埙(现代标准汉语:xūn/ㄒㄨㄣ;粤语:hyun¹)是一种中国民族吹奏乐器,距今有7000多年的历史。《史记》称埙乐是“德者之音”。可能是中国先民为模仿鸟兽叫声以诱捕猎物而发明,并随着文化进步而发展为乐器。其大小、颜色、纹饰、音域各异,部分埙的形状与陶笛类似,但没有陶笛的哨口,演奏者可转动埙以改变音调。
被认为最原始的陶埙出土于河姆渡遗址和仰韶遗址,均只有吹孔,而无音孔。文献记载,夏代的埙有3个音孔,可吹出4声音列。商代的埙有陶制、石制和骨制,多数为平底卵形。战国时期的埙可有5个音孔,多数为平底卵形。秦汉以后,埙主要用于历代宫廷雅乐。现代的埙增加到了8至11个音孔。
取纯净、不带砂石杂质的黏土,将黏土加上清水,反复绞拌揉揣,和成软硬适中的泥块,经捏坯、整形、开孔、磨光和煅烧即成埙。
埙作为宫廷雅乐,自清朝起就开始淡出人们的视线。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考古发掘中埙的出土,人们重新燃起了对这一古老乐器的热情,埙的指法、制作工艺及演奏技巧上都得到了改进。
埙的发声原理是通过音孔控制埙腔内空气团的体积大小,进而使其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故而开孔的位置、顺序都比较随意。有按照传统五声音阶开孔的八孔和十孔埙,也有使用半音阶开孔的,也有为了方便初学者使用一些常用半音而在全音阶音孔基础上加半音孔的。
埙目前常见的指法有顺开指法和交叉指法,而按照音的高低排布又分左起指法和右起指法。
正面
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