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阳岱西山
✍ dations ◷ 2025-02-23 14:30:19 #高阳岱西山
高阳岱西山战斗(英语:Battle for Outpost Kelly)是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的一次战斗。高阳岱北山,又称194高地、Outpost Kelly,1952年7月下旬由美3师65团一部进占。随后志愿军39军与其争夺五天后主动撤离。9月17日时,驻守此山的是美65团C连。从9月16日至18日,志愿军炮兵对高阳岱西山阵地进行破坏性射击。18日20时5分,志愿军348团以5个排的兵力,在35门火炮支援下分四路强袭高地,20分钟后志愿军即攻占阵地,随后在高地上布置了一个连,并以8个炮兵连支援战斗。9月20日清晨,美65团2营长Betances上校命E连的两个排对高地进行反击。其中的一个排一度在连长Albert C. Davies率领下冲上山顶。这次反击以失败告终。9月20日夜,美65团1营以A,C连发起反击,B连作为支援。B连在支援途中遭遇志愿军炮火毁灭性袭击,仅存26人。这次反击持续至次日夜,在高地上A,B,C连合计伤亡70余人,最终被击退。随后65团1营被3营换下。美军以第3营于9月24日凌晨发起了最后一次反击。这个营派出了K连和L连出战,至8时又派上I连,共伤亡140人,于当晚结束战斗。志愿军伤亡53人,估计杀伤美军600人。美军实际战损350人。美65团团长Cordero上校把部队表现不佳的原因归为轮换制度。从1952年1月至9月,全团轮换8700人,包括1700名军官。
相关
- 科尔萨科夫综合征科尔萨科夫氏症候群(Korsakoff's syndrome),又称健忘综合征,为一种大脑缺乏硫胺(维生素B1)而引起的精神障碍。其疾病由俄国神经学家谢尔盖·科尔萨科夫最先发现而命名。科尔萨科夫
- 核衣壳衣壳是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又称为壳体。衣壳是由病毒衣壳蛋白亚基所形成的寡聚体。衣壳的作用是用于包裹病毒的遗传物质(核酸)。衣壳的类型大致是按它们的形态来分类的。不同的病
- 龟曲颈龟亚目 Cryptodira 侧颈龟亚目 Pleurodira龟鳖目(学名:Testudines)是脊索动物门爬行纲的一目,现存14科共341种各类龟、鳖,它们的肋骨进化成特殊的骨制和软骨护盾,称为龟甲。龟
- 下议院下议院或众议院,是两院制国家或自治地区议会的议院之一。在民主国家,众议院的议员人数大多按各地人口比例的多少来分配的。众议院在各国称谓各有不同:例如英国、加拿大所称“平
- 立方烷立方烷(C8H8)为人工合成的烷烃,又称为五环辛烷,外观为有光泽的晶体。八个碳原子对称地排列在立方体的八个角上。此烷烃属于柏拉图烃的一种。立方烷于1964年由芝加哥大学的Dr. Ph
- 卵黄囊卵黄囊(vesicula umbilicalis)是一个膜状囊连结在胚胎上,由胚胎盘附近的下胚层细胞所组成。这个构造也在胚胎学的术语中被称为脐带囊,尽管卵黄囊是比较被广泛熟知的名称。卵黄囊
- 硫酸二乙酯硫酸二乙酯是硫酸与两分子乙醇形成的硫酸酯。为无色油状液体,有薄荷香。不溶于水,溶于乙醚和乙醇。遇水缓慢分解,热水中剧烈分解为硫酸单乙酯。有毒。可能致癌。用作乙基化剂,用
- 柯伊伯带柯伊伯带(英语:Kuiper belt),又称作伦纳德-柯伊伯带,另译柯伊伯带、古柏带,是位于太阳系的海王星轨道(距离太阳约30天文单位)外侧,在黄道面附近的天体密集圆盘状区域。柯伊伯带的假说
- 佐领佐领,或称牛彔、牛录(满语:ᠨᡳᡵᡠ,穆麟德:niru),满语音译,niru 意为“大箭” ,为清朝八旗当中的基本单位。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定三百人为一牛彔。佐领之长官,满语音译为牛
- T36-T50ICD-10 第十九章: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即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的第十九个编码分系统(从S00-T98),其中包括了损伤、中毒和某些确定外因的后果,及其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