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性心搏过速

✍ dations ◷ 2025-11-17 21:20:21 #心室性心搏过速
心室性心搏过速(英语:ventricular tachycardia,又被称作心室频脉)是一种因心室的电气活动异常造成的心跳过速。心室性心搏过速的严重性与它的持续时间有关,数秒的心室性心搏过速可能没有问题,但持续时间如果较长就相当危险。较短的心室性心搏过速有可能没有症状,但患者也可能感觉头重脚轻、心悸、或者胸痛。严重的心室性心搏过速可能发展为心室颤动或引起心搏停止。据统计,心搏停止的病人中有约7 %的起始症状是心室性心搏过速。心室性心搏过速的可能原因包括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瓣狭窄、心肌病变、电解质不平衡、或是心肌梗死等等。心电图常用来诊断心室性心搏过速,其条件为每分钟的心搏数超过120次且变宽的QRS波群(英语:QRS complex)至少连续出现三次。根据心室性心搏过速发生的时间长度,可以再将其细分为持续性(超过30秒)或非持续性(持续30秒以内)心室性心搏过速。心室性心搏过速一词也可以指包括心室性心搏过速、心室颤动、尖端扭转型室速(英语:torsades de pointes)(torsades de pointes)在内的数种心律不整。血压正常且脉搏强劲的心室性心搏过速患者可能可用普鲁卡因胺治疗;如果患者的血行动力学(英语:hemodynamics)不稳定则需要心率调整。如果患者发生心搏停止则建议进行心肺复苏术与电击除颤,双相电击的效果可能优于单相电击。心室性心搏过速造成的心搏停止的存活率约为45%。为避免复发,心室性心搏过速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植入式心脏去颤器(英语:Implantable_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或使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或胺碘酮等药物。

相关

  • 维生素维生素(英语:Vitamin)是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统称,曾依音译,称作“维他命”。它们是生物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而一般又无法由生物体自己生产,需要通过饮食等手段获得。维生素不能
  • 降解分解反应(decomposition reaction)是化学反应的常见类型之一,是指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分解成二种或二种以上元素或化合物的反应。例如:水在通电的情况下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氯酸钾
  • 库鲁病库鲁病(英语:Kuru),是一种不可治愈的退化性人类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一般认为其病原体为普里昂蛋白(朊毒体),与克雅二氏病类似。症状主要有头
  • ε详见细菌分类表ε-变形菌要么厄氏杆菌是变形菌中的一类,与δ-变形菌关系最近。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 痢疾痢疾,是一种传染病。依传染性的致病生物体不同而分为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元朝皇帝元顺帝便是死于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于痢疾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假膜性肠炎(纤维
  • 先天性碘缺乏症候群先天性碘缺乏症候群(又称矮呆病、克汀病、呆小病)是指因产妇对碘的摄取不足,使得婴儿先天性缺乏甲状腺激素(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而导致严重阻碍身心发展的一种症状。一般通过
  •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Light microscope)是一种利用光学透镜产生影像放大效应的显微镜。由物体入射的光被至少两个光学系统(物镜和目镜)放大。首先物镜产生一个被放大
  • 新壁总域新壁总域(Neomura)是一个演化支,由古菌域和真核生物域两域生物所组成。这个概念是由2002年被汤玛斯·卡弗利尔-史密斯所提出。他假设新壁总域成员演化自真细菌,其中一个主要的改
  • 超激动剂超级激动剂(英语:superagonist)在药理学中是指一种能作用于受体的激动剂,它产生的最大反应比内源激动剂更大。因此超级激动剂的内在活性大于100%。例如戈舍瑞林(英语:goserelin)就
  • 单纯疱疹单纯疱疹(Herpes Simplex,源自于希腊文“ἕρπης”,意为“潜伏”)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和Ⅱ型(HSV-2)引起的病毒性疾病。通常可以根据病毒感染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唇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