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蜥脚下目
✍ dations ◷ 2024-12-22 20:37:19 #原蜥脚下目
原蜥脚下目(Prosauropoda)或称原蜥脚类,是群早期草食性恐龙,生存于三叠纪晚期到侏罗纪早期。它们在三叠纪的时候,通常是所处环境的优势草食性动物,并快速地演化为大体型,身长6到10米;但是到了侏罗纪被真蜥脚亚目所完全取代、并且灭亡。所有原蜥脚类恐龙都有小型头部、长颈部、前肢较后肢短、以及非常大的拇指尖爪(从槽齿龙继承而来)可用来防卫。大部分原蜥脚类恐龙是半二足动物,但至少有一大型物种(里奥哈龙)是完全四足动物。原蜥脚下目起初被定义为二足的三叠纪恐龙,是体型巨大的蜥脚下目恐龙的早期祖先。2003年的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显示原蜥脚下目是个独立演化支,而非蜥脚下目的祖先。2004年对于大椎龙的研究显示原蜥脚下目的确是单系群。这群恐龙是蜥脚下目的姐妹分类单元,而非直系祖先。但是近期研究表示原蜥脚下目是个并系群。问题在于哪些属被归类于原蜥脚下目。在1997年,保罗·阿普彻奇(Paul Upchurch)提出一个以某节点为基础的定义,包含:贝里肯龙科、槽齿龙科、近蜥龙科、板龙科、黑丘龙科、以及蜥脚形亚目中亲缘关系接近原蜥脚类,而离蜥脚类较远的所有物种。最近,亚当·耶茨(Adam Yates)以对于早期蜥脚形亚目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个演化树,认为原始的农神龙、槽齿龙、埃弗拉士龙代表基础的外类群(基本上是属于并系群的槽齿龙科),早于原蜥脚下目与蜥脚下目的分化。在2004年,耶茨提出近蜥龙是最原始的蜥脚类恐龙,尽管它们的体型为典型的原蜥脚类。但是,近蜥龙的亚成年标本的颅骨特征,可能会推翻上述理论。黑丘龙科与贝里肯龙科是蜥脚下目演化支中非常原始的物种。原蜥脚类的头颅骨长度接近股骨长度的一半;它们的颌部关节稍微低于上颌骨的齿列水平线。它们的牙齿是同型齿或稍微同型齿,牙齿小而呈匙形、边缘呈粗锯齿状。前掌第一指有弯曲的指骨,以及大型、锐利的爪;第二与第三指长度几乎相等,指骨小型、微弯,带有指爪;第四与第五指都缩小,而且缺乏指爪。典型原蜥脚类的指骨数量是2-3-4-3。耻骨的末端部分,形成宽广、平坦的平板。脚部的第五个趾骨是退化的。股骨接近外髁(lateral condyle)侧有直条骨脊。股骨粗隆部(Trochanter)的侧前面有个由内向外的微弱波纹,而粗隆部的主要部分低于股骨头。蜥脚形亚目首次出现于盘古大陆时,是群小型(身长1.5到3米)、原始的物种,它们首次出现于卡尼阶中或晚期(晚三叠纪的第一个时期)。它们发现于巴西(农神龙与黑水龙)、马达加斯加(最近发现的未命名属)、以及摩洛哥(爱珍多龙)。原蜥脚类保持一样的身体构造,但在诺利阶的中期,它们身体长度已成长到两倍;例如在德国Stubensandstein地区的中下层发现的纤细板龙(Plateosaurus gracilis)身长4到6米。纤细板龙之后演化出板龙属的其他种;板龙身长8米,体重约1.5公吨以上,并且是该环境的优势草食性动物,从诺利阶晚期直到瑞提阶。同一期间,生存于阿根廷的里奥哈龙,是较大型的原蜥脚类恐龙,也占据相同的生态位。里奥哈龙身长10米,因体型过大而必须以四足行走。同一时代的非洲南部,巨型草食性动物的生态位并非属于原蜥脚类恐龙,而是基础蜥脚类恐龙,例如:优肢龙、黑丘龙、贝里肯龙、以及雷前龙。有趣的是,在诺利阶到瑞提阶这段期间,蜥脚形亚目恐龙占据者大型草食性动物的生态位,但大型肉食性动物的生态位仍由伪鳄类(鸟鳄科、副鳄形类)占据。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将槽齿龙科、黑丘龙科、贝里肯龙科、以及里奥哈龙科灭亡了;但近蜥龙科、板龙科、以及真正的蜥脚下目恐龙持续存活者,后两个生物群演化出更多物种。在侏罗纪早期,蜥脚下目恐龙开始多样化发展,例如火山齿龙科;原蜥脚下目恐龙也辐射演化出许多中等体型(身长4到6米)的草食性物种,例如:大椎龙、禄丰龙、以及云南龙,并如同它们的晚三叠纪祖先一样成功。原蜥脚下目恐龙的优势在早侏罗纪的后期结束。虽然有三个属继续生存至侏罗纪中期(砂龙、禄丰龙、云南龙),但以非优势草食性动物,而蜥脚类恐龙继续演化出巨大的体型(尤其是真蜥脚类)。以下选自于亚当·耶茨(Adam Yates)的2003年研究、以及彼得·加尔东(Peter M. Galton)的2001年研究
:在蜥脚形亚目中,原蜥脚下目与蜥脚下目的分类关系、演化位置,随者两者的定义与范围,而产生不同结果。耶茨/基钦的2003年版本以下演化树取自于亚当·耶茨(Adam Yates)与詹姆斯·基钦(James Kitching)的2003年研究:
