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丹波高原国定公园(きょうとたんばこうげんこくていこうえん)是位在日本京都府的国定公园。总面积68,851公顷。
丹波高地(日语:丹波高地)(丹波高原)横跨了兵库县东部、京都府、大阪府北部、滋贺县西部、福井县西南部,而本公园以京都府南丹市、绫部市、京丹波町(船井郡)、京都市左京区与右京区的范围为主。北至由良川(日语:由良川)水系中上游流域与上林川(由良川水系)上游流域,南至桂川水系中上游流域(大堰川、保津川),东至滋贺县县界,西至由良川与桂川贯穿出的龟冈盆地东缘。2016年(平成28年)2月23日中央环境审议会(日语:中央環境審議会)通过,3月25日成为日本第64座国定公园。不过,延续龟冈盆地与丹波高原山脊的福井县、滋贺县比良山地(日语:比良山地)等并不在公园范围内。
为了纪念国定公园成立,2016年3月26日于南丹市美山文化会馆举行纪念典礼与纪念碑揭幕式,接着在同年7月21日的自然公园日与首次实施的8月11日山之日于公园内举行各式活动,之后德仁皇太子(现今上天皇)在10月9日出席于南丹市府民之森日吉(日语:府民の森ひよし)举行的第40回全国育树祭(日语:全国育樹祭)。
在京都府的国定公园中,相对于拥有日本三景天桥立、重要传统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伊根舟屋(日语:伊根の舟屋)、日本遗产(日语:日本遺産)舞鹤港(日语:舞鶴港)等的日本海侧“海之京都”,本公园被定位为“森之京都”,企图向观光客展现与世界遗产“古都京都的文化财”不同的京都魅力。
丹波高原是分隔日本海侧与太平洋侧的脊梁山脉,国定公园指定区域正好位于双方气候带的交界,降雨量大(年降雨量2000毫米)。因此,冷温带日本山毛榉林(日语:ブナ)、暖温带常绿阔叶林、温带性针叶林在此相互交错,由日本柳杉、日本山毛榉、水楢(日语:ミズナラ)与芦生杉(アシウスギ)等树种组成的自然林是西日本极具规模的自然林。
公园内的乔木类还有青刚栎、日本冷杉、日本南部铁杉(日语:ツガ)、翌桧(日语:ヒバ)(罗汉柏)、日本扁柏、枫木、日本七叶树、合欢、松木、日本榧树、日本金松、槲寄生、交让木等,林间还可见漉油(日语:コシアブラ)、瓜木、白辛树(日语:オオバアサガラ)、日本金缕梅(日语:マンサク)、日本茵芋(日语:ミヤマシキミ)、花椒木(日语:サンショウ)、四照花、锦带花,林床则有赤竹与蕨类植物,而泽边是日本七叶树与水胡桃等溪畔木。低木、野草类有春季的山酢浆草(日语:ミヤマカタバミ)、岩团扇(日语:イワウチワ)、东方胡麻花(日语:ショウジョウバカマ)、都葵(日语:ミヤコアオイ)、蝴蝶花、九轮草、猫眼草(日语:ネコノメソウ)、刻叶紫堇、细齿南星、草芍药、碇草(日语:イカリソウ)、锦带花、四照花、薄黄璎珞(ウスギヨウラク)、虾脊兰,夏季有泽八仙花(日语:ヤマアジサイ)、天香百合、石椒草、匍茎通泉草、球果假水晶兰、蹄叶橐吾、日本钻地风(日语:イワガラミ)、泽兰、水亚木、明月草(メイゲツソウ),秋季有獐牙菜、水引(日语:ミズヒキ)、虎杖、日本紫珠、见返草(ミカエリソウ)等。长老岳(日语:長老ヶ岳)山顶部有北近畿稀少的高山植物(石楠花(シャクナゲ)与岩镜(日语:イワカガミ))。
动物相则有南方、北方双方的昆虫栖息。左京区芹生谷做为四周环山的泽地,是距离京都市区最近的蝴蝶群生地。该地在泽兰绽放时可见大绢斑蝶聚集,周边的白背栎上可见久松金灰蝶(日语:ヒサマツミドリシジミ)幼虫。哺乳类、鸟类有天然纪念物日本髭羚与濒危物种金雕。
如同2007年成立的丹后天桥立大江山国定公园,本公园一样重视自然与人类的共生,如自然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伏条台杉、北山杉(日语:北山杉)的林业(自然利用)景观、里山聚落、贯穿山间的鲭街道、寺社人为植被等自然与宗教(自然崇拜)连结的森林文化(日语:森林文化学)及精神文化(文化科学(日语:文化科学))、以及人造湖等人造文化景观。不过,公园不包含峰定寺(日语:峰定寺)(左京区大悲山)与常照皇寺(日语:常照皇寺)(右京区京北町(日语:京北町)寺山)等堂宇。
