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影业

✍ dations ◷ 2025-05-14 05:41:08 #1929年成立的公司,1942年结业的公司,电影公司,印度尼西亚已结业公司

陈氏影业(英语:Tan's Film)是一家位于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的电影制作公司,由陈坤耀、陈坤显兄弟在1929年9月1日创办,并于同年制作第一部电影《达西玛姨娘(英语:Njai Dasima (1929 film))》,自此共计制作了15部电影,目标观众以土著(英语:native Indonesian)为主。这家公司在1942年日本占领东印度群岛之后解散,陈氏兄弟直至1948年才能够重返电影事业。

陈氏影业由陈坤耀(Tan Khoen Yauw)、陈坤显(Tan Khoen Hian)兄弟创办,在1929年9月1日成立。在1929年,东印度群岛新开设了3家制片厂,陈氏影业就是其中之一,另外还包括南兴电影公司(Nansing Film Corporation)和另一家华资制片厂。陈氏影业在范登博世防线(Defensielijn v.d. Bosch,今朋古勿刹大道)兴建了一座大型制片厂,这家厂房设有服装部、拍摄部、制景部等多个部门。

陈氏兄弟在巴达维亚桂当(英语:Kwitang, Senen)(今属雅加达中区老巴刹镇)成长,自小就跟土著(英语:native Indonesian)有密切的交往,他们制作的电影也把出身低下阶层的人士(当中大多数是土著)定为目标受众。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把马来语话剧()改编成电影,这个做法是成功的。陈氏影业并不是第一家为这群受众制作电影的制片厂,之前G·克鲁格尔斯(英语:G. Kruger)旗下的克鲁格尔斯影业曾经在1927年发行电影《安斯·阿琪》,尝试吸引土著观众观看。

陈氏影业在1929年11月推出的第一部作品《达西玛姨娘(英语:Njai Dasima (1929 film))》是一部默片,改编自G·法兰西斯(G. Francis)在1896年发表,后来改编成话剧的小说《达西玛姨娘的故事》()。这部电影大收旺场,印尼电影历史学家米斯巴赫·尤萨·比兰(英语:Misbach Yusa Biran)甚至还说,电影院只要放映这部电影一次,就可以填补几天以来的亏损。陈氏兄弟在1930年发行的片目包括两部改编自话剧的电影作品——动作片《隆达(英语:Si Ronda)》和爱情片《阿甘的茉莉花(英语:Melati van Agam)》,《达西玛姨娘》的同名续集,以及《达西玛姨娘》的续作《南希报仇(英语:Nancy Bikin Pembalesan)》。以收入而言,《达西玛姨娘》系列的续作和《阿甘的茉莉花》都是成功的电影。

由于制作成本上涨的关系,陈氏兄弟在1932年以有声电影的形式重拍《达西玛姨娘》之后,就关闭了制片厂。有声版《达西玛姨娘》由巴赫迪亚·埃芬迪(英语:Bachtiar Effendi)执导,由克鲁格尔斯拍摄。克鲁格尔斯耗尽资金后,陈氏兄弟还为他发行了一部题为《被迫结婚(英语:Huwen op Bevel)》的电影。

陈坤显在1938年联同在美国出生的华裔电影导演约书亚·王、奥斯尼尔·王(英语:Wong brothers)重建陈氏影业,陈坤显负责提供资金,王氏兄弟则负责制片厂的日常运作。陈氏影业恢复运作后发行的第一部电影《法蒂玛》在1938年上映,这部电影紧接着不久前由全荷属东印度影片公司(Algemeen Nederlandsch Indisch Filmsyndicaat, ANIF)推出,大受欢迎的电影《月光曲》上映,两者之间的共通点很多,起用的编剧、配乐师和演员都是同一群人。陈氏影业能够掏出比全荷属东印度影片公司多一倍的价钱,以每个月150盾(英语:Netherlands Indies gulden)的片酬聘请《月光曲》的女主角鲁姬亚(英语:Roekiah)参演《法蒂玛》,另外还把一笔50盾的款项发放给她的丈夫卡托罗(英语:Kartolo)。《法蒂玛》耗资7,000盾制作,结果以20万盾的票房收入大获成功。陈氏影业在1939年推出电影《黑乌鸦》,故事改编自《月光曲》的一部分情节,主角称为“黑乌鸦”,是一个类似于佐罗的人物。他们又在一年后的4月推出另一部电影《西蒂·阿克巴丽(英语:Siti Akbari)》,故事内容同样受到《月光曲》的影响。虽然这两部电影追不上《法蒂玛》的成绩,不过还算成功。

