二国订定的约以和约(英语:Israel–Jordan peace treaty)中规范,其中订定约旦以及约旦河西岸地区的“管理边界”,不去评论该领土的地位。以色列将约旦河谷的86%做为以色列定居点。

依此条目中的定义,在加利利海以北,有时称为“上约旦河谷”的地区不算在约旦河谷以内。上约旦河谷包括约旦河的上游,胡拉谷地(英语:Hula Valley)及科拉济姆高原(英语:Korazim plateau),都在加利利海以北。

约旦河谷的北边在阿拉伯文中称为古尔(Ghor,غور‎),包括在加利利海以南的这一部。其气候比周围要暖很多,全年的气候都适于农业,而且土壤及水源条件都很良好,因此此地区是重要的农业区。而约旦河谷在死海以南的区域气候相当炎热且干燥。

在1967年六日战争之前,约旦河谷的约旦人据点约居住六万人,以农业及畜牧业为主。后来因为六日战争以及1970年至1971年时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约旦的黑色星期五战争(英语:Black September in Jordan),约旦河谷的约旦人减少到只有五千人。1979年时因为约旦政府的投资,此区域的约旦人又增加到超过八万五千人。大部分约旦人在此场的农场都是家庭农场,面积不超过30杜纳亩(3公顷、7.4英亩)。

有四万七千多名巴勒斯坦人住在河谷靠近约旦河西岸地区的地带,约有二十个永久群落,大部分住在杰里科城附近。在这里也有数千名过游牧生活的贝都因人。

约有一万一千多名以色列人住在十七个基布兹(集体社区),是埃梅克亚尔登区域市政局(英语:Emek HaYarden Regional Council)的一部分。另外有七千五百人住在设立在约旦河谷靠近西岸的二十六个以色列定居点及五个以色列武装移民区(英语:Nahal)中。

在六日战争后的所有以色列政府都认为约旦河谷的西岸就是以色列的东界。约旦河谷的东岸即为约旦。

1994年的约以和约(英语:Israel–Jordan peace treaty)定义二国之间的边界是以约旦河和雅莫科河的中心为准。有关约旦河西岸,和约的附录II (a)提到:“这条线是约旦和以色列在1967年军事控制地区的管理分界。和约不评论该区域的状态。”

以色列在奥斯陆协议定义的约旦河西岸C区持续驱逐巴勒斯坦社群,方式是强拆其房区。根据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在2012年有172起强拆行动,影响当地的巴勒斯坦人及贝都因人农户。2013年的强拆数量加倍,390建筑物被夷为平地,其中156栋是住宅,剩下的是畜圈,仓库和厨房。红十字会提供帐篷给受强拆的家庭,补偿其物质损失,不过因为以色列决定持续的没收替代用的民房,红十字会行动在2014年2月结束了。依欧盟及国际救援组织的观点来看,只要巴勒斯坦人住在被以色列人占领的土地,上述的强拆行为就违反国际法的规定。

在锡安主义及后来的以色列定居点中,“约旦河谷”是指加利利海的最南边,及往贝特谢安一公里距离的区域。

在1930年代后期,约旦河谷的吉布茨(集体社区)形成了Gush委员会,和英国委任统治当局联络的区域市政架构。1940年代后期,吉布茨之间的经济、文化及安全方面有继续的合作,也有了区域的学校系统。1949年时形成了约旦河谷地区委员会,变成了以色列区域委员会的典型,称为Emek HaYarden地区委员会(英语:Emek HaYarden Regional Council),和Bik'at HaYarden地区委员会(英语:Bik'at HaYarden Regional Council)不同,后者是包括1967年后,在约坦河西岸更南边的以色列定居点。

约旦河谷的气候比邻近地区温暖许多,再加上全年适合农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及供水,使得约但河谷从一万年前都是农业的据点。在公元前三千年后,约旦河谷的农作已经输出到邻近地区。

在旧约圣经中多次提及此地区肥沃的土壤。现代的农耕方式大幅的拓展了此区域的农产输出。约旦在1950年代建筑的阿卜杜勒运河(英语:King Abdullah Canal)从约旦河往东延伸69公里,因此产生了新的农耕区。可拆迁的温室使得农业生产量增加到原来的七倍,因此约旦每年可以出口大量的水果及蔬菜。

依照农业顾问Samir Muaddi的论点,民政局帮助巴勒斯坦竹的农夫及农业局将其农产销往以色列,并保证其品质。会举行有关现代农业的研讨会,让农夫可以知道以色列及国际上的创新。

约旦河的源头有很多个,主要是在叙利亚的前黎巴嫩山脉(英语:Anti-Lebanon mountains),流入比海平面低212米的加利利海,最后流入死海。死海南边的约旦河谷是炎热干燥的阿拉伯谷气候。

