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廷光

✍ dations ◷ 2025-09-13 04:53:16 #许廷光

许廷光(台湾话:khóo tîng-kong,1861年5月-1929年),号凌槎。清台湾县治人。为台南诗人、仕绅。日治时期曾出任台湾总督府评议员,1918年曾参与重修台南孔庙。

许廷光于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5月27日出生于台南府城二老口街。:192《台南州名士录》则记为5月25日生。父亲许朝华为恩贡生,候补同知。许廷光自幼入塾,光绪癸未科(九年,1883年)举秀才,光绪十三年(1887年)补廪生。在光绪年间许廷光与胞兄举人许廷仑进入以成书院,成为董事。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明治二十八年)乙末战争,驻守台南的刘永福潜逃,台南府城为日军所据。许廷光与蔡梦熊、杨鹏搏、陈修五等人代表市民,偕同牧师巴克礼、宋忠坚等人出城迎往见日将乃木希典,请其进驻。伏见宫贞爱亲王于22日由大北门进入台南,于10月22日到12月8日之间即是住在许廷光位于二老口街的宅邸。

日本治台后,许廷光受任总督府嘱托,明治三十年(1897年)4月获台湾总督配与绅章,后任台南县参事,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12月协助劝降“土匪”林少猫归顺,并派人潜伏溪州庄密绘地图提供给日本警察队。三十二年(1899年)1月调查湖州庄附近“匪徒”袭击状况,报告日本政府。:195许廷光历任台南县教育干事、台南天然足会长、台南西区区长、东区区长。大正四年(1915年)1月,许廷光与辜显荣、林熊征等人发起募集桦山资纪铜像募集建设基金。6月,许廷光获蓝绶褒章,同年至京都参加天皇即位大典授与勋六等瑞宝章。

大正七年(1918年),台南厅长枝德二提倡修复台南孔子庙,许廷光参与发起,捐献一百圆。:119并北上协商保存乐器、监制孔庙乐器。:127-128

大正十年(1921年)6月台湾总督府评议会成立,许廷光与辜显荣、李延禧、黄欣、林熊征等人被任命为总督府评议会会员,为当时评议员中最年长者。大正十二年(1923)4月,许廷光与林熊征、陈中和叙勋四等瑞宝章。同年许廷光与辜显荣、林熊征、李延禧等发起“台湾公益会”,以图对抗台湾文化协会,后又加入“有力者大会”,与由林献堂所组织的“无力者大会”对峙。

许廷光晚年萧条潦倒不堪,产业也落入日营造厂汤川组(组头汤川鹿造)。据全台诗所载,许廷光卒于1929年。

国民党政府统治台湾后,许廷光因被视为亲日的行为遭到非议。在历史论述中将许廷光摒除在外,连带将其维护孔庙的努力也一并淡化。:133

全台诗收有许廷光诗作22首。

相关

  • 冠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英语: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或简称冠心病(英语: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心脏病、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心血管疾病(英
  • 刘婷刘婷(曾用名:刘霆,1986年-),浙江湖州人,毕业于浙江林学院园林与艺术学院。她于2014年10月9日接受性别重置手术,于2015年4月8日完成手术出院,引发了中国大陆民众的关注。刘霆于1986年
  • 内水内水(英语:internal waters),为海洋法重要概念之一。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认,内水是一国领土之一部分。一个主权国家对其内水有完全之司法管辖权,外国船只在领海中允
  • 二碳酸-1,4-苯醌酯二碳酸四羟基-1,4-苯醌酯也称为“二碳酸四羟基对苯醌酯”是一种有机碳氧化物,其分子式为C8O8。每分子该化合物都由一分子四羟基-1,4-苯醌(可视为四个氢原子都被羟基取代的对苯
  • 62式62式可以是指:
  • 约翰·利恩哈德约翰·亨利·利恩哈德四世(John Henry Lienhard IV,1930年-)是休斯敦大学的机械工程和历史教授。他曾从事热传递和热力学工作多年,并创立了广播节目《智慧的动力(英语:The Engines
  • 情色性情色性(英语:Eroticism)是指引起性感受的特质,以及关于性欲、感官、浪漫关系的美学思辨。此一特质能够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上找到,比如绘画、雕塑、照片、戏剧、电影、音乐、文学、
  • 博蒙特岛坐标:.mw-parser-output .geo-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dms,.mw-parser-output .geo-dec{display:inline}.mw-parser-output .geo-non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multi-punct{display:none}.mw-parser-output .longitude,.mw-parser-output .latitude{white-space:n
  • 邓洵武邓洵武(1055年-1121年),字子常,北宋成都府双流县(今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邓绾次子,邓洵仁之弟。宋徽宗时尚书右丞、尚书左丞、中书侍郎。宋神宗熙宁年间进士,担任汝阳主簿。宋哲宗绍圣年间,被宋哲宗召对,担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国史院编修官,撰修《神宗史》。元符二年(1099年),议论专攻击蔡卞,诋诬高太后,转任迁起居舍人。宋徽宗初年,邓洵武被蔡京推荐,他被恢复史职,改秘书少监,于是邓洵武献“爱莫助之图”,力荐蔡京为宰相。进中书舍人、给事中兼侍讲,修撰《哲宗实录》,转任吏部侍郎。官至户部尚书、刑部尚书
  • 伊萨克·科穆宁 (约翰二世之子)伊萨克·科穆宁(希腊语:Ἰσαάκιος Κομνηνός,罗马化:;约1113 – 1146年之后),是拜占庭皇帝约翰二世与皇后匈牙利的伊琳娜(英语:Irene of Hungary)的第三子。两个兄长去世后,父亲却选择他的弟弟曼努埃尔继位,导致两兄弟关系紧张。他曾参加父亲和弟弟在小亚细亚的战争,他还是普世牧首科斯玛斯二世(英语:Cosmas II of Constantinople)的坚定支持者,除此之外,关于他的记载不多。伊萨克·科穆宁出生于约1113年,是拜占庭帝国约翰二世皇帝(1118-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