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s Challenge

✍ dations ◷ 2025-08-17 13:03:27 #Chip's Challenge

Chip's Challenge,中文有时译为“奇普的挑战”;是一款1989年由Epyx为雅达利Lynx掌机开发的拼接图解谜类视频游戏,它在随后被移植到其他平台,其中1992年的Windows 3.1(作为微软娱乐包4的一部分),以及1995年的Windows版(作为微软最佳娱乐包的一部分),拥有比原版更加庞大的受众群。

该游戏的最初版本由查克·萨默维尔(Chuck Sommerville)开发和设计,他同样设计了该游戏里三分之一的关卡。,对该游戏的移植工作大部分由英国的Images软件公司完成。

该游戏的重制版于2015年5月28日在Steam上再次发布,并在2020年成为一款该平台的免费游戏,其续作《Chip's Challenge 2》,也于同一天登陆Steam,两部作品的作者皆为其初代的作者查克·萨默维尔(Chuck Sommerville)。

游戏的故事背景源自一个上高中的书呆子奇普·麦克卡拉翰(Chip McCallahan)在学校科学实验室里遇见了奇迹少女梅琳达(Melinda the Mental Marvel,她在续作中成为可选角色),他必须完成对方在其”俱乐部会所“留下的一系列越来越难的谜团组成的挑战来证明自己,从而获得对方的小小克星俱乐部(Bit Busters Club)的入会资格。

游戏由148个关卡(144个普通关卡和4个隐藏关卡,而Microsoft的移植版和Steam上的重制版则有149个关卡,多出来的第145关为以“鸣谢”(Thanks to)为题的职员表关)构成,玩家通过操控奇普·麦克卡拉翰(通常简称Chip,奇普,与游戏标题以及游戏中需要收集的芯片(Chip)为同一个单词)来完成挑战,在挑战中,奇普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游戏元素,包括但不限于电脑芯片,按钮,上锁的门,水坑,火堆,冰面,力场地板(Force field)以及致命的怪物,玩家可以使用键盘上的方向键(支持数字键盘,须关闭数字锁定键)或者鼠标来操控奇普移动,收集足够的芯片以打开芯片插座,抵达出口,赢得挑战。

尽管所有关卡的规则相同,但是每一关的类型却各有不同,有的偏向动作游戏,比如第91关《Jumping Swarm》(跳跳蝇群),地图上方克隆机会源源不断地产生行动机(walker),玩家要在被行动机吞没前收集完全部芯片并尽快逃离至出口;而有的则偏向解谜游戏,比如第71关《Corridor》(走廊),玩家要想办法将足够的石块(Block)推入奇普下方的一条由水坑构成的河中,以获取两岸的芯片和钥匙;大部分关卡都有时间限制。关卡设计方面包含了推箱游戏(类似《仓库番》),躲避敌人,走迷宫等要素。玩家还可以通过每关的密码(由四个字母构成,不区分大小写,Steam上的重制版中移除了这一设定)跳关。而在PC版中,游戏进程会自动保存,比如微软的移植版的进度被保存在系统目录下一个叫做“ENTPACK.INI”的文件中。如果玩家在某个关卡反复失败,游戏会询问玩家是否跳过该关卡。游戏进度记录了玩家完成的关卡以及每关得分,如果在限时关卡中提高通关速度,就能提高相应关卡的得分,玩家可以在通关后重新挑战已经打通的关卡以提高得分。

1989年,萨默维尔带领其在Epyx的程序员团队利用雅达利Lynx上市前10周的空窗期为其开发了这款游戏。

萨默维尔首先在Apple II上为该游戏设计了一个粗略的原型以展示该游戏的设计思路,并表示如果将其在Lynx上实现会十分有趣。此外,他还设计了游戏中三分之一的关卡,比尔·达拉(Bill Darrah)设计了另外的三分之一,剩下的部分则由其他Epyx职员设计。

该游戏后来被移植到了多个平台,包括雅达利ST,Amiga,ZX Spectrum ,MS-DOS和Windows。大部分移植版的移植工作由英国的Images软件公司完成,除了微软的Windows版。

