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钦一郎

✍ dations ◷ 2025-05-18 05:32:30 #1871年出生,1945年逝世,台湾日治时期艺术家,日本画家,静冈县出身人物,台湾画家,台湾日治时期教育工作者

石川钦一郎(1871年8月8日-1945年9月10日),别号一庐,日本静冈县人,画家。曾多次至台湾任教,担任台北第一师范学校以及台北师范学校图画科教师,是台湾近代西洋美术的启蒙者,同时也是台湾学校美术教育的开创者,让台湾学生得以接触西方美术教育,早期在台曾发起艺术文化月例会、番茶会(1913-1916),后期来台积极在学校及校外推广水彩画,在《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时报》、《台湾教育》发表大量的画作与文章,出版《最新水彩画法》、《课外习画帖》、《山紫水明》等,并且指导七星画会、台湾水彩画会、基隆亚细亚画会与各种学校美术讲习会以及业余美术爱好团体,并大力提携后进,在1920年代台湾画坛深具吸引力,学生有李石樵、黄奕滨、李梅树、倪蒋怀、蓝荫鼎、李泽藩、陈澄波等人。

石川对台湾历史最大的影响就是倡议台湾总督府举办官办美展,并实际参与台湾美术展览会创办过程,同时担任审查员,让台湾民众得以在美术竞赛中与日本人公平竞争。同时使得台湾有了官办竞赛性美展的传统,而这项传统历经80余年,从中央到县市都视公办美展为其政府文化艺术重要工作与现代化的象征而继续发扬光大。

石川钦一郎出生于1871年,母亲早逝,而父亲石川直曾为藩士,受过汉学教育,而石川钦一郎自幼受父亲影响,对谣曲语会话颇有兴趣。他父亲再娶后,生有一女。1883年石川钦一郎就读静冈县立中学校,三年后(1886年)前往东京,并于1888年进入日本递信省的东京电信学校就读,期间并向该校助教小代为重学习西洋绘画。

1889年自东京电信学校毕业后,进入大藏省印刷局的雕刻科工作,制作钱币上的铜板图案。在此同时他与画家石井柏亭(日语:石井柏亭)成为同事,皆喜欢水彩画的两人常相约旅行写生。1891年石川钦一郎加入了明治美术会(日语:明治美術会),与浅井忠(日语:浅井忠)及川村清雄(日语:川村清雄)结识。次年他以水彩画《田舍》、《老人的肖像》参加第四回明治美术会展览会而为众人所认可。此外在这一时期他也利用晚上就读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学习英语。

1897年石川钦一郎拜川村清雄为师,也加入川村清雄学生组成的“自来集”,而川村清雄为石川之父石川直的旧交。而从1898年起,石川钦一郎与石井柏亭开始拿自己的画作向浅井忠请益。次年英国著名画家阿尔弗雷德·伊斯特(英语:Alfred East)访日,旅居日本期间石川钦一郎担任他的导游兼翻译,石川钦一郎亦趁机向他学习,伊斯特返回英国后,石川钦一郎仍常写信向他请教。

而受当时不少日本画家常前往欧洲游学习画的风气影响,石川钦一郎辞去了印刷局的工作,在1899年到1900年前往欧洲学习。1900年春担任陆军参谋本部通译官,赴中国参加八国联军和谈会议。1901年返回日本后与石井柏亭和其他爱好美术的旧同事组成西洋画研究小组“紫澜会”,日后并在1903年于东京美术学校校友会俱乐部举行“紫澜会同仁习作展览会”。而在明治美术会于1901年解散后,该会会员川村清雄组成“巴会”,小山正太郎组成“太平洋画会”,而石川钦一郎则加入了“巴会”。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石川钦一郎与山本芳翠、北莲藏等画家以新闻杂志通讯员身份从军,绘制战地画并用以报导战争;同年加入满州军总司令部,曾到过中国辽阳、营口、旅顺等地,绘制20多件素描,日后在1906、1907年分别以《辽阳城土人摊贩》、《满州风景》两作参加“巴会展”、“东京劝业博览会展”。返回日本后(1905年),石川钦一郎与画家大下藤次郎会面,石川并参与他创办水彩画专门杂志《みづゑ》的事业,并在上面发表文章。

