Σ粒子

✍ dations ◷ 2025-11-27 06:02:25 #重子,粒子物理

在粒子物理中,Σ粒子一类由三个夸克组成的重子。两个上夸克(或两个下夸克)和一个奇夸克组成Σ;两个上夸克(或两个下夸克)和一个粲夸克组成Σ
c;两个上夸克(或两个下夸克)和一个底夸克组成Σ
b。

收入到此表中的项目缩写及含义:I(同位旋)、J(总角动量)、P(宇称)、Q(电荷)、S (奇数), C(粲数)、B′(底数)、T(顶数)、B(重子数)、u(上夸克)、d(下夸克)、s(奇夸克)、c(粲夸克)、b(底夸克)和t(顶夸克)等。

各种Σ粒子对应的反粒子只是组成上简单地由原来的夸克换成反夸克、Q、B、S、C、B′、T几项变为原来的相反数,所以没有收入到此表内。I、J和P中用红色标注的值是由夸克模型推断、未被实验认证的理论值。顶Λ粒子(top lambda,Σ++
t)是为了使下表完整而列出的,因为顶夸克不稳定,难形成重子,且没有被观测到。

n0
+ π+

† ^ 标记有该符号的粒子是暂时未被观测到的、由标准模型推断出的粒子。
^ 共振宽度(Γ)为PDG所公布,表中给出的是用来替代的 τ = ħ⁄Γ 转换结果。
^ 该粒子对应的名称的特定值仍未决定,可能接近Σ
b(5810)。

Σ+
+ π0
or
Σ0
+ π+

Σ+
+ π−
or
Σ0
+ π0

Σ0
+ π−
or
Σ−
+ π0
or

† ^ 标记有该符号的粒子是暂时未被观测到的、由标准模型推断出的粒子。
^ 共振宽度(Γ)为PDG所公布,表中给出的是用来替代的 τ = ħ⁄Γ 转换结果。

相关

  • 巴尔的摩病毒分类系统巴尔的摩病毒分类系统(Baltimore classification)是一种由戴维·巴尔的摩建立的以基因组和病毒转录mRNA方式为区分的病毒分类系统。世界上的病毒千奇百怪,数量极多,生活周期又各
  • FeSsub2/sub二硫化亚铁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FeS2,在该化合物中,存在独立的S2原子团,铁为+2价。它可以以对应的不同的晶体结构的形式存在,黄铁矿型和白铁矿型。二硫化亚铁是一种半导体材
  • 齿鳞草齿鳞草属(学名:Lathraea)是列当科下的一个属。全都寄生于其他植物根部,无叶绿素,故只有在开花时才看得到。该属共有5种,分布于欧洲和亚洲温带地区。其余两种:
  • 卡拉·迪瓦伊卡拉·乔斯林·德莱文涅(英语:Cara Jocelyn Delevingne,/ˈkɑːrə ˈdɛləviːn/ KAR-ə DEL-ə-veen,1992年8月12日-)是一名英国女性超级模特儿、演员和歌手。2012年和2014年,
  • 三锯拟蝗蛙三锯拟蝗蛙(学名:Pseudacris triseriata)是加拿大及美国的一种树蟾。它们分布在魁北克南部至南达科他州,南至堪萨斯州及奥克拉荷马州。三锯拟蝗蛙体型很小,只有40毫米长。它们呈
  • 蠓科见内文蠓科(学名:Ceratopogonidae),又名糠蚊或沙蚊(主要在澳大利亚的北领地使用),是蚊下目之下的一个科。本科物种体形细小,身长一般在1–4 mm之间。与同属摇蚊总科(Chironomoidea)的
  • 曲鼻龙曲鼻龙属(学名:Sinusonasus)又译窦鼻龙,是兽脚亚目恐龙的一属,属于伤齿龙科,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的义县组,地质年代为下白垩纪。模式种是巨齿曲鼻龙(S. magnodens,又译大牙窦鼻龙),是
  • 不可思议计划不可思议行动(英语:Operation Unthinkable)是有关西方盟国和苏联间冲突的两份计划的代号。两份计划都是1945年由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下令制定,并由英国武装力量联合计划参谋部于
  • 法拉利汽车法拉利(意大利语:Ferrari)是一家意大利跑车制造商,现在是世界第二大传统的专做跑车的厂牌,仅次于保时捷的地位。主要制造一级方程式赛车及高性能跑车,1939年由恩佐·法拉利于意大
  • 色谱法期刊A《色谱法期刊A》(,常缩写为 )是分析化学领域的学术期刊。色谱法期刊A为周刊,创刊于1958年,主要为发表分离与化合物鉴定的技术与方法,包括色谱法、电迁移技术(如电泳、电色谱)、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