陈氏影业在1940年已经成为东印度群岛六大制片商之一,《法蒂玛》的成功也成为鼓励商人在东印度群岛开设制片厂的因素之一,这股浪潮直至1941年才告一段落。由于来自同行(特别是爪哇工业电影公司)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陈氏影业出品的票房成绩开始走下坡路。约书亚·王开始为东方影业工作,《法蒂玛》大获成功之后公司最重要的男演员拉登·莫赫达尔(英语:Rd. Mochtar)因为一次薪资纠纷而决定离巢,编剧沙伦也在1940年离开公司。结果陈氏影业制作电影的速度大幅放缓,他们在一年内只能够推出两部电影。

陈氏影业在1940年推出的两部作品《鲁姬哈蒂(英语:Roekihati)》和《七重天》以收入而言都是成功的作品,之后他们耗费钜资,搭建了一座庞大的宫殿场景,用以拍摄电影《飞马(英语:Koeda Sembrani)》和《阿拉丁与灯神》(,1941年制作)。《飞马》在1941年面世,同年陈氏影业发行的片目还有《深埋的宝藏(英语:Poesaka Terpendam)》。1942年初日本占领东印度群岛,陈氏影业也随之关闭,直至日占时期结束后,陈氏兄弟和王氏兄弟才在1948年合作创办另一家名为“陈氏与王氏兄弟”(Tan & Wong Bros.)的电影公司。独立战争结束后,《阿拉丁与灯神》也在1950年登上大银幕。

根据比兰在2009年的记载,陈氏影业两次运作期间发行的片目包括 :

相关

  • 指甲油指甲油,又称蔻丹,是一种彩妆品,用来给手指甲或脚趾甲上色。指甲油容易涂擦,附着力强,耐摩擦,光亮度高,主要用于修饰、美化指甲外观,同时对质地特别脆弱的指甲也有保护和加强作用。不
  • 胆骨化醇骨化三醇(英语:Calcitriol,又称为1,25-二羟胆钙化醇或1,25-二羟维生素D3)是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也是体内的一种激素,在调节血钙与血磷浓度方面有着重要作用。7-脱氢胆固醇在皮肤内
  • 糜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bovine γ,PDB 1AB9,EC 3.4.21.1),也叫糜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是一种能够分解蛋白质的消化性酶,活性基团为丝氨酸,故属于丝氨酸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在酪
  • The Chicago Tribune《芝加哥论坛报》(英语:Chicago Tribune),美国销量第5高的报纸。它以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为基地,是芝加哥地区和美国中西部的主要日报。原为帕特森-麦考密克报系(Patterson-Mccor
  • 三色牵牛三色牵牛(学名:Ipomoea tricolor),又名天蓝牵牛,为旋花科番薯属一年生植物,是常见的观赏植物。可长达3米,原产热带美洲。靠缠绕茎攀缘。叶广椭圆形至心形。花直径可达12.5公分,漏斗
  • 阿尔伯克基市阿尔伯克基(英语:Albuquerque;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
  • 黄雨欣黄雨欣(1980年1月23日-),台湾女艺人,前跆拳道国手,拥有国际跆拳道五段。因演出三立《世间情》的角色而得到“功夫姊”的称号。
  • 东坡街道东坡街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2019年12月,青羊区调整部分街道行政区划。撤销东坡街道,将原东坡街道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光华街道管辖。
  • 厄尔·麦德利厄尔·马丁·麦德利(英语:Earl Martin Madery,1918年8月17日-2014年2月21日)美国音频工程师。他曾因电影大白鲨获得过1次奥斯卡最佳音响效果奖。
  • 温阳温阳(1988年7月7日-)是一位中国国际象棋棋手。1988年出生于山东济南,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2007年,温阳获国际大师(IM)称号。次年,晋升为特级大师(GM)。他代表山东队于2007年、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