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图书馆学

✍ dations ◷ 2025-08-13 04:45:17 #图书资讯科学

普通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学基本问题和图书馆事业基础理论的分支学科。他的研究内容包括图书馆哲学、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图书馆事业的性质、结构、职能、管理体制和建设原理,以及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等基础问题。此外,图书事业史和图书馆学发展史也属于普通图书馆学的研究范畴。

整理说是最早的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学说。

在西方,德国图书馆学家马丁·施莱廷格是整理说的奠基人。1808年,施莱廷格在他出版的《试用图书馆学教科书大全》中提出:“图书馆学是符合图书馆目的的整理方面所必要的一切命题的总和”。据此,他认为,图书馆学研究的对象是“图书馆整理”,其主体内容是图书的配备和图书目录的编制。在中国,从图书馆以及带有图书馆性质的藏书楼出现以来,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也一直是图书整理尤其是图书目录的编制。

技术说产生于19世纪初。1820年,德国图书馆学家弗里德里希·阿道夫·艾伯特(Friedrich Adolf Ebert, 1791-1834)出版了《图书馆员的教育》;1829年,丹麦人莫尔贝希(Christian Moltbech, 1783-1857)出版了《论公共图书馆》,进一步发展了艾伯特理论,构成了在此后一个世纪内都作为西方图书馆学主流理论的艾伯特-莫尔贝希图书馆学体系。该体系的核心是“图书馆学应研究图书馆工作中的实际技术”,图书馆学是“图书馆员执行图书馆工作任务时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和技巧的总和”。

20世纪后,由于技术环节在图书馆工作流程中地位的提高,出现了重技术轻理论的“实用派图书馆学”,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Melvil Dewey)。他在《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 》第一版导言中称,他不追求什么理论上的完整体系,而只是从实用的观点出发来设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宣称:“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内,无论在任何问题上,哲学上理论的正确性都应让位给实际的应用”。

管理说是在技术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

管理说的早期代表是英国不列颠博物院图书馆馆长帕尼兹(Anthony Panizzi, 1797-1879)和英国曼彻斯特公共图书馆馆长爱德华兹(Edward Edwards, 1812-1886)。他们在重视文献整理(即编目)的基础上,提高了文献利用(即阅览和流通)工作在图书馆工作体系中的地位,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图书馆工作管理体系,即在文献采购-编目-流通这一工作流程的内部管理。进入20世纪,管理说的研究重点转移到了现代管理理论在图书馆内部管理中的应用问题,但其核心并无变化。1920年代到30年代,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对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中,占主流地位的也是有关图书馆管理的观点。

相关

  • 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 Jr.,1841年3月8日-1935年3月6日)是美国诗人老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之子,他是美国著名法学家,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1841年,霍姆
  • 狗皮膏药狗皮膏,俗称狗皮膏药,是一种外用中成药。狗皮膏本为摊于兽皮或布上的黑膏药。早期的狗皮膏以狗皮为载体,盖因狗皮保暖性能较好且强度较高,“狗皮膏”也因此得名。但现代药厂生产
  • 西风槽高空西风带的高空冷心低气压出现槽线时,就是西风槽。西风槽是冷性和斜压,槽中有强正涡,槽前地面常有随温带气旋的发展,槽后地面则形成反气旋。西风槽在经过青藏高原会分开北支槽
  • 1617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六凡六道(梵语:ṣaḍ-gatīḥ),又名六趣(趣通趋,意为趋向的轮回道及环境)、六凡、六途或轮回六道等,佛教名词,意指六种欲界、色界及无色界众生的种类型态或者说是境界,也是在凡夫众生轮回
  • 历史年表大韩民国历史年表
  • 河马形亚目河马形亚目(学名:Whippomorpha)也作 鲸河马亚目,是偶蹄目的一个演化支,其涵义因引用情况而异,在默认偶蹄目包含鲸豚类时,表述为 鲸河马亚目,包含 鲸下目(鲸豚类)和 凹齿下目(河马);在偶蹄
  • 侯自新侯自新(1941年8月-),出生于上海市,曾任南开大学校长、数学系教授。1967年于南开大学数学系研究所毕业,1995年起任南开大学校长。并任中国数学学会副理事长,他在数学研究上,集中于李
  • 南唐元宗保大:943年三月-957年 中兴:958年正月-二月 交泰:958年三月-五月 显德:958年五月-960年唐元宗李璟(916年-961年),字伯玉,原称徐景通、徐瑶,南唐建立后,复本姓李,改名璟,徐州人。对后周称臣后,
  • 大澳洲湾大澳洲湾(Great Australian Bight)是澳洲南部的大海湾。1802年,首度由英国航海家马修·福林达斯做精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