此外,跨区的爱宕山(右京区)与栈敷岳(日语:桟敷ヶ岳)(京都市北区)等也不在国定公园指定范围内。
京都中山间地域(日语:中山間地域)至山间部广大的森林占了京都府域的74%(35万公顷),原生林、天然林、人造林群落交错,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带来自然的恩惠,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这不仅彰显了“森之京都~守护森、川、里的自然与文化”的精神,也是希望让民众体验的“熟悉的自然(日语:身近な自然)”。
以下为标高700米以上的山岳。
芦生研究林:第1种特别地域
八丁平:第1种特别地域
君尾山(光明寺)植生:第2种特别地域
古屋:第2种特别地域
洞谷:第2种特别地域
洞集落:第2种特别地域
久多:第2种特别地域
府民之森日吉:第3种特别地域
南丹市八木町:第3种特别地域
京丹波町佛主:第3种特别地域
山村都市交流之森:第3种特别地域
花脊别所町:第3种特别地域
广河原尾花町:第3种特别地域
大原百井町:第3种特别地域
芹生之里(京北町):第3种特别地域
周山宿场町景观:第3种特别地域
唐户溪谷(由良川上游流域):普通地域
由良川:普通地域
虹之湖(大野水坝):普通地域
桂川源头流域:普通地域
桂川上游流域:普通地域
宇津峡(桂川中游):普通地域
天若湖(日吉水坝):普通地域
ナッチョ(天森):普通地域
京都府立大学大野演习林:自然环境保全地域
肘谷集落:自然环境保全地域
鲭街道
(鞍马街道,久多)
鲭街道 远景
(小滨街道,京北)
西之鲭街道
(府道366号线)
丹波高原是由三亿年至一亿五千万年前海底的海洋地壳层(海成层)“丹波层”,与其上部堆积的冲积层“丹波带”所组成。1500万年前左右的新近纪中新世地壳变动而隆起,之后再由火山喷出物(花岗岩)覆盖而成。芦生的山区可见岩盘露出。另外,丹波层内岩浆形成的古老花岗岩与含有化石的燧石有部分因地壳隆起而在花脊等地的地表露出。丹波层硬度高,是由良川与桂川蛇行及河川袭夺的要因,也是决定由良川注入日本海或太平洋的分水岭。
高原南面有45万年前发生断层运动的木津川构造线(日语:構造線)。一万年前末次冰期结束后,河川在构造线断层上形成河阶与盆地。八丁平湿原是当时遗留下来的地形。构造线南侧有花岗岩粉碎形成的砂砾层“领家带(日语:領家変成帯)”,河川夹带着上游植被产生的火山灰土(日语:黒ボク土)在此形成泛滥平原,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加上良好排水使得此地适合农业发展。此外,领家带的冲积层受到冲刷,因此丹波层在内的石灰岩层距离地表极浅。桂川(保津峡流域)的乳绿色河水是石灰岩成分溶解所形成。
丹波高原在阿穆尔板块的日本海东缘变动带(日语:日本海東縁変動帯)(中央日本微板块)正上方,包含新潟-神户歪集中帯(日语:新潟-神戸歪集中帯)的三方·花折断层贯穿此地,被认为是文治地震(日语:文治地震)、庆长伏见地震(日语:慶長伏見地震)、寛文近江若狭地震(日语:寛文近江・若狭地震)等古代京都大型地震的震源。形成盆地的高原边缘处如日吉与绫部,因地表堆积层薄,有温泉涌出。
从地域上区分,可将绫部市上林川上游流域与京丹波町及南丹市的由良川北岸侧与源头流域称做中丹(日语:中丹),由良川南岸与中游流域称做南丹,京都市、桂川流域称做京丹。
在令制国五畿七道制度下,中丹、南丹与京丹的桑田郡(京北、广河原)属于山阴道的丹波国,其他京丹地区属畿内的山城国。但是,京丹东北部的久多属东山道的近江国。平安时代《和名类聚抄》提到的桑田郡山国乡是建造长冈京时的木材供给地,之后建都平安京时成为国家林地(杣(日语:杣))山国庄(日语:山国荘)与天皇直辖的公田(禁里御料)。中世逐渐形成自治聚落惣村(日语:惣村)。江户时代实行幕藩体制,中丹的何鹿郡由绫部藩(日语:綾部藩)、山家藩管辖,南丹西部属园部藩,南丹东部与京丹切割成京都所司代(京都代官(日语:京都代官))所辖的公仪御料、公家领(日语:公家領)、旗本领(日语:地方知行)、寺社领(日语:寺社領)、豪商所有的山林、新田等。桑田郡黑田村(广河原、灰屋、芹生)是篠山藩(日语:篠山藩)所管,久多则为朽木藩(日语:朽木藩)领。1645年(正保2年),京丹北部的花脊村(大布施、八桝、别所)编入山城国爱宕郡,久多在明治时代并入京都。明治初期,桑田郡再分割成北桑田郡。
