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1线
✍ dations ◷ 2025-08-08 05:26:18 #台1线
台1线,又称纵贯公路、西部干线,是台湾西部一条南北向的省道,自清代就是纵贯南北的交通要道。北起台北市忠孝西路、中山南路口(行政院大门前,台湾公路原点和与台3线共线起点,台1甲线、台5线、台9线交岔处,该路口原有“复兴陆桥”,已拆除)南至屏东县枋山乡枫港(与台26线交接处),全长共计461.081公里。沿途经过台湾西部14个县市,堪称台湾最重要的省道,与东部的台9线大致构成环岛路网。苏花改竣工后,台9线缩短约20公里长,台1线也成为台湾公路系统里程最长的省道。台1线另有6条支线,编为台1甲、乙、丙、丁、戊、己线。另外,于屏鹅公路佳冬段设有战备跑道,也是唯一设在省道的战备跑道(俗称佳冬战备道)。在清治时期初期,以台湾府为中心,当时虽还没有如同现代观念中,有完整“一条”纵贯南北的道路:39,但往北有平埔聚落分散的据点为基础的“北路”,往南有各个军团营盘联系起来的“南路”。纵贯道路的雏形,就是从各部族之联络道,以及军路所一条条的串联起来。而后在清帝国实质统治的版图扩大后,仍以台湾府为中心,南北设有县治的情况下,各县治间之公文传递之公事,便开始有政治和军事目的的“官道”产生。其为官道,所以于使用的人不多:22,常因狂风暴雨,路线总是不时偏移、改道。而又历经多次反清事件,清廷为了不让叛贼沿官道逃逸,便不架桥、不修路。如此,官道的某些路段甚至比一般小径更不如:24。日本治台后不久,为求军事交通上的便利,便打算将清朝遗留的羊肠小径,拓宽成为军用卡车也可通行的标准道路,一路从基隆到屏东:28。不过,起初这条道路并未建桥、仅铺砂石,极为简陋。直到1916年,日本政府将此条全长461.7公里之碎石路,定名为“纵贯道”,并制定道路标准:28。属于以国库或地方经费改善养护之“指定道路”。尔后,台湾第一条具有公路雏形之纵贯道,也才算是真正形成。二次大战结束,因为美军的密集轰炸,使台湾的道路几乎满目疮痍,几近瘫痪:30。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在美国物资及金钱援助下,公路局矢志恢复全岛交通,将道路修复:30。而在1952年以前,只有“基隆到桃园”与“台南到高雄”两个路段有混凝土或沥青路面,其余路段仍是碎石路段:22。1952年到1956年,则进行改善工程,在桃园到台南之间铺设灌入式沥青路面:23。而随着台湾经济发展,部分路段交通逐渐壅塞,便在1970年以后开始进行四线道拓宽工程,于1997年完工:23。在台九线终点外环道兴建前,台一线与台九线曾经拥有相同起点与相同终点。1965年,台湾开始编定省道编号,其中台1线全长501.098公里,起讫点为台北行政院-鹅銮鼻灯塔。1978年改以枫港为终点,并将原高雄后庄段改为台1乙线,全长缩短为456.717公里。此后仍有数次零星调整,最大的一次是1994年,包括将原台北桃园段改为台1甲线,龟山、桃园、中坜、台南等市区段改经外环道等。自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起(即行政院前,台湾公路原点,本线与台1线、台3线、台5线、台9线五条省道皆由此展开),经民权西路改往西行越台北大桥(淡水河)往三重、新庄,至新北市新庄区丹凤地区与台1线短暂共线后,于桃园市龟山区回龙地区一分为二,接着于桃园市龟山区岭顶地区再度短暂共线后,于振兴路口一分为二。终点位于桃园区复兴路中山路口(接近桃园市政府前)。全长约27.1公里,联络台北市中山区、大同区、新北市三重区、新庄区辅仁大学与桃园市龟山区,最后于桃园市桃园区与台1线主线会合,会合地点在桃园市政府的正前方(未与该道路直接接触)。台北捷运新庄线即沿台1甲线三重、新庄段建造。台1甲线(台北市中山北路与民权西路、新北市重新路、中正路、桃园市万寿路与复兴路)事实上为台1线台北-桃园段的旧线,地方俗称一省道(纵贯公路俗称“省道”)、中正路或纵贯路等。而真正的正线(原称中山路,现在改称新北大道)——新台1线——反而常被俗称为二省道,形成俗称与官方编号略有出入的情况。又称中清路,自台中市大雅区中清路三段、民生路口起(与台10线交会处),经西屯区、北屯区中清路二段、北区中清路一段,于北区公园路、五权路口转往西南(西区五权路→南区复兴路→乌日区新兴路→中山路二段),至大肚区中山高速公路王田交流道与台1线会合,连接中山高速公路大雅交流道、王田交流道。全长约21.921公里,是联络台湾台中国际机场、台中市区与彰化县的重要道路之一。现今本线原为台10线大雅至台中市区、台12甲线台中市区至南王田路段合并而成。