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味

✍ dations ◷ 2025-05-13 20:58:29 #肉类,中国饮食

野味是中国人对野生动物来源的食材的统称,在热带雨林则称为丛林肉。

古时人类经常对野生动物进行捕杀,并成为一种仪式。女真人原有猎食野味的习惯,满清入关后,影响了中原饮食,如“满汉全席”涉及以大量不同种类野生动物入馔。

到近代野味受到人类的大量捕杀后,数量大幅减少,很多物种已经灭绝或处于濒危等级。在中国濒危的动物虽然受到国家保护,但仍然有人经常猎杀野味销售或自用。中国有专门贩卖野味的市场,有民众仍迷信野味是“补品”,有强身甚至壮阳等效用,亦有人将进食野味视作猎奇、炫富表现,故此野味在中国人的饭桌上屡禁不止。

部分野生动物经批准,可驯养繁殖2003年8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发布《关于发布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梅花鹿等54种陆生野生动物名单的通知》规定可以食用药用的野生动物,如果子狸、野猪、梅花鹿等。2020年因COVID-19疫情原因,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台了严厉的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决定。3月4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革除滥食野生动物决定的通知》,明确牛蛙、甲鱼等可食用,而竹鼠养殖尚存争议。

另见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决定(2020年2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中国大陆地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禁止捕杀以及交易受法律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包括国家保护动物和“三有动物”等。

食用野味涉及到捕猎、烹饪行为有可能导致相关人员感染人畜共通传染病,甚至直接促进这些疾病产生。,以及违反法律。

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病毒就是来源于菊头蝠,经过野味果子狸传播到人群中。。

2019冠状病毒病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型可能也是来自于海鲜市场销售的多种野味,但亦为不排除人类传染给动物,反再传染回市场人类的情况。

相关

  • 16S rRNA16S核糖体RNA(16S ribosomal RNA),简称16S rRNA,是原核生物的核糖体中30S亚基的组成部分。16S rRNA的长度约为1,542 nt。卡尔·乌斯和乔治·福克斯是率先在系统发育中使用的16S
  • 指称语义在计算机科学中,指称语义(英语:Denotational semantics)是通过构造表达其语义的(叫做指称(denotation)或意义的)数学对象来形式化计算机系统的语义的一种方法。编程语言的形式语
  • 自然对数自然对数(英语:Natural logarithm)为以数学常数e为底数的对数函数,标记作 ln ⁡ x {\displaystyle \ln x} 或
  • Woese, Carl卡尔·理查德·乌斯(英语:Carl Richard Woese,1928年7月15日-2012年12月30日),生于纽约州锡拉丘兹,美国微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乌斯因在1977年由对16S 核糖体RNA系统发生分类学
  • 逸散层散逸层(英语:Exosphere),亦称外气层,是地球大气层的最外层,位于热层的上方,其顶界可被视作整个大气层的上界。散逸层大气的温度极高,因此空气粒子运动很快。又因其离地心较远,受地球
  • 芦木见内文芦木(学名:Calamites)是一属已灭绝的高大的树状蕨类,和现代的木贼是近亲。生长在潮湿的沼泽地带中。在石炭纪时颇为兴盛,和鳞木、封印木等一同形成广大的蕨类雨林。它们的
  • 和太鼓和太鼓(わだいこ),日本传统打击乐器的总称,其中,乐大鼓和打大鼓用来日本雅乐的演奏。知名游戏《太鼓达人》系列之主角和田咚,即为在北陆的某个太鼓工房中,一个灵魂寄居的红色和太鼓
  • 波罗的海三小国欧洲(灰色)  —波罗的海国家(英语:Baltic states,爱沙尼亚语:Balti riigid, Baltimaad,拉脱维亚语:Baltijas valstis,立陶宛语:Baltijos valstybės;又称波罗的海三国)是指地缘政治学概
  • 尤金·斯卡利亚尤金·斯卡利亚(英语:Eugene Scalia,1963年8月14日-),美国律师,第28任美国劳工部长。此前曾是格信(英语:Gibson, Dunn & Crutcher)律师事务所华盛顿特区办公室合伙人,也在乔治·W·布什
  • 武九铁路武九铁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武汉市至江西省九江市,全长262千米,是中国国家路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等级为一级复线。武九铁路的各段在历史上曾分别作为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