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的删除主义和保留主义

✍ dations ◷ 2025-08-18 11:04:49 #维基百科,维基百科文化

删除主义和保留主义是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编者之间的对立理念,关乎该百科全书的收录范围以及一个条目应该被“保留”(即“保留主义”)或者“删除”(即“删除主义”)的观点。与之关系密切的是关注度的概念,删除主义和保留主义分别对“关注度”采取坚定和宽松的立场。

删除主义者认为应选择性收录并删除不必要和所有不符合规格的条目,其观点源至于期望维基百科集中收录重要主题,避免存在宣传行为(被视为对网站的滥用)、琐碎事物、以及缺乏广泛关注或缺乏合适来源等质量低劣的条目。

保留主义者支持广泛的保留,包括保留“无害”的条目及视为不合格条目,以使日后可以改进,常见的动机是希望保持很低的收录条件。保留主义者认为不可能得知什么知识是有用及有价值的,这些内容往往从质量低开始随时间改善,任意下结论可能是无益的,并认为从善意出发应避免随意删除别人的作品。

由于担心破坏性和不恰当的内容,大部分Wiki需要有关内容收录的政策。维基百科已经发展政策解决与个别条目有关的纠纷。这些讨论在“页面存废讨论”页进行,只要是自动确认用户或条目作者都可以发起。很多讨论关注的不仅是每篇条目的内容,而且还有“对如何编辑一个理想的百科全书的不同观点”。

每次讨论结束后,管理员会判定和运行社群共识。不需要讨论的条目(如明显的广告页面)可以被标记并由管理员删除而不须经讨论。如果管理员的决定有争议,可以采取“存废复核请求”,让社群讨论管理员的决定。在有争议的情况下,讨论可以蔓延到“互助客栈”上。为了解决管理员无法解决的争端,一些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还设立了仲裁委员会,这个更权威的机构拥有对争议话题的最终裁决权。

2006年的估计指出关于维基百科管理和政策项目的页面是维基百科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其内容占整体大约四分之一。

管理员在元维基上成立了“保留主义维基人协会”和“删除主义维基人协会”,各有一个页面列出各自的成员,章程和原则。

保留主义者认为少数人的关注是使条目存在的充分条件,因为这样的条目是无害的而维基百科上的空间没有限制。如果采用更加严格的编辑标准,将会伤害到志愿者的热情。其中一个保留主义的口号是“维基百科不是印刷品(英语:Wikipedia is not paper)”。

另一方面,删除主义者追或求客观性和一致性,坚持维基百科不是“Google”,“垃圾场”或“事物的倾倒区”。他们认为,多数人的关注是条目质量的必要条件,由于存在过多有关琐事的条目,令很多人并不认真看待维基百科,琐碎主题的条目会损害维基百科的可信性和未来发展。他们主张以法理学的形式制定和运行具体的标准和政策。

Y Combinator 的联合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2008年在博客上写了一篇标题为“我们想要资助的创业想法”Startup Ideas We'd Like to Fund),该表中的第23项标题为,创造一个更开放的维基百科:(意译)

删除主义者们统治了维基百科。非常讽刺的是,当他们参与(鼓励编辑和修改的)维基百科时,他们却抱持着印刷时代的思维。一篇长时间都乏人问津的文章被放在维基百科上有什么坏处呢?只要等的够久每个人都能找到他们关注的条目(保存乏人问津的条目成本很小,但是总是有人会对这个条目感兴趣的,如果条目没有被删除,他们将有机会看到他们需要的条目,即使那是在很久之后,这又有什么危害呢?)。维基百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大概就像从(纸本印刷的)大英百科转变为维基百科这么大吧。

小说家 Nicholson Baker 的一篇发表在 纽约书评 之中的文章中,回忆了他在维基百科写的一篇关于诗人理查德·丹纳(Richard Denner)的条目被以不值得关注的理由删除了,并批评了维基百科上编辑者这种像是动用“私刑”一般的行为。这篇文章已经恢复。

现在维基百科上有些人只是霸凌者,他们以破坏和嘲笑人们编辑的内容为乐,甚至把重点放在了嘲笑非标准的英语。他们将文章中插满警告和缺乏引用的提示,不断的挑毛病删除内容,直到整个主题消失为止。

