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鸟

✍ dations ◷ 2024-09-20 12:33:55 #恐鸟
参见内文恐鸟(学名:Dinornithidae),又称摩亚鸟(毛利语:moa),是对生活于新西兰的一群体型高大、外型近似现今的鸸鹋而不能飞行的平胸鸟类的总称。恐鸟是现今已发现最高的鸟类,目前已知有九个有效物种,其中巨恐鸟属(Dinornis)鸟类高度可达3米(10英尺),重量约250公斤(550磅)。它们曾经是新西兰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优势草食性动物。恐鸟被认为在约16世纪左右绝种,虽然有一些报告推测在新西兰某些偏僻的角落直到18世纪甚至19世纪仍然有恐鸟生存。虽然一些人认为恐鸟的数量在人类到达前便已经开始减少,不过恐鸟的绝种目前主要还是认为跟毛利人的波利尼西亚祖先的猎捕和开垦森林有关。在人类抵达之前,恐鸟的主要猎食者是哈斯特鹰(Harpagornis moorei),世界最大的老鹰之一,现在也绝种了。奇异鸟一度被认为是最接近恐鸟的近缘种,不过在经过DNA的比较后,发现其实恐鸟与澳洲的鸸鹋与食火鸡比较接近。虽然毛利人告诉欧洲移民这种巨大的鸟类曾经漫游在平原和山谷中,不过早期的欧洲人并没有发现这种巨鸟曾经存在过的证据。1839年,John W. Harris,一个对自然史有兴趣的波弗蒂湾亚麻商人,注意到一块毛利人送给他的在河堤边找到的不寻常骨头。他把这个约15公分的骨头拿给他的叔叔,一位悉尼的外科医生 John Rule 看,于是这块骨头又被送到当时正在伦敦皇家外科医生协会的亨特里恩博物馆工作的理察·欧文。欧文研究这块骨头碎片几乎4年,最后他认为这是一种大型动物的股骨,不过这块骨头不合常理的轻而且有许多有蜂巢似的小洞。欧文向骨骼学界和世界宣布,这是一种像鸵鸟的巨型已绝种鸟类的骨头,并命名为 Dinornis。他的推论一度被嘲笑,不过后来化石的发现证明了他是正确的。虽然有很多的种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发表,不过其中大部分都是根据出土的部分化石,并被怀疑根本是同物异名。在最新的研究中,根据从博物馆收藏所复原的DNA,认为其实只有10个种类,包括2种巨型恐鸟。巨型恐鸟似乎有两性异形的现象,雌鸟比雄鸟大相当多;由于大小相差太大,以致于它们被分为两种不同的种类。巨型恐鸟可以长到13英尺,但是较早灭绝,约在12世纪末或13世纪初就消声匿迹了,其中Megalapteryx属的高原恐鸟存活到15世纪。一些人怀疑恐鸟已经绝种的事实,偶尔有推论认为恐鸟仍然生存在新西兰南岛西海岸的某个森林深处。神秘动物学者与其他人不断的搜寻它们,不过目前仍然没有直接证据或标本曾经被找到,他们的努力也被认为是不科学的。1993年1月,在新西兰南岛西海岸,Paddy Freaney、Sam Waby 和 Rochelle Rafferty 宣称他们看见一只像恐鸟的鸟类。不过在分析他们所提供的模糊照片后,认为那只是一只较大的鸟或一只红鹿。这个事件被认为是一场骗局,尤其 Freaney 还是一名旅馆老板,或许只是为了要吸引游客。恐鸟被认为不太可能存活到今日,因为它们是该区域体型相当大的鸟类,而且该区也常被猎人或登山客到访,但Freaney以发现南秧鸡 (Porphyrio hochstetteri) 的举例来证明新西兰仍有可能存在着其他尚未发现的鸟类。虽然如此,鸡大小的鸟类或许可以成功避开人类,不过像恐鸟那么大的鸟类很难做到这点。南秧鸡会被发现是由于其足迹被辨认出来,不过现在仍然没有可信的恐鸟足迹的报告。被哈斯特鹰攻击的恐鸟毛利人模仿狩猎恐鸟新西兰奥塔哥博物馆里的带有鸟蛋的雌性高地恐鸟

相关

  • I急性风湿热(I00-I09)高血压病(I10-I15)缺血性心脏病(I20-I25)肺原性心脏病和肺循环疾病(I26-I28)其他类型的心脏病(I30-I52)脑血管病(I60-I69)动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疾病(I70-I79)静脉、
  • 腔肠动物刺胞动物门(拉丁学名:Cnidaria;/naɪˈdɛəriə/),旧名腔肠动物门,又名刺丝胞动物门、刺细胞动物门,是一个包含有超过2万多个动物物种的门 ,皆为生活于水中(包括淡、海水或其他咸水
  • 助动词助动词(英语:auxiliary verb、英文简称:.mw-parser-output .smallcaps{font-variant:small-caps}.mw-parser-output .nocaps{text-transform:lowercase} aux)是一种可以改变主要
  • 人造牙冠人造牙冠又称假牙冠、人工牙冠、牙套或假牙套,属于假牙的一种,是医学临床上用于修复牙齿的一种方法,如镶嵌于真牙之上,要先进行打磨把真牙改小,才可以镶嵌人造牙冠。人造牙冠常用
  • 第一次接触第一次接触(First Contact)在科幻作品中是指人类和外星生物初次接触,或是遇到其他有高智能种族的情况。题材时常运用在人类学的第一次接触的情况,例如仇外、超验主义和自然语言
  • 种内竞争种内竞争,亦称种内斗争,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生存竞争,达尔文认为同种生物由于要求相同的生活条件,竞争是最激烈的,提出种内竞争是自然选择的重要基础。例如争取食物来源、争取地
  • 扭角林羚扭角林羚(学名Tragelaphus strepsiceros),又名大旋角羚、大捻角羚、大弯角羚及大扭角条纹羚,是东非及非洲南部的羚羊。由于栖息地的衰落、伐林及被猎杀,它们也有散布在其他地方。
  • 亚硫酸钾亚硫酸钾(化学式:K2SO3)是一个无机化合物。它在室温下为白色无味颗粒型粉末,可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弱碱性。微溶于乙醇。除无水物外,亚硫酸钾还可以生成一水合物和二水合物。它主要
  • 日月潭日月潭(邵语:Zintun 或 Zintun a Wazaqan;闽南语:.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
  • Echiura见内文螠虫目(学名:Echiuroidea),亦作螠目,旧作螠虫动物门或螠虫动物纲(Echiura),是动物界环节动物门的一类生活中海洋中的底栖动物。主要生活在浅海的泥沙中、岩石缝中以及珊瑚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