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

✍ dations ◷ 2025-05-15 17:00:16 #火柴
火柴,又称自来火、洋火棍,是取火工具,利用某些物质的剧烈氧化还原反应,产生高温而发火燃烧。火柴由火柴头(发火或引火介质)和火柴梗(燃烧介质)两部分组成,配合磷皮(发火介质)摩擦点火。 现代火柴的火柴头主要包含氯酸钾和硫磺,磷皮则使用了红磷,辅料包括石蜡、二氧化锰、粘合剂、玻璃粉、炭黑和微量的氧化铁、稳定剂,部分火柴还加有硫化锑、磷酸二氢铵和淀粉。工厂生产的火柴会装在火柴盒中贩售,火柴盒的外侧通常会有一面是磷,用以摩擦火柴。中国很早就出现了可用于引火的火柴。南北朝时期,将硫磺沾在小木棒上,借助于火种或火刀火石,能很方便地把阴火引发为阳火。这可视为最原始的火柴。陶宗仪《辍耕录》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镕磺涂木片顶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焠儿。盖以发火及代烛也”。950年前后,陶谷在《清异录》一书中提到,夜里有急事而又要花不少时间做灯。有一位聪明人用松木条浸染硫磺,贮存起来备用。与火一接触,就会燃烧起来。可得小火焰如同谷穗。这种神奇之物,当时称为引光奴。后来成为商品时,便更名为火寸条。通过摩擦而点火的火柴出现于近代的欧洲。发明火柴前,人们通常使用末端涂有诸如硫磺等易燃物的特制木片,将火焰从一燃烧源传到另一燃烧源。由于对化学的兴趣日益浓厚,人们开始做实验,想从这木片上直接点火。1805年,让·尚塞尔在巴黎发现,将末端蘸有氯酸钾、糖和树胶的木片浸入硫酸中便可点燃。后来这方法不断改进,1816年,法国巴黎的弗朗索瓦·德鲁森制成了黄磷火柴,他使用末端涂硫磺的火柴在内壁涂磷的管子内刮擦点燃。但限于技术而性能不佳。最后伦敦人S.琼斯于1828年制成普罗米修斯火柴,并获得专利。普罗米修斯火柴是一个含酸的小玻璃泡,外面涂裹引火物。用一把小钳子或甚至用牙齿将玻璃泡弄碎后,外面裹的纸张即起火燃烧。其他既不方便又不安全的早期火柴都是使用含磷或其他物质的玻璃瓶。这些早期的火柴极难点燃,常常迸发成一片火星。气味还特别难闻。琼斯的火柴盒上印的警告(“肺部孱弱者切勿使用本品”)似乎是很有根据的。1825—1835年间的经济情况似乎有利于将火柴生产企业化,尽管首批厂商使用的是无磷配方,即主要基于氯酸钾混合物的配方。摩擦火柴是由英国化学家和药剂师约翰·沃克(John Walker)发明的。1826年,约翰·沃克用氯酸钾和硫化锑制成了第一款实用的火柴。在1827年4月7日他的分类帐上记载着这种火柴的第一笔销售额。沃克的摩擦火柴头上涂有氯酸钾-硫化锑的混合糊剂,在折叠的砂纸间刮擦点燃。但他从未申请专利。几年后,英国伦敦的S.琼斯得到改进了的火柴设计,接着巴黎人G. E.梅凯尔和奥地利人J.西格尔等人发明了无磷火柴。当时,欧洲已经建立起可观的摩擦火柴制造业。为了增加火柴的稳定性和易燃性,法国人C.索利亚利在配方中加进用白磷或黄磷,于1831年革新了火柴配方的设计,此项革新很快被广泛效仿。1835年,匈牙利人J.艾里尼用氧化铅取代氯酸钾,获得微声、平滑、易燃的火柴。1845年,奥地利化学家A.施勒特尔发现了白磷转变为红磷的方法,红磷无毒且不易自燃,为古斯塔夫·埃里克·帕施(Gustaf Erik Pasch)和约翰·爱德华·伦德斯特勒姆(Johan Edvard Lundström)发明和推广“安全火柴”奠定了基础。伦德斯特勒姆于1855年获得了安全火柴的专利权。安全火柴用红磷替代白磷,并另置于磷皮上,19世纪50年代由瑞典最先批量生产。虽然安全火柴获广泛接受,但由于白磷火柴不易变质并能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一直还为人们喜爱。19世纪末,发现利用白磷做火柴的工厂工人,易罹患一种磷毒性颌疽症(磷毒性颌骨坏死)的疾病,1864年,法国化学家G.勒穆瓦纳首次制得毒性低得多的三硫化二磷,但直到1898年法国政府火柴专卖公司的E.D.卡昂和H.塞韦纳获得专利,才用于制造火柴。此后几年内,白磷火柴几乎到处成为违法的东西。1898年,法国政府火柴专卖公司提出了三硫化四磷用于万能火柴制作的专利,以代替被视为违法的白磷火柴。1830年,法国的索利亚和德国的坎默洛对火柴进行了革新,用黄磷、硫磺和氯酸钾混合原料制成了随后流行的火柴。19世纪中期安全火柴诞生后,火柴上的黄磷渐渐由红磷取代,各国也在不同时期宣布禁止生产和销售黄磷火柴。19世纪后期,开始有火柴流入中国,上海一带称为自来火,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其它地方也有称为洋火、番火等。例如台湾话今日仍称番仔火(huan-á-hué)。火柴的发明曾淘汰了早先的火镰/火石。现代社会,由于技术的发展,很多人使用打火机而不再使用火柴,火柴一般只用在点燃蜡烛(比起打火机,可以远离火源以免烫伤)。电子打火也使得厨房里不再需要火柴亦可以生火。今日,在超市中更容易买到打火机而不是火柴。