删除主义者和保留主义者之间的纠纷案例已吸引媒体报导。

2007年,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吉米·威尔士创建南非餐厅Mzoli's(英语:Mzoli's)的条目后,被管理员以快速删除守则中“没有迹象显示具有重要性”为由删除。吉米·威尔士指,支持删除者显示出“令人震惊的背信弃义行为”。及后Mzoli's条目在众多的编者帮助下得以保留。事件引起删除主义者和保留主义者之间的辩论,保留主义者指执行删除的管理员做得太过火;删除主义者则指做法没问题,因关注度政策已订立。

美国电视台主播苏珊·彼得斯(英语:Susan Peters (TV anchor))、网站Pownce和Ruby程序员乔纳森·吉列(英语:why the lucky stiff)的条目被删除也引发起争议。

网站Deletionpedia收录在英文维基百科被删除的条目,目前只收录于2008年2月到9月之间删除的条目,共有62,679个页面。中文维基百科则有删除维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网站收录被删除的条目,目前共有2,606篇条目。这些网站由于全为剪贴复制和没有标示作者,可能违反了维基百科的著作权协议并已停止更新。若在以上网站仍然找不到被删除的页面,可使用网络存档服务。最常用的两个服务是:Wayback Machine,它积极的存档了许多网络页面;WebCi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提供需要的网络存档。使用方法可参考维基百科:使用时光机。此外,搜索引擎提供的网页快照功能也能用来访问某些失效链接,不过需注意搜索引擎也会定期清除放置过久的网页存档。

相关

  • Hexokinase己糖激酶(英语:Hexokinase;又称六碳糖激酶)是生物体内的重要酵素,功能是参与D-己糖(例如D-葡萄糖、D-果糖、D-甘露糖)磷酸化产生D-己糖-6-磷酸的过程,这个过程会消耗一个ATP,并使其转
  • 境遇性性行为境遇性性行为(Situational sexual behavior),是指由于受到特殊的社会环境默许、鼓励或迫使,使得人们进行了不同于自己所认同的(或通常表现出来的)性行为的一种现象。例如,人们可能
  • 水战争水危机是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用来泛指自1970年以来世界性的水资源相对人类需求的状况,主要的危机来源是可用水的匮乏以及水体污染。地球的淡水资源有限,主要出现在蓄水层、表
  • 高冈迪高冈迪(1912年2月24日-1999年2月6日)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测试飞行员。在二次大战期间曾经测试过包括中岛飞机、橘花攻击机在内的多种新型战机。1912年2月24日,高冈迪出生于日本的
  • 席格蒙·克梅尼席格蒙·克梅尼(Zsigmond Kemény,1814年6月12日-1875年12月22日),匈牙利小说家,《佩斯日报》()主编。作品擅长处理心理问题。
  • 有鞭目鞭蝎(学名:),蛛形纲之无脊椎动物,有鞭目的统称。此外鞭蝎也被命名为uropygid亦指“尻尾”,是来自古希腊语的οὐροπύγιον (ouropugion)。鞭蝎为卵胎生繁殖,雌鞭蝎具有带卵行
  • 玛丽公主 (黑森和莱茵)玛丽公主,全名玛丽·维多利亚·费奥多尔·利奥波汀(德语:Prinzessin Marie Viktoria Feodore Leopoldine von Hessen und bei Rhein,1874年5月24日-1878年11月16日),是黑森和莱茵大
  • GDS环球GDS环球有限公司,简称GDS环球(英语:GDS Global Limited,SGX:5VP),于1982年由Michael Wong Lok Yung(主席和总裁)和3名合伙人设立“Divine Builders Pte. Ltd.”。现时业务在本地经营
  • 强震仪强震仪是一种测量强烈活动的的地震仪,简单而言就是用于测量地震的加速规。它们通常装在一个盒子里,并且已经连接到互联网上。强震仪可以用来测量一些地面运动非常强烈,而致超
  • 余地余地(1977年-2007年10月4日),原名余新进,湖北省宜都市姚家店镇人,居于云南省昆明市梁源三区。中国当代诗人。诗歌、小说等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