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联合国大学
✍ dations ◷ 2025-04-24 20:47:24 #联合国大学
联合国大学(英语: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简称UNU)是联合国大会的附属研究机构,根据在1973年12月的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联合国大学创建决议而成立,扮演联合国系统与会员国的智库角色。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目前于全球12个国家里设有13个研究培训中心。1969年,在第24次联合国大会上,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吴丹提出了设立联合国大学的设想、并得到了以第三世界国家为中心的广泛支持,并邀请秘书长组成专家小组,与联合国训练研究机构(United Nations Institute for Training and Research,UNITAR)共同研究可行性。1972年9月,专家小组向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提交了有关开设联合国大学研究报告,其后其创建决议在1973年12月11日第27次联合国大会上正式通过。并在隔年第28次联合国大会上通过《联合国大学章程》。日本政府在创设联合国大学的过程中,拨款1亿美元设立捐赠基金,联合国大学在1975年9月正式开展学术工作。1974年,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了首届联合国大学理事会成员,同时委任詹姆斯·海斯特(英语:James McNaughton Hester)(James M. Hester)博士担任联合国大学首任校长,并于1975年1月20日在联合国大学东京总部临时大楼里为其举行了正式任职典礼。联合国大学原为研究各项国际问题的学术机构,设立之初并未有招收学生及颁予学位的规划,2009年12月21日在第64次联合国大会上通过《联合国大学章程》修正案,授权联合国大学得以颁发硕士及博士学位,2013年12月20日第68次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章程修正案,将联合国大学理事会(The UNU Council)人数由24人减半至12人。联合国大学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其任务为整合全球各项研究计划。大楼是由丹下健三设计。在校园内为联合国管辖范围,其土地与建筑物受日本法规所管。建筑物属于日本文部科学省所有,而土地受日本东京都政府所管理。联合国大学校长(The Rector)办公室及联合国大学理事会亦坐落于此。全球的联合国大学系统,主要由联合国大学中心(UNU Centre)来进行整合协调,目前设有7个中心及办事处来分担协调管理工作,分别是:联合国大学在全球建立了13个研究培训中心,分别为:
相关
- 蚜虫包括10个科:蚜虫(英语:aphid,又称腻虫或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种类包括蚜总科(又称蚜虫总科,学名:Aphidoidea)下的所有成员。目前已经发现的蚜虫总共有十个科约4,400种,其中多数属于蚜
- 腺热传染性单核白血球增多症(英语:Infectious mononucleosis,缩写“IM”,别名mono、glandular fever、Pfeiffer's disease、Filatov's disease)是一种由EB病毒造成的传染病。大部分人
- 口服糖耐量试验糖耐力测试(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是一种测试血糖在人体内代谢水平的医学实验。具体步骤是,要求被测试对象在空腹情况下喝下75克无水葡萄糖或82.5克含一分子水的
- 克莱恩-莱文综合征克莱恩-莱文症候群(英语:Kleine-Levin syndrome,简称为KLS),又名睡美人症候群(英语:Sleeping Beauty syndrome),系一种不常见的睡眠障碍,特征是持续的阵发过度嗜睡症及认知或情绪变化
- 劳动力劳动力可有以下含义:
- 荷兰榆树病荷兰榆树病是一种由子囊菌导致的疾病。它由树皮甲虫传播,会影响榆属和榉属植物输水导管的功能,导致其枯萎及死亡。它从亚洲传播到美洲、欧洲及新西兰,导致之后这些地方没有抵抗
- 液泡液泡(拉丁语:vacuolum、 法语、英语、荷兰语:vacuole、 德语:vakuole),又称为液泡,是一种囊状的单层膜细胞器,其中含有细胞液,为酸性环境。液泡的作用在于存储并降解细胞中的废物和有
- 肉毒杆菌肉毒杆菌(学名:Clostridium botulinum)是一种生长在常温、低酸和缺氧环境中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有卵形至长杆形的孢子型态,属次末端或末端的孢子生成方式。肉毒杆菌在不正确加工、
- 生物性危害第四级生物性危害(英文:Biological hazard, Biohazard),又称为“生物危害”,指的是会对人类及动物有危害的生物或生物性物质。这些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病毒及含有病原
- 工伤工伤是指在工作中身体上的伤害。2007年,在美国有5,488人死于职业伤害,49,000死于与工作相关的伤害。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估测出在2007年有4百万美国工人遭受非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