原台1乙线为高雄市高雄陆桥经凤山市区至大寮后庄(台1线高雄凤山旧线),现为台1戊线。全长约8.3公里,为彰化市区外环道金马路。南端与台19线会合,连接国道一号彰化交流道;北端延伸段金马东路至(台1线)大度桥于2005年完工,可经台14丙线(彰兴路)接台74线。现今本线为新辟路线,原台一丙线为高雄市高雄陆桥(接台一线、旧台一乙线)--高雄车站(建国一路)--中山凯旋路口(中山一、二、三路),接台17线,原线已解编为市区道路。大度桥南端(起点,台1线叉路,此部分原为台14丙起点,后来14丙起点退至彰兴,金马东路口)→三村庄(台14丙线彰兴路叉路)→金马东路→金马路陆桥(台1线叉路)→金马路一二段→彰美彰和金马路口(县道134号叉路)→金马路三段→和东庄(中华陆桥,终点,台19线叉路)台1线在云林县莿桐乡分出,往东南通往斗六市转向西南至斗南镇再回到台一线,全长约14.4公里。本线原为台1线斗六旧线,台1线截弯取直后(莿桐经惠来厝至斗南),旧线编为台1甲线,原台一丁线为今台一线忠孝大桥至桃园市龟山区岭顶地区路段,今则台一、台一甲、台一丁三线编号互换。自高雄市民族二路(民族陆桥)起转高雄市建国一路,往东经凤山区中山西路、光远路(与台25线共线)、中山东路至大寮区中庄接台1线。全长8.858公里,为凤山区东西向主要干道之一。沿线有高雄捷运橘线之凤山站、大东站、凤山国中站。本线为亦为台一旧线(民族陆桥-凤山-大寮后庄),改编为台一乙线,后改为台一戊线。为苗栗县竹南交流道联络道,全长4.1公里,连接西部滨海快速公路(台61线)、福尔摩沙高速公路(国道3号)与台1线。苗栗县政府将台1己线以及县道124号替代道路合称为“苗栗北横公路”。路线图:
相关
- 维生素D缺乏症维生素D缺乏症是缺乏维生素D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病症。这种疾病可能是由于人体摄入的维生素D不足,并且没有接受足够多的阳光照射(准确地说是阳光中的中波紫外线B光)导致的,也有可
- 血浆蛋白血浆蛋白(英语:plasma proteins)——又被称为血液蛋白(英语:blood proteins)——是血浆中的蛋白质,是血液中除了血红蛋白以外的蛋白质。有时也有人用血清蛋白来称呼它,但是血浆蛋白
- 风湿免疫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风湿病学或称风湿病专科(英语:Rheumatol
- 不可再生不可再生能源,又称非再生能源、耗竭性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对应,是无法经过短时间内再生的能源,而且它们的消耗速度远远超过它们再生的速度。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与核燃料
- 渔业渔业、水产业是指采捕或养殖水生动物、植物的生产事业和行业。渔业狭义上指捕捞渔业或称捕鱼业、渔捞业,可细分近海渔业和远洋渔业。此外,渔业还有一种叫养殖渔业(或称水产养殖
- 巾巾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五十个(三划的则为第二十一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巾部归于三划部首。巾部通常是从下、左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李自成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或1674年),原名鸿基,陕西米脂人,世居米脂李继迁寨,明末民变领袖之一,大顺政权皇帝。原是陕北驿卒。崇祯帝采信大臣裁撤驿卒的建议,造成失业驿卒武
- 旺多姆广场旺多姆广场(法语:Place Vendôme)位于法国巴黎第一区,杜伊勒里宫以北,马德莱娜教堂以东。是和平街 (巴黎)的起点。广场中央的旺多姆广场柱由拿破仑·波拿巴下令建造,以纪念奥斯特
- 朗布依埃城堡朗布依埃城堡(法语:Château de Rambouillet) 是法国法兰西岛大区城市朗布依埃的一座法式城堡,位于巴黎东南50公里处。朗布依埃城堡是法国总统的别邸之一。
- 谬误谬误谬误论证(argument from fallacy)又称争论逻辑、诉诸逻辑(英语:argument to logic,拉丁语:argumentum ad logicam)、谬误谬误(fallacy fallacy)、谬误学家的谬误(fallacist's fall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