1907年石川钦一郎以台湾总督府陆军部幕僚附陆军通译官身份到台湾,因其在日本画坛已有一定地位,台湾总督府委请他绘制日军征台与原作民部落的画作,如“北白川宫殿下御奋战图”(1909年3月)、“蕃界图”(1909年7月)等。在此期间他也兼任台北中学校与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的嘱托(相当于约聘老师),教授绘画,此外他还在1908年于国语学校宿舍开办西洋画研究会“紫澜会”,并办过画展。而除了在校园中推广艺术外,石川钦一郎于1913年2月发起“番茶会”,邀请总督府官员、学者、义术家等在台日人菁英聚会,向社会推广艺术。后来石川钦一郎于1916年8月离开台湾,并于1922年赴欧洲游学。

1924年应台北师范学校校长志保田鉎吉之邀,石川钦一郎再次来台担任该校嘱托。1927年台北第二师范学校成立,原台北师范学校改称台北第一师范学校,而石川钦一郎同时于两校担任嘱托,同时利用课余时间来组织学生写生班与“芳兰绘画部”。任教期间如果遇到希望成为画家的学生,石川钦一郎会协助分析其状况提供意见以免耽搁其前程,而如果该学生经济条件较差,则会协助介绍给实业家以获得进修资金。

1927年石川钦一郎与盐月桃甫、乡原古统、木下静涯等人向台湾总督府提议举办“台湾美术展览会”,该展览相当于日本本土的帝国美术展览会,后来成为不少台湾画家表现的舞台,对台湾近代美术发展有重大影响。后来石川钦一郎在1932年返回日本,其学生为了感念他的教导,以其别号成立了“一庐会”,每年举办画展。一庐会重要成员有倪蒋怀、蓝荫鼎、李泽藩、何德来、简绰然、郭福寿、黄奕滨、叶火城、陈英声、苏秋来、杨启东、郑世璠、洪水涂 、李宴芳等。

而在返回日本之后,石川钦一郎仍积极创作,时常以“无鉴查”、“招待”的资格参加画展,后于1945年9月10日去世。


相关

  • 选择性配对选型交配(英文:Assortative mating)是交配行为模式的一种,即为选择和自己相近的配偶行进行繁殖,近亲交配是其中一种特殊情况。选型交配可以根据体型大小、颜色、年龄等。产生选型
  • 保育生物学保育生物学(英语:conservation biology)又称保护生物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及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学科,目的是要保护各种生物物种、栖息地和整个生态系统,避免其受到物种过快灭绝及生物
  • 波普艺术波普艺术(pop art,又译为普普艺术或通俗艺术),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连的艺术运动。波普艺术试图推翻抽象表现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波普艺术这个
  • 精神卫生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也称为精神卫生,是指心理幸福安宁的状态,或指没有精神疾病的状态。是指“一个情绪及行为调整都运作相当良好的人,当时的心理状态”。若以正面心理学或是
  • 东引乡东引乡(福州语平话字:.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 柿本人麻吕柿本人麻吕(或作柿本人麿,约660年-710年)是一位日本飞鸟时代之歌人。他是《万叶集》中最大的歌人,由于执著地捕捉白的色彩,因而有“白的诗人”之称号。他与奈良时代歌人山部赤人并
  • 高珩高珩(1612年-1697年),字念东,号紫霞道人。山东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人。高全十世孙,高所蕴之次子。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八月二十九日,十四岁应童子试,十五岁补州博士弟子员。崇祯十六
  • 加拉帕戈斯银头苋加拉帕戈斯银头苋(学名:),是科隆群岛特有及灭绝的一种苋科银头苋属(英语:Blutaparon)植物。加拉帕戈斯银头苋是一种灌木,其栖息地位于沿海的干旱带。现时仅有两具加拉帕戈斯银头苋
  • 安德烈·科林巴安德烈-迪厄多内·科林巴(法语:André-Dieudonné Kolingba)(1936年8月12日-2010年2月7日) 是中非共和国第四任总统(1981年9月1日- 1993年10月1日在任),军事强人。生于中非首都班吉,曾
  • 日本文学振兴会财团法人日本文学振兴会(日语:財団法人日本文学振興会/ざいだんほうじんにほんぶんがくしんこうかい  ,英语:The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Japanese Literature)是日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