微软获得了Epyx的授权,并将其移植到Windows 3.1,其移植工作由托尼·加西亚(Tony Garcia)领导,代码由托尼·克鲁格(Tony Krueger)负责,美工由爱德·哈雷(Ed Halley)完成。玩家可以通过输入密码“Tony”到达题为“鸣谢”(Thanks to...)的第145关,在这一关中,玩家可以看到由游戏中的各色拼接图拼写而成的开发人员名单,包括道格·T.(Doug T.),罗伯·D(Rob D.),爱德·H(Ed H.)以及丽萨·F(Lisa F.)。而在出口前的提示中,还有这样一段话:

Hint: Special thanks also to the WEP 4 test team!
提示:同样由衷感谢WEP 4测试团队!

据克鲁格的前室友,参与测试的人员之一的道格回忆,该移植版是用一个夏天完成的。

微软制作的移植版被包含在了《微软娱乐包4》和后来的《微软最佳娱乐包》当中。该版本拥有与其他版本有着显著不同的画面和音效,并随着Microsoft娱乐包的成功而一道收获成功。后来的续作《Chip's Challenge 2》正是基于该版本设计的。

在BBS以及其他早期的网络论坛上,玩家们发布了他们为微软的移植版制作的各种自制的编辑器以及非官方的关卡包,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为游戏制作MOD的早期尝试。

在微软的移植版大受好评之后,萨默维尔于1999年制作了该游戏的续作《Chip's Challenge 2》。他在当时无法独立发行这部游戏,因其商标权掌握在普利司通媒体集团(Bridgestone Multimedia Group)手中,这是一家基督教出版公司,它在Epyx倒闭后收购了其全部资产以便制作《圣经》类软件。普利司通对于视频游戏产业没有任何经验,他们要求萨默维尔支付超过十万美元的授权费以发布这款续作,而这丝毫不符合电子游戏产业的规范。萨默维尔于2010年开始重新与这家公司的协商,五年过后的2015年5月28日,普利司通与萨默维尔的玻璃兽(Niffler)公司联合在Steam上发布了《Chip's Challenge 2》,与之一同发布的还有其前作以及一个关卡编辑器。

在协商的过程中,萨默维尔的玻璃兽公司还开发出了其他相似的益智游戏,比如2012年发布的《Chuck's Challenge》,该游戏最初为iOS平台打造,并在IOS App Store上贩售。 这部游戏后来获得卡通频道授权,制作了(该游戏的)以《Ben 10》系列作品为主题的版本——《Ben 10 Game Generator》。

《Chuck's Challenge》的续作——《Chuck's Challenge 3D》(2014年)的开发通过Kickstarter发起众筹,并在Steam上同时发布了Windows,Mac和Linux版, ,在Google Play上则发布了其Android版(目前已下架)。 该游戏还登陆过Nvidia Shield。

《STart》的克莱顿·沃尔纳姆(Clayton Walnum)评价说,“如果有什么能让Lynx好卖的游戏,那非《Chip's Challenge》莫属。”("If there's one game that will sell Lynxes, is it.")他同时赞扬该游戏的谜题的高质量,认为每一个的谜团都给人以“视觉和思维上的愉悦。”("a visual and intellectual delight.")《电脑游戏世界》把《Chip's Challenge》称作“一个由一系列益智关卡构成的……能够迅速测试一个人的大脑加速度的”休闲游戏(( a casual game with )" a set of addicting, puzzle solving levels ... a quick fix for testing the acceleration speed of one's brain.")。

《The One》为Amiga版的《Chip's Challenge》打出了88%的分数,并表示说虽然“它可能没什么特别的,但《Chip's Challenge》含有一种引人入胜的力量。其标志性的的图形虽然花哨但却无损其实用性,游戏音乐就是循环播放也不会令人感到不适——只有这款游戏不会让人感到浮夸。”("It might not look or sound like much, but Chip's Challenge packs a very addictive punch. The iconic graphics are colorful but little more than functional, and the musical accompaniment is inoffensive if endlessly repetitive - but in this game, frills don't count.")《The One》赞扬《Chip's Challenge》的游玩体验,称其为“益智游戏玩家的梦想”("a puzzle player's dream"),说这款游戏需要“快速反应”("quick thinking")以及“不断尝试”("experimentation"),并进一步赞扬了它的难度设计。

