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36°44′55″N 137°01′17″E / 36.748528°N 137.021333°E / 36.748528; 137.021333
射水神社(日语:射水神社/いみずじんじゃ */?)是日本富山县高冈市古城的一座神社,主祭神(日语:祭神)是琼琼杵尊,社格是名神大社或式内小社、越中国一宫、国币中社和别表神社,别当寺(日语:別当寺)是养老寺,虽然没有氏子,但是《神社名鉴》指神社的崇敬者达100万人,《式内社调查报告》则指其奉赞会的成员有300家法人以及个人会员150人。
神社原本位于二上山(日语:二上山 (富山県))南部,二上地区靠北的山边处,向南俯瞰小矢部川(日语:小矢部川)(射水川),1875年9月16日迁移至高冈古城公园,位处于高冈城的本丸遗址。1877年6月25日,神社在二上的旧址设置分社,即二上射水神社(日语:二上射水神社),《式内社调查报告》称二上射水神社为本宫,高冈城的射水神社为新宫。2015年3月10日,高冈城获指定为日本国史迹,神社也位于史迹指定范围之内,为唯一建于江户时代城迹内的一宫。行政区划方面,神社原属越中国射水郡,二上时期属二上村(日语:二上村 (富山県)),大字是二上,字谷内,地号是1519,高冈城时期属高冈市,最初大字是本丸,地号是10,后为定冢町和定冢町本丸。
神社在六国史中称为二上神,虽然没有记载射水神的称呼,但是由于其后神社的称号是二上大权现,因此一般来说视两神为一体,在获列为国币中社时才确立射水神社的名称。射水源于射水川,相对于作为山神的二上神来说,射水神为河神和水神,因此《射水神社志》主张神社本来的祭神为水神,而且是敬奉
根据1903年的《射水神社明细书》记载,神社的创建日期不明,其别当寺养老寺则是由行基在养老元年(717年)于当地创立。根据《日本众神 神社与圣地》的说法,大伴家持收录于《万叶集》的和歌(新编国歌大观编号4009)中的“すめ
根据《射水神社明细书》记载,神社在承平年间(931年至938年)毁于战火,其后在天历年间(947年至957年)由空也重建。文明7年9月14日(1475年10月13日),根据《射水神社文书》记载,二上庄的领家(日语:領家)土御门泰清获后土御门天皇下达纶旨(日语:綸旨),准许神社依从先例征收栋别钱(日语:棟別銭)来兴建社殿。根据《射水神社明细书》记载,神社在天正年间(1573年至1592年)再次毁于战火。进入江户时代后,神社成为加贺藩的祈祷所,并且由前田利长重建。庆长15年(1610年),神社获利长寄进御供田6石7斗9升2合(日语:合)。另外,神社也获准在越中各地征收每户1升2合的初穗(日语:初穂)米(知识米),由二上山的山伏像大黑天一样背着袋子前往各地征收,直至明治3年(1870年)才告终。
明治4年10月15日(1871年11月27日),神社在明治天皇大尝祭(日语:大嘗祭)举行时获奉币(日语:奉幣)。1875年9月16日,神社的权宫司关守一由于不满社僧(日语:別当寺)数百年来专横,不惜从二上山迁座至高冈公园本丸遗址。当天,二上村的氏子一边嚎哭一边抓紧神舆不让其离去。三天后,氏子以迁座后的神社路途遥远为由,要求建立分社,最终在翌年6月6日获石川县厅(日语:石川県庁)批准,6月25日举行神灵移祭式,即二上射水神社。1889年2月11日,《皇室典范(日语:皇室典範 (1889年))》和《大日本帝国宪法》开始实施,神社也获奉币。其后,神社在1904年2月17日大日本帝国对俄罗斯帝国宣战、1909年10月2日皇太子到访北陆、1915年11月14日大正天皇大尝祭和1928年11月14日昭和天皇大尝祭时也获奉币。1954年7月19日,二上射水神社以越中总社射水神社之名独立,相对地高冈的射水神社则称作越中总镇守射水神社,《日本历史地名大系》指独立的理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实施的《宗教法人法》。1969年,神社在全国植树祭(日语:全国植樹祭)举行时获赐币帛料(日语:幣帛)和神馔(日语:神饌)。1975年4月23日,神社举行迁座(日语:遷宮)百年祭时,获昭和天皇下赐币帛料。
射水神社的社格是名神大社或式内小社、越中国一宫、国币中社和别表神社。根据《延喜式》出云本(云州本)内的《延喜式神名帐》记载,神社在射水郡内排第一,并且是名神大社,但是根据宫内厅书陵部藏本以及九条家本,气多神社才是名神大社,佐伯有义(日语:佐伯有義)在《富山县神社祭神御事历》中否定出云本的说法,依据宫内厅书陵部藏本以及九条家本,主张气多神社为名神大社,《新订增补国史大系》同样记载气多神社为名神大社。相对地,《越中国式内等旧社记》则指射水神社为名神大社。
