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涅耳方程

✍ dations ◷ 2025-08-02 02:17:39 #菲涅耳方程
菲涅耳方程(或称菲涅耳条件)是由法国物理学家奥古斯丁·菲涅耳推导出的一组光学方程,用于描述光在两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中传播时的反射和折射。方程中所描述的反射因此还被称作“菲涅耳反射”。当光从一种折射率为 n 1 {displaystyle n_{1},} 的介质向另一种折射率为 n 2 {displaystyle n_{2},} 的介质传播时,在两者的交界处(通常称作界面)可能会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菲涅尔方程描述了光波的不同分量被折射和反射的情况,也描述了波反射时的相变。方程成立的条件是:界面是光滑平面,入射光是平面波,边际效应可被忽略。计算结果取决于入射光的偏振态。以下是两种情况(由于电场分量、磁场分量、光的传播方向由右手螺旋关系确定,所以仅讨论电场方向的偏振)在右图中,入射光线PO到达两种介质交界面上的点O时,部分光线被反射,反射光为OQ,而另一部分被折射,折射光为OS。定义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各自与法线形成的夹角分别为 θ i {displaystyle theta _{i},} 、 θ r {displaystyle theta _{r},} 和 θ t {displaystyle theta _{t},}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方向由反射定律约束:θ i = θ r {displaystyle theta _{mathrm {i} }=theta _{mathrm {r} }}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方向由斯涅尔定律约束:sin ⁡ θ i sin ⁡ θ t = n 2 n 1 {displaystyle {frac {sin theta _{mathrm {i} }}{sin theta _{mathrm {t} }}}={frac {n_{2}}{n_{1}}}}一定功率的入射光被界面反射的比例称为反射比 R {displaystyle R,} ;折射的比例称为透射比 T {displaystyle T,} 。对反射比和透射比的计算需要用到电动力学中的电磁波传播理论,具体方法可参考玻恩的《光学原理:光的传播、干涉和衍射的电磁理论》以及杰克逊的《经典电动力学》。反射比和透射比的具体形式还与入射光的偏振有关。如果入射光的电矢量垂直于右图所在平面(即s偏振),反射比为其中 θ t {displaystyle theta _{t},} 是由斯涅尔定律从 θ i {displaystyle theta _{i},} 导出的,并可用三角恒等式化简。如果入射光的电矢量位于右图所在平面内(即p偏振),反射比为透射比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有 T = 1 − R {displaystyle T=1-R,} 。如果入射光是无偏振的(含有等量的s偏振和p偏振),反射比是两者的算数平均值: R = R s + R p 2 {displaystyle R={frac {R_{s}+R_{p}}{2}},} 。反射和折射光波的振幅与入射光波振幅的比值(通常称为反射率和透射率)也可用类似的方程给出,这些方程也称作菲涅耳方程。根据不同的体系和符号习惯,它们可以有不同形式。反射率和透射率通常用小写的 r {displaystyle r,} 和 t {displaystyle t,} 表示。在某些体系中,它们满足条件:对于给定的折射率 n 1 {displaystyle n_{1},} 和 n 2 {displaystyle n_{2},} 且入射光为p偏振光时,当入射角为某一定值时 R p {displaystyle R_{p},} 为零,此时p偏振光被完全透射而无反射光出射。这个角度被称作布儒斯特角,对于空气或真空中的玻璃介质约为56°。注意这个定义只是对于两种折射率都为实数的介质才有意义,对于会吸光的物质,例如金属和半导体,折射率是一个复数,从而 R p {displaystyle R_{p},} 一般不为零。当光从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传播时(即 n 1   > n 2 {displaystyle n_{1} >n_{2},} 时),存在一个临界的入射角,对于大于此入射角的入射光 R s = R p = 1 {displaystyle R_{s}=R_{p}=1,} ,此时入射光完全被界面反射。这种现象称作全内反射,临界角被称作全反射临界角,对于空气中的玻璃约为41°。当光线以近法线入射( θ i ≈ θ t ≈ 0 {displaystyle theta _{i}approx theta _{t}approx 0,} )时,反射比和透射比分别为:对于普通的玻璃,反射比大约为4%。注意窗户对光波的反射包括前面一层以及后面一层,因而少量光波会在两层之间来回振荡形成干涉。如忽略这种干涉效应,这两层合并后的反射比为 2 R 1 + R {displaystyle {frac {2R}{1+R}},} (见下)。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有的讨论都假设介质的磁导率 μ {displaystyle mu ,} 都等于真空磁导率 μ 0 {displaystyle mu _{0},} 。对于大多数电介质而言这是近似正确的,但对其他类型的物质来说不正确,因而若考虑这一点则菲涅耳方程的形式会更加复杂。当光在两层以上平行表面发生多重反射时,多列反射光波往往会互相发生干涉,从而有可能会使系统总的透射光和反射光振幅表达起来相当复杂,这通常是波长(或频率)的函数。一个例子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油膜,在光照下会产生多种色彩;其他例子还包括法布里-珀罗干涉仪、透镜等光学仪器表面所用的能极大降低反射率的镀膜(增透膜),以及各种光学滤波器。对这些效应的定量计算仍然是基于菲涅耳方程的,但也要考虑额外产生的干涉所带来的影响,通常可以采用光学中的传递矩阵方法来计算这些问题。

