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发展史

✍ dations ◷ 2025-11-05 08:32:37 #结构发展史
作为一支 “史上最有效、最长寿的军事单位” ,古罗马军队需要适应内外部生产力条件以及人口组成的剧变,因而从约公元前800年罗马建城伊始,直至西部帝国于公元476年最终分崩离析,罗马军队的组织架构与组成先后发生过多次根本性的变化。位于罗马军事架构的顶端的是罗马陆军和罗马海军,而由于一系列军事改革以及民族内部人员构成的演变,陆军和海军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结构性变化。可以将罗马军事组织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根据罗马史家李维和共和国晚期的希腊史家哈利卡纳苏斯的狄奥尼修斯,罗马人的军队早在公元前8世纪便已建立起来。那时的罗马城仅仅是一座山丘上的堡垒聚落,其武装部队的规模也很小,所参与的军事行动仅限于“财产或牲畜的有限劫掠,偶尔爆发小规模袭扰冲突“。德国历史学家蒂奥多尔·蒙森将其称作罗马的“部落(拉丁语:curiae)”军,这一名称来源于传说中罗马的三个组成部落(兰姆尼安人(英语:Ramnians)、提蒂人(英语:Tities (roman tribe))和卢克雷人(英语:Luceres))。人们对早期罗马军队的编制细节尚未有清晰的概念,但很可能类似于勇者战团抑或簇拥在部落酋长或国王周围的保镖卫队。蒙森认为,这一时期罗马军队的组织形式受到所谓“Italus国王法”的严格管理。这些法典曾在亚里士多德著作中有所述及,但均已佚失。尽管包括李维及波利比乌斯在内的罗马史家曾深入讨论过伊特鲁里亚征服之后罗马王国的军队细节,相关史料却无一传世,很有可能它们都在罗马城的数次洗劫中被焚毁。波利比乌斯,生于300年之后,而李维更是在500年后诞生,因此相关史料可靠性较低,很可能已与后世的军事结构,如第一次布匿战争之后的军队结构等混为一谈。共和国早期的军队不断向前进化。尽管罗马人总倾向于把这些军队中的变化归功于一系列伟大的军事改革者,这些军队制式的发展很可能仍是缓慢演变的产物,而非来自于某次蓄意改革。如这一时期所诞生的步兵中队(英语:Maniple (military unit))(拉丁语:maniple)这一军事组织形式,很可能来自于其宿敌,曾在第二次萨莫奈战争中击败罗马的山地民族萨莫奈人。。在这一时期,5000名罗马步兵被编为一组阵型,被称作军团(拉丁语:legio)。然而与后期罗马军团主要由重装步兵组成的情形有所不同,共和国早期及中期的军团为轻重步兵混合编制。此时的罗马军团为“中队制军团”(拉丁语:manipular legion),是指以步兵中队为基本单位的军团,因此与后来帝国时期的军团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是以步兵大队(拉丁语:cohort)为组织基础的“大队制军团”(拉丁语:cohortal legion)。中队制军团的士兵选拔标准,会根据社会阶层,以及服役时间和经验进行权衡,因此这也象征着共和国早期“社会阶层决定军事地位”这一传统与共和国晚期“社会阶层与军事阶层脱钩”这一变革之间的一种妥协与过渡。事实上,即便是奴隶,也曾一度在必要时被迫加入共和国的军队。通常,每年执政官都只会招募一个军团,但在公元前366年,在同一年内先后召集起两个军团,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由史料中御车者(拉丁语:flexuntes)一词可以推测,这一时期的军队可能还会采用战车作战。步兵中队由120名相同类型的士兵组成,其编制足够小,在战场上得以进行灵活的战术行动,而不影响军队的整体作战。根据兵种的不同(青年兵、壮年兵与成年后备兵)按通常照三线阵(拉丁语:triplex acies)进行部署,。第一排通常由青年兵组成,他们通常身着铜制胸甲(也有少数人有钱购买链甲)、头盔,偶尔还配有护胫,此外还手持中心镶铁的木制盾牌(盾牌高120厘米(47英寸),呈长方形,正面向外弯曲以保护侧面)。通常他们还配有一支短剑(英语:gladius)与两枚标枪,其中一支为传统意义上的铁标枪,另一支则更细长、更轻。至于短剑何时被引入罗马军团,并取代重步兵长矛成为军团的首选近战武器,学界尚无统一观点。很可能在早期的步兵中队中,青年兵与壮年兵仍然使用长矛(拉丁语:hasta)作战。

相关

  • 在试管内In vitro是拉丁语中“在玻璃里”的意思,意指进行或发生于试管内的实验与实验技术。更广义的意思,则指活生物体之外的环境中的操作。常见的例子是人工受精。在细胞生物学等领域
  • 青色青色又称绿蓝色,是指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波长大约为500-485奈米。青色可以是指黑色、绿色或蓝色,需根据前后文推断。在中国的五行学说中,青色是木的一种象征;青色在中国文
  • 农药农药,根据美国环保署的定义,是指任何能够预防、摧毁、驱逐或减轻害虫的物质或混合物。害虫通常指与人类竞争食物,破坏财产,散播疾病或造成困扰的生命体,包括昆虫、植物病原体、杂
  •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又称为成人型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全身性疾病,主要影响肾脏,但也可能会影响其他器官,如肝脏、胰腺、脑动
  • SV40SV40全名猿猴空泡病毒40(Simian vacuolating virus 40)或猿猴病毒40(Simian virus 40),是一种多瘤病毒,也是一种DNA病毒,有造成肿瘤发生的潜在能力,不过通常会维持于潜伏感染(latent
  • .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语音学语音学(Phonetics、发音:/fəˈnɛtɪks/)是研究言语声音(即语音)的语言学分支学科。狭义的语音学对应英语中phonetics(发音)一词,关切的重点在语音的物理、生物、心理等具象本质,
  • 绿色荧光蛋白结构 / ECOD绿色萤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简称GFP),是一个由约238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从蓝光到紫外线都能使其激发,发出绿色萤光。虽然许多其他海洋生物也有类似的
  • 硕士硕士(英语:Master's Degree)是一种研究生学位,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掌握并专精于某一学术领域或职场专业。在主攻的学术领域中,合格的研究生必须要能同时了解学术理论与现实状
  • real-time PCR即时聚合酶链式反应(英语: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在DNA扩增反应中,以萤光染剂侦测每次聚合酶链锁反应(PCR)循环后产物总量的方法。此实验法已被众多科学家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