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味

✍ dations ◷ 2025-10-21 23:08:16 #肉类,中国饮食

野味是中国人对野生动物来源的食材的统称,在热带雨林则称为丛林肉。

古时人类经常对野生动物进行捕杀,并成为一种仪式。女真人原有猎食野味的习惯,满清入关后,影响了中原饮食,如“满汉全席”涉及以大量不同种类野生动物入馔。

到近代野味受到人类的大量捕杀后,数量大幅减少,很多物种已经灭绝或处于濒危等级。在中国濒危的动物虽然受到国家保护,但仍然有人经常猎杀野味销售或自用。中国有专门贩卖野味的市场,有民众仍迷信野味是“补品”,有强身甚至壮阳等效用,亦有人将进食野味视作猎奇、炫富表现,故此野味在中国人的饭桌上屡禁不止。

部分野生动物经批准,可驯养繁殖2003年8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发布《关于发布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梅花鹿等54种陆生野生动物名单的通知》规定可以食用药用的野生动物,如果子狸、野猪、梅花鹿等。2020年因COVID-19疫情原因,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台了严厉的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决定。3月4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革除滥食野生动物决定的通知》,明确牛蛙、甲鱼等可食用,而竹鼠养殖尚存争议。

另见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决定(2020年2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中国大陆地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禁止捕杀以及交易受法律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包括国家保护动物和“三有动物”等。

食用野味涉及到捕猎、烹饪行为有可能导致相关人员感染人畜共通传染病,甚至直接促进这些疾病产生。,以及违反法律。

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病毒就是来源于菊头蝠,经过野味果子狸传播到人群中。。

2019冠状病毒病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型可能也是来自于海鲜市场销售的多种野味,但亦为不排除人类传染给动物,反再传染回市场人类的情况。

相关

  • CCR5n/an/an/an/an/an/an/an/an/an/aCCR5(C-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5),中文名:趋化因子受体5或趋化因子C-C亚族受体5,也称为CD195。是白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质,因此也称为CCR5蛋白质
  • 州旗俄勒冈州州旗在1925年4月15日正式采用。亚拉巴马州 阿拉斯加州 亚利桑那州 阿肯色州 加利福尼亚州 科罗拉多州 康乃狄克州 特拉华州 佛罗里达州 佐治亚州夏威夷州 爱达荷州
  • 中国以人名命名的地名列表中国古代社会有避讳的传统。因此并不直接用君主或尊者的名字命名地方。使用人名命名的地方,有些是上古传说中的人物,有些则使用字、号或其它称谓。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普遍不再
  • 诘问法苏格拉底反诘法(英语:Socratic method、method of elenchus、elenctic method 或 Socratic debate)或作苏格拉底法,实质上是一种质问的辩证法,广泛地用在验证主要道德观念上。柏
  • 部是政府机构的一种,在现代通常是指政府中第一级的行政部门,如教育部、财政部等,其中文用法来自于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度中的“六部”。在汉字文化圈的国家或语言中,多数将此
  • 眼外肌使眼球垂直或水平运动的肌肉每个眼球有六块外肌(四块直肌和两块斜肌)来控制活动。外直肌、内直肌、下直肌和上直肌使眼球上下或左右转动,相互呈直角排列。〈人体学习百科〉
  • 海林檎海林檎(cystoids)是已灭绝的一类棘皮动物,是棘皮动物中骨骼组织最简单的一纲。形状为球形,与苹果类似,故名(林檎为苹果的古称)。它们和海百合有惊人的相似处,都是利用茎节附着在基底
  • Toxoplasma弓形虫(学名:Toxoplasma gondii),亦称为弓浆虫、弓虫,或连同种小名一起称作龚地弓形虫,是肉孢子虫科弓形虫属的唯一物种,属于寄生性生物。已确定的宿主是猫,而弓形虫的携带者包括了
  • 娄怀高速公路娄怀高速公路(湖南高速公路编号S70)为湖南省“五纵七横”中的“第三横”娄底至怀化高速公路;公路全线长280.393公里,全部路段已建成通车。
  • 自由意志主义共和党人自由意志主义共和党人(libertarian Republican)是美国共和党内支持自由意志主义政策并投票支持共和党的人。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12%的共和党人认为他们自己是自由意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