在旧约圣经中多次提到这块土地的肥沃,依旧约圣经的记载,以色列人经历的许多神迹也是发生在约旦河谷,例如约书亚时,约旦河干涸,以色列人越过约旦河,一直到约柜上岸后河水才复流。

在新约圣经中,施洗约翰也是在约旦河为耶稣施洗。

耶稣受洗的地点吸引许多朝圣者及观光客前来。在最近的四十年内形成了三个不同版本的耶稣受洗地点。在约旦Al Maghtas(英语:Al Maghtas)的地点是历史上最早的,考古发现的物品时间最早大约是在耶稣事奉时期。在约旦河西的耶胡德堡(英语:Qasr el Yahud)也有其中古时期的的传统。因为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冲突,以及第一次及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上述二个景点在1967年至2000年之间是不开放的禁区。在2000年及2010至2011年已经重新开放。第三个景点是1981年开放的,在更北边靠近以色列的亚得尼(英语:Yardenit)。

坐标:32°19′02″N 35°34′12″E / 32.31722°N 35.57000°E / 32.31722; 35.57000

相关

  • 野味野味是中国人对野生动物来源的食材的统称,在热带雨林则称为丛林肉。古时人类经常对野生动物进行捕杀,并成为一种仪式。女真人原有猎食野味的习惯,满清入关后,影响了中原饮食,如“
  • 冰砾阜冰砾阜(英语:kame)是指由于冰川消融后冰面上的沉积物沉落到底床上堆积而成的一种圆形的或不规则的小丘。通常由具有层次的粉砂、细沙组成,表面有冰碛物覆盖。
  • 库拉尼商业高等学校库拉尼商业高等学校(英语:Khulani Commercial High School)是南非东开普省姆丹察内(英语:Mdantsane)一所专门教授商业知识的公立高等学校,该学校总共有约50名全职教师和约900名学生
  • 拱德邻拱德邻(19世纪-20世纪),浙江人,中国近代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深究二王法度,笔势雄健,有“铁腕”之称。与同时代书法家沈尹默交好。其知名学生有周慧珺、吴建贤等。早年事迹不详,约与
  • 卡莱·帕特森卡莱·雷·帕特森(英语:Carly Rae Patterson,1988年2月4日-),是美国歌手、前体操运动员,出生于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曾在200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获得全能冠军。目前居住于德
  • 哲瑞·雷恩哲瑞·雷恩是推理小说故事中的名侦探,他由作家艾勒里·昆恩(一对堂兄弟共用的笔名)于1930年代以署名(Barnaby Ross)刊出。雷恩是一个退休的莎剧演员,他住在哈德逊河旁的大城堡里,与
  • 兵工厂委员会兵工厂委员会(简称OFB)是由41家兵工厂组成的印度国有军工托拉斯,总部设在加尔各答,拥有超过200年的兵工生产历史。隶属于印度国防部的国防生产部(department of defence producti
  • 第二届中曾根内阁第二届中曾根内阁(日语:第二次中曾根内閣/だいにじなかそねないかく  */?)是日本众议院议员、自由民主党总裁中曾根康弘就任第72任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后,自1983年(昭和58年)12月27日至1984年(昭和59年)11月1日组成的日本内阁。第一届中曾根内阁(模板)首届改组内阁 - 第二届改组内阁(1983年12月27日—1986年7月22日)第三届中曾根内阁(模板)第一届中曾根内阁第二届中曾根内阁1983年12月27日 - 1984年11月1日第二届中曾根首届改组内阁
  • 查尔斯·格林 (天文学家)查尔斯·格林(英语:Charles Green,1734年12月26日-1771年1月29日)是一位英国天文学家,1768年受英国皇家学会指派,参加詹姆斯·库克船长的努力号三桅帆船前往太平洋观察次年的金星凌日。
  • 1986年欧洲冠军杯决赛1986年欧洲冠军杯决赛是1986年5月7日在塞维利亚皮斯胡安球场举行的一场足球比赛,以决出1985–86年欧洲冠军杯的冠军。对阵双方为来自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星和来自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两队在经过120分钟的鏖战后仍未能取得进球,最终布加勒斯特星凭借异乎寻常的点球大战以2比0获胜。巴塞罗那主罚的4记点球均被布加勒斯特星门将赫尔穆特·杜卡达姆全数扑出,后者在其后更被冠以“塞维利亚英雄”的称谓。这是欧洲冠军杯决赛史上首次出现互交白卷的比分,也是布加勒斯特星乃至罗马尼亚球队迄今为止唯一夺得的一次欧冠奖杯。巴塞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