对此,《日本众神 神社与圣地》虽然主张出云本的说法是源于笔误,但是《式内社调查报告》指出气多神社原本是气多大社的分社,在天平宝字元年(757年)左右才创建,因此相对于新建的气多神社,将自古以来已经存在的射水神社列为名神大社是理所当然。名神大社的地位是随着国府迁移至气多神社附近,加上国府的权力愈来愈大后才转移至气多神社,也就是说出云本描述的是以前,九条家本则是后来的情况。
至于一宫方面,除了射水神社外,气多神社、高濑神社和雄山神社均主张自身为越中国一宫。射水神社为一宫的说法最早见于白山比咩神社的《白山记》,其中指出射水神社原本是越中国的二宫,在能登国独立后变成一宫,不过后来新气多(气多神社)创建后,两者就一宫的地位爆发争执,最终射水神社被气多神社取代。
在近代社格制度实施后,射水神社在1871年5月14日获列为国币中社,为富山县内社格最高的神社。其后在1939年7月15日曾经向神社局试探能否昇格为国币大社。1948年9月30日,神社本厅制定“干部和职员去留相关规定”(役職員進退に関する規程,《规程第15号》),神社列于其中第五条提到的“记载于别表的神社”(別表に掲げる神社)之内,即别表神社。
神社的主祭神(日语:祭神)是琼琼杵尊或二上神,在神佛习合时期称为二上大权现,神佛分离后二上神作为琼琼杵尊而受到供奉。根据《式内社调查报告》记载,神社在1922年7月15日提出将祭神琼琼杵尊改为二上神,并且在同年10月20日获接纳。关于二上神的原型,《式内社调查报告》指出存在四种说法,分别为建内宿祢、建内宿祢之孙伊弥头国造之祖大河音足尼(日语:大河音足尼)、别名为天二上命的天牟罗云命(日语:天押雲根命)或大己贵命,然而四种说法均没有确切的根据,同书指二上神应该是以二上山为中心的射水郡的地主神和国魂神。此外,神社有三座摄社,为日吉社、恶王子社和院内社,均位于二上山,祭神分别是大山咋神、地主神和菊理媛神,末社则是诹访社和高冈市护国神社,祭神分别是建御名方神和战死者3,576人。
神社在江户时代的境内(日语:境内)面积达8町(约0.08平方千米),1874年9月时是1町6反7亩4步(约16575.21平方米),迁移至高冈后是3500坪(约11570.25平方米),东西长50间(约90.91米),南北长70间(约127.27米),《神社名鉴》记载为4900坪(约16198.35平方米),日吉社、恶王子社、院内社和诹访社则分别是200坪(约661.16平方米)、132坪(约436.36平方米)、393坪(约1299.17平方米)和83坪(约274.38平方米)。
1881年1月,大拜殿毁于大雪,翌年5月重建。1900年6月27日,神社毁于高冈大火,不过在翌年9月6日获内务省提供20,500日元用作重建,最终本殿、拜殿、神馔(日语:神饌)所和社务所在1902年8月30日落成,同年10月13日举行御迁宫(日语:遷宮)式。本殿正面宽2.5间(约4.55米),长2间(约3.64米),拜殿正面宽3.5间(约6.36米),长2.5间(约4.55米),均为神明造和铜板屋顶,币殿又称祝词舍或渡殿,为连接本殿和拜殿的社殿,正面宽3.5间(约6.36米),长4间(约7.27米),邻接的中门挂有有栖川宫炽仁亲王亲笔书写的“射水神社”匾额,拜殿(外拜殿)则挂有加贺藩第12代藩主前田齐泰(日语:前田斉泰)亲笔书写的“射水神社”匾额。本殿、拜殿和币殿均由伊东忠太设计,松井角平(日语:松井建設)负责施工。此外,神馔所及后改作为祭器库,社务所则于1968年由新建的社务所取代,正面宽9间(约16.36米),长6间(约10.91米)。
神社建筑尚有相扑场、社号标、大鸟居、手水舍、参集殿和第一鸟居等等。相扑场建于1923年,原本位于高冈古城公园的三之丸。1958年,昭和天皇、香淳皇后和雍仁亲王妃势津子(日语:雍仁親王妃勢津子)在出席富山国体相扑竞技大会(日语:第13回国民体育大会)时也视察了相扑场。1960年,相扑场旧址由于用作兴建高冈市民体育馆,因此转移至神社前的卯辰山,作为市营的相扑场沿用下来,另外卯辰山也以其惯称于藤子不二雄Ⓐ的漫画《漫画之路(日语:まんが道)》中登场。社号标由敬神讲(日语:講)在1911年9月寄进,由72名当地信众雕刻而成,刻有“国币中社射水神社”。大鸟居早在明治时期已经存在,其后获天皇下赐币帛(日语:幣帛)料,并且于1975年4月23日神社举行迁座百年祭时进行修建,为铜板神明鸟居。手水舍建于2015年6月,其屋顶铜板记有施工期间参与仪式众人的名称。参集殿原本是皇太子嘉仁亲王在1909年10月行启高冈时,建于樱马场的休息室,在1960年由高冈市以解体重建的方式转让予神社,建筑材料全数均是日本扁柏,殿内的仪式殿、飨膳殿和瑞祥殿建于1968年。第一鸟居是在2015年时转让自丰受大神宫而来,原本是其正宫深处的板垣北御门,以木曾(日语:木曽谷)的日本扁柏制成,为高约4.8米,宽约6.5米,正面宽约3.8米的神明鸟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