相关

  • 顺丁烯二酸酐顺丁烯二酸酐(MA),简称顺酐,或称马来酸酐,是顺丁烯二酸的酸酐,室温下为有酸味的无色或白色固体,分子式为C4H2O3。顺丁烯二酸酐以前用苯的催化氧化制备,但由于价格的缘故,现在大多用正
  • 空泡系数空泡系数(英语:void coefficient),又称反应性空泡系数(void coefficient of reactivity),是在核工程中一个用于估计核反应堆核连锁反应使用的中子慢化剂和冷却剂对空泡(一般为蒸汽
  • 雌四醇雌四醇(英语:Estetrol 或 oestetrol,缩写E4)是一种较弱的雌激素,只在怀孕期间能被探测到,是由胎儿肝脏产生的。雌四醇和雌三醇结构上类似,都是较弱的雌激素,且都在孕期高表达。Note:
  • 滴虫病滴虫性阴道炎(英语:trichomoniasis,trich)也称为滴虫炎,,是因为阴道毛滴虫(英语:Trichomonas vaginalis)所引起的传染病,会造成女性阴道或是男性尿道的发炎。约70%的女性及男性在罹病
  • 婴儿营养婴儿和新生儿营养,是指新生儿和婴儿日常饮食的营养需求。充分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以为婴儿提供了健康所需的能量和营养,其中缺乏基本卡路里、矿物质、营养液和维生素的婴儿饮
  • 白柳白柳(学名:Salix alba)为杨柳科柳属的植物。原产于欧洲和亚洲中西部,后来移种到世界其他地区,生长于海拔40米至3,1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沿河生长。
  • 宇宙射线散裂宇宙射线散裂是自然发生的一种核分裂和核合成形式,它经由宇宙射线撞击物质产生新的元素。宇宙射线是来自地球之外的高能粒子,主要是飘荡在空间中的电子和α粒子。当宇宙射线(主
  • 强力胶水万能胶,又称快干胶、三秒胶、瞬间胶、502胶,所含作为组合剂的成分为氰基丙烯酸酯(Cyanoacrylate)。氰基丙烯酸酯是一系列物质的合称,譬如 2-氰基丙烯酸甲酯(Methyl-2-cyanoacrylat
  • Fe(Csub5/subHsub4/subP(Csub6/subHsub5/su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常简写为“dppf”,是一种常用取代膦,也是有机金属化学中的常用配体。dppf在其骨架中含有一个铁原子并与另两个桥联二苯基膦密切相连,如 1,1-双(二苯基膦)
  • 埃德加·德加埃德加·伊莱尔·日耳曼·德加(法语:Edgar Hilaire Germain de Gas,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