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黄岛油库爆炸事故

✍ dations ◷ 2025-08-23 19:33:26 #1989年黄岛油库爆炸事故

1989年黄岛油库爆炸事故是发生于1989年8月12日、中国石油总公司管道局胜利输油公司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油库的特大火灾爆炸事故,该起事故共19人死亡,1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人民币。

1989年8月12日上午9时起,黄岛地区下起雷暴雨,9时55分,正在进行作业的黄岛油库5号储油罐突然遭到雷击发生爆炸起火,形成了约3500平方米的火场,10时15分,青岛市的消防机构,立即调派距火场较近的黄岛开发区、胶州市和胶南县消防队和设备赶往灭火,并从青岛市区派遣了8个消防中队的10辆消防车从海路赶往,10时40分,市区的消防力量到达。14时35分,5号罐的火势急剧变得猛烈,并呈现耀眼的白色火光,消防指挥人员赶立即下令撤退,14时36分36秒,和5号罐相邻的4号罐也突然发生了爆炸,3000多平方米的水泥罐顶被掀开,原油夹杂火焰、浓烟冲出的高度达到几十米。从4号罐顶混凝土碎块,将相邻1号、2号和3号金属油罐顶部震裂,造成油气外漏。约1分钟后,5号罐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1号、2号和3号油罐的外漏油气,引起爆燃,黄岛油库的老罐区均发生火情。救火现场撤退不及,扑救人员伤亡惨重,三名消防员在救火中死亡。

次日凌晨,山东省其他地方增员而来的消防力量陆续赶到火场,共计有10辆大型泡沫车、3辆干粉车,27辆泵浦车组成了5条供水干线,集中力量向主要的火源5号油罐发起灭火行动,至14时20分,5号罐明火被全部扑灭;到21时30分,1号、2号、4号罐的明火也都基本上扑灭。之后,又经过几次反复,扑灭了多处建筑火焰和管道中的暗火,至16日17时,明火全部扑灭;18时30分,除留下5辆消防车继续监视现场外,其余消防人员和车辆全部撤退,整个灭火行动共耗时104小时。该场火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共烧毁原油4万多吨,毁坏民房4000多平方米,道路2万平方米;燃烧的高温、水域的污染、爆炸的冲击波,使近海3万3千条黑鱼、近3000只水貂,5200亩虾池和1160亩贻贝的扇贝养殖场毁坏,2.2万亩滩涂上成亿尾鱼苗死亡。另有约数千至一万吨原油外溢,胶州湾水域被大面积污染,黄岛四周的102公里的海岸线受到严重污染,油污还蔓延到青岛市的海岸,市内数个海滨浴场亦遭到污染,岸边竖起了卫生部门的警告牌:“为了你的身体健康,近期请不要下海游泳,尤其是皮肤病患者。”

事故后,中国国务院认为事故直接原因是黄岛油库的非金属油罐本身存在不足,遭到雷电击中引发爆炸。同时认为,油库设计布局不合理;选材不当;忽视安全防护尤其是缺乏避雷针;管理不当从而造成消防设备失灵延误灭火时机;未对之前的小型事故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整改等等都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深层次原因所在。

为纪念1989年8月在黄岛油库灭火中牺牲的19名消防员,中国政府修建了“黄岛油库烈士纪念亭”。烈士纪念亭建在原四号油罐基座一侧。亭高10.14米,完工于1990年11月,19位消防员的遗像悬挂亭上,并写有“黄岛油库灭火烈士千古”的文字。

相关

  • 齐克果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丹麦语:Søren Aabye Kierkegaard,又译齐克果、祈克果、克尔凯郭尔、吉尔凯高尔等;1813年5月5日-1855年11月11日)是丹麦神学家、哲学家及作家,一般被视为存
  • 有数种完全不相同的植物与椒的名称有所关联;大部分用于食物,让舌头上有化学的胡椒碱或辣椒辣素所导致的“辛辣”感。
  • 汉泽尔汉泽尔(Ľuboš Hanzel),(出生于1987年5月7日)是斯洛伐克的职业足球运动员,司职左后卫,现效力于亚美尼亚足球超级联赛班兰特斯。2009年6月6日汉泽尔首次代表斯洛伐克国家足球队在
  • 瓦维洛夫拟态瓦维洛夫拟态(亦称作物拟态或杂草拟态)是植物拟态的一种形式,杂草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人工选择,使自身拥有一种或多种与农作物相同的特征。 这种拟态由俄国著名植物遗传学家尼古拉
  • 广谷致员广谷致员,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福岛县,为日本政府官员,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广谷致员受台湾总督府派任,在1927-1928年间担任高雄州内务部教育课地方理事官课长,并于高雄州立屏东
  • 杨荫浏杨荫浏(1899年11月10日-1984年2月25日),字亮卿,号二壮,又号清如,中国音乐史和音乐理论家,对国乐的保存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人擅弹琵琶及三弦等中国乐器。杨荫浏出生于光绪三
  • 1925年德国总统选举弗里德里希·艾伯特 德国社会民主党保罗·冯·兴登堡 无党籍1925年德国总统选举是指分别在1925年3月29日和4月26日,由德国为选出联邦大总统所举办的二轮投票。最后由保罗·冯
  • “共产国际”牵引车共产国际中型履带牵引车,是苏联在苏德战争中的152毫米以上重型火炮的牵引车。1931年,苏联红军炮兵总监部指示哈尔科夫蒸汽机车工厂设计该牵引车。鲍里斯·尼克诺罗维奇·沃伦科夫(俄语:Воронков, Борис Никонорович)领导两位主要设计师Д·М·伊万科夫与Д· Ф·波波罗夫承担设计工作。使用T-12坦克的悬挂的型号自1930年生产50辆。后来使用T-24同样的悬挂在1935年至1940年间生产了1798辆。1940年转产新一代的“伏罗希洛夫”牵引车。苏德战争爆发前,很大一部分“共产国际”
  • 菲尼克斯群岛保护区坐标:.mw-parser-output .geo-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dms,.mw-parser-output .geo-dec{display:inline}.mw-parser-output .geo-non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multi-punct{display:none}.mw-parser-output .longitude,.mw-parser-output .latitude{white-space:n
  • 巴科斯范式巴科斯范式(英语:Backus Normal Form,缩写为 BNF),又称为巴科斯-诺尔范式(英语:Backus-Naur Form,缩写同样为 BNF,也译为巴科斯-瑙尔范式、巴克斯-诺尔范式),是一种用于表示上下文无关文法的语言,上下文无关文法描述了一类形式语言。它是由约翰·巴科斯(John Backus)和彼得·诺尔(Peter Naur)首先引入的用来描述计算机语言语法的符号集。尽管巴科斯范式也能表示一部分自然语言的语法,它还是更广泛地使用于程序设计语言、指令集、通信协议的语法表示中。大多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