相关

  • 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阳性菌(英文:Gram Positive)是能够用革兰氏染色染成深蓝或紫色的细菌,而革兰氏阴性菌不能被染色(通常染作红色以对比)。它们细胞壁中含有较大量的肽聚糖,但经常缺乏革兰氏阴
  • 乌尔利希·贝克乌尔利希·贝克(Ulrich Beck,1944年5月15日-2015年1月1日),德国社会学家,出生于斯托尔普,是慕尼黑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教授。贝克教授生于德国的斯托尔普。从1966年起他在慕尼
  • 约瑟夫-尼古拉斯·德利尔约瑟夫-尼古拉斯·德利尔(法语:Joseph-Nicolas Delisle,1688年4月4日-1768年9月11日)是一位法国天文学家。1714年进入法国科学院,1718年进入法兰西公学院。曾于1725年受俄国沙皇彼
  • 鸡爪槭鸡爪槭(学名:),又名鸡爪枫、日本槭、日本枫、日本红枫,是一种枫属乔木。鸡爪槭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很多品种,最著名的是由日本园艺培养出来的品种,外观清秀而优美。高度一般为
  • 黄萱黄萱(1910年1月6日-2001年5月8日),又名“黄宝萱”,福建南安人,曾经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助手。 父黄奕住是印尼华侨,1919年归国。黄萱自小在鼓浪屿小学、厦门女子师范学校(集美大学前
  • 44年
  • 莎芒尔兰特诉牛顿案莎芒尔兰特诉牛顿案是1837年英国的一个诉讼案,由英国绅士汤马斯·莎芒尔兰特(Thomas Saverland)控告卡罗琳·牛顿小姐(Caroline Newton),汤马斯在一个派对上想要偷吻卡罗琳,但没有成功,卡罗琳在反抗时咬掉汤马斯左半边的鼻子。法官的裁决是:“若一名男士在违反女士意愿的情形下吻她的话,只要女士高兴的话,她有充份的理由可以将男士的鼻子咬下来。”。此案例是性骚扰案的先例,确认女性允许在必要时用武力,保卫她的美德。
  • 长栍长栍(韩语:장승),或长丞,是朝鲜半岛农村常见作为界标、地标及洞里的守护神、厌胜物。长丞一般至少有两根,常为一对,石质或木质,木质一般为松木。上端刻有造型古朴、表情滑稽的人面,大部分没有腿和胳膊,即便有也并不明显,头以下写有“天下大将军”、“地下女将军”、“国泰平安”、“周将军”、“正元唐”等汉字。受人们供奉以求消灾、避邪,并祈求村庄的安宁及丰收。每个地方的形态有所不同,朝鲜半岛南方主要以石制为主,脸圆,带有福相;北方则主要为木制,脸瘦长,面部表情多少有些凶恶。
  • RMVBRealMedia Variable Bitrate,缩写RMVB,是由RealNetworks开发的RealMedia多媒体封装格式的一种动态比特率扩展。采用此格式文件的后缀名为“.rmvb”。相较于一般使用了固定位元率的RealMedia视讯文件格式“.rm”,RMVB副档名多出的“VB”指的是可变动的位元率(Variable Bitrate)。也由于变动位元率的缘故,RMVB可以在画面变动不大或是简单的影片片段,降低位元率;反之,在画面变动大或是动态的影片片段,提高位元率,藉以在档案大小以及画质之间
  • 可信执行环境可信执行环境(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简称TEE,是中央处理器中安全的区域,可以保证其中的程式和资料在机密性和完整性上得到保护.。TEE是隔离的执行环境,可以有安全的机能,例如隔离执行、和TEE一起执行的应用程序完整性,也包括其资产的机密性。用一般的术语来说,TEE提供安全性更高的执行空间,给可信软件执行,其安全性比操作系统(OS )更强,机能性比安全元件(secure element)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