相关

  • 紫细菌紫细菌指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厌氧变形菌。他们拥有菌绿素a和b、类胡萝卜素等色素,显出紫、红、棕、黄等颜色。光合作用发生在细胞膜上的反应中心,在此,细胞膜向内褶皱成
  •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简称UI,亦称使用者界面)是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介质,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用户界面是介于用户与硬件而设
  • 大便失禁大便失禁(英语:Fecal incontinence),指无法控制排便,造成直肠中的粪便、未完全形成的粪便和液体不受控制地排出。大便失禁有时伴有腹泻或便秘。可能的原因有几个,如妊娠、肛门和直
  • 大篆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URI统一资源标识符(英语: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缩写:URI)在电脑术语中是一个用于标识某一互联网资源名称的字符串。该种标识允许用户对网络中(一般指万维网)的资源通过特定的协
  • 林恩·马古利斯琳·马古利斯(英语:Lynn Margulis,也译作林恩·马古利斯,姓或译作玛格丽斯,1938年3月15日-2011年11月22日),美国生物学家,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在地球科学系的大学教授,天文学家卡
  • 传粉授粉(传粉)指的是裸子植物和显花植物的雄性配子,即花粉,从花药被传到雌蕊的柱头,使雌性配子受精的过程。超过80%的有花植物靠生物 (例如蜜蜂、蝴蝶、果蝠)传播花粉,其余则靠风 (例如
  • IUPAC命名法IUPAC命名法(英语: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chemical nomenclature)包括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定的一系列的命名法,它规定从有机到无机
  • MoSsub2/sub二硫化钼是一种由钼和硫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MoS2。这种化合物属于过渡金属二硫族化合物,它有银黑色光泽,在自然界中以辉钼矿的形式存在,辉钼矿是最常见的含钼元素矿石
  • 于默奥大学于默奥大学(瑞典语: Umeå universitet )是一所瑞典公立综合性大学,位于瑞典北部最大城市西博滕省于默奥市。该校成立于1965年,是瑞典国内历史第五悠久的大学,也是瑞典最好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