.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border-spacing:0;margin:0;font-size:100%;line-height:100%;border-collapse:separate;width:auto}.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able.clade{width:100%}.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border:0;padding:0;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abel{width:0.8em;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bottom;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slabel{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top;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bar{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left;padding:0 0.5em}.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border:0;padding:0;text-align:left;vertical-align:middle}.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R{border:0;padding:0;text-align:right}农神龙槽齿龙埃弗拉士龙里奥哈龙板龙科罗拉多斯龙大椎龙禄丰龙近蜥龙黑丘龙雷前龙伊森龙哥打龙火山齿龙真蜥脚类加尔东/阿普彻奇的2004年版本以下演化树取自于彼得·加尔东(Peter M. Galton)与保罗·阿普彻奇(Paul Upchurch)的2004年研究:蜥脚下目槽齿龙农神龙近蜥龙砂龙里奥哈龙黑丘龙卡米洛特龙莱森龙金山龙易门龙大椎龙鼠龙科罗拉多斯龙禄丰龙中国兀龙优肢龙鞍龙板龙耶茨的2007年版本
以下演化树,取自于亚当·耶茨的2007年研究:农神龙槽齿龙Pantydraco埃弗拉士龙祖父板龙吕勒龙黑水龙纤细板龙(鞍龙)恩氏板龙长头板龙里奥哈龙优胫龙大椎龙科罗拉多斯龙禄丰龙金山龙近蜥龙云南龙黑丘龙蜥脚下目
相关
- 骨骼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及储藏矿物质。骨组织是一种密实的结缔组织。骨骼由各种不同的形状组成,有复杂的内在和外在结构,使骨骼在减轻
- 内插子内含子(英语:Intron)是一个基因中非编码DNA片段,它分开相邻的外显子。更精确的定义是:内含子是阻断基因线性表达的序列。DNA上的内含子会被转录到前体RNA中,但RNA上的内含子会在RN
- 学院学院(Faculty, College, School),日韩汉字称为学部 ,是大学的分支教学单位,属于一个或一组相关学科主题领域。不同学院负责不同学科的概念追溯到艾资哈尔大学,为一所伊斯兰学校设
- 孤雌生殖单性生殖又称为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是动物或植物的卵子,不经过受精过程,而单独发育成后代的生殖方式,与一般无性生殖稍有区别。单性生殖一般发生在多种植物和无脊椎动物
- 反硝化反应脱硝反应(英语:denitrification,亦称为脱硝作用、脱氮作用)是指细菌将硝酸盐(NO3−)中的氮(N)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NO2−、NO、N2O)还原为氮气分子(N2)的生物化学过程。参与这一过程的细
- 蛋白激酶蛋白激酶(英语:Protein kinase)负责体内蛋白质的磷酸化。它和负责蛋白质的脱磷酸化的蛋白质脱磷酸化酵素(protein phosphatases)有相对的功能。蛋白质的磷酸化决定蛋白质的构造和
- 胰岛素泵胰岛素泵是在糖尿病治疗中用于监管胰岛素的医用设备,也称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装置。不同的设计会有不同的设备配置。一个传统的胰岛素泵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泵(包
- 蹄兔目 Hyracoidea蹄兔目动物外形像兔,上门齿弯曲不断生长,类似兔形目动物,但后足第一和第三趾有蹄,中趾有爪。妊娠期长达7-8个月。体长25-50厘米,体重约4-5千克,草食性,背部有香腺。其中岩蹄兔属和
- 有甲目 Cingulatasmall/small有甲目(学名:Cingulata),又名贫齿目,是异关节总目下两个目的其中之一。有甲目代表了美洲大陆上有甲的(英语:armour (zoology))胎盘类动物。犰狳科和倭犰狳科是本目现时仍有现生种的
- Merr.埃尔默·德鲁·美林(Elmer Drew Merrill,1876年10月15日-1956年2月25日)为美国植物学家,专业从事于亚太地区植物的研究。埃尔默·德鲁·美林出生于缅因东奥本,并就读于缅因大学,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