2019年(令和元年),天皇一代一次的大尝祭(日语:大嘗祭)在11月14、15日举行,生产该仪式奉纳米的主基田来自南丹市八木町冰所新东畑,八木町冰所北部是在邻接日吉水坝的国定公园区域内。此外,江户时代东山天皇于1687年(贞享4年)恢复长期中断的大尝祭时,主基田是当时为禁里御料的右京区京北鸟居町。
右京区的周山町(日语:周山町)是2020年NHK大河剧《麒麟来了》主角明智光秀建造的周山城迹与慈眼寺所在地,属于国定公园的第3种特别地域。
《和名类聚抄》记录丹波旧称为“太迩波”(たには),是同音的“田庭”转字。奈良时代的百万町步开垦计划(日语:百万町歩開墾計画)等提升了稻米收获量,并在奖励开垦的同时实施禁伐,借此保护森林涵养力与灌漑水源,育养著大片水田的丹波高原野因此免除乱伐的危机。从平城京出土的《长屋王家木简》中可见“桑田郡山国里 泰长椋伊贺加太万吕二人六斗”,可确认山国乡是稻米产地。山国庄与其周边的京北一带,从《黑田地区文书》等古文书可知在平安时代时先开发为贵族庄园、之后变成平氏领地,最后成为镰仓幕府御家人的畿内守护大内氏(日语:大内氏 (源氏))检地。花脊别所町则由平家落人经营,开发为小型梯田。
《续日本纪》记载文武天皇4年(700年)“二月戊子 令丹羽国献锡”,可知当时丹波高原产锡。
战国时代的《人国记》批评丹波地方(南丹)人民受到都城的影响失去自有的本质。《御汤殿上日记(日语:御湯殿上日記)》则记载做为禁里御料的山国庄在室町时代原是足利将军家(日语:足利将軍家)领地,应仁之乱后成为大名领地,之后再由织田信长归还朝廷。江户时代编纂了《丹波志》、《山城名胜志》、《山州名迹志》、《丹哥府志》、《峰山明细记》等地方志,纪录了此地扎根于自然环境的文化。上田秋成的《胆大小心录》记录了旧历六月丹波高原的积雨云“丹波太郎”,这种云带来的降雨是形成丹波高原生态系的要素之一。
中丹侧由于属于山阴道,因此受到出云国系的文化影响。《丹波志》记载丹波国是由出云(日语:古代出雲)神明所创,因此一宫是龟冈市的出云大神宫。《日本书纪》记载大和王权派遣丹波道主命来到丹波。《释日本纪》’收录的《丹波国风土记》辑佚记录了当时丹波高原气候适合桑叶栽培,桑田郡的地名也暗示了当时养蚕兴盛。从史实来看,绫部是由渡来人汉氏(日语:漢氏)带来养蚕业,《延喜式》记载了丹波国的租庸调有征收绢布,也证明了当地有发展养蚕业。
柳田国男引用了《丹波志》,指出由良川流域有许多以“岛”命名的地名,其发音“シマ”在古时是指一定的领域与聚落(1951年(昭和26年)《岛之人生》)。
1971年(昭和46年),新潮社出刊的白洲正子《隐里》(かくれ里)中,表示花脊(八桝)与广河原(下之町)的松上(日语:松上げ)火祭是与峰定寺周边的自然有密切关系。
1972年发表的司马辽太郎《街道漫步(日语:街道をゆく)》之《洛北诸道》拜访了花脊、峰定寺、山国神社(日语:山国神社)、周山(日语:周山町)等地,并提及了该处的山伏与修验者。
田中淳夫的《森林与日本人的1500年》(平凡社)认为山国庄的杣是日本木造建筑的原点,为世界最古老的林业之地。
田嶋谦三的《森林的复活》(朝日新闻社)则记述了北山杉林业使用丹波高原当地杜鹃花枝绕在杉木上的表面加工传统技法、利用当地天然资源维护人工林等。
京都除了著名的鞍马火祭(日语:鞍馬の火祭),国定公园内的左京区久多、花脊、广河原、右京区的小盐、南丹市美山一带也有称作“松上”(松上げ)的火祭。鞍马火祭是拿着火把(松明)游行,而松上火祭则是会立起高约20米的“灯笼木”(大松明),并在柱子上方架上称做“笠(伞)”的笼子。人们会将手上附着绳的小火把(放り上げ松)点火并甩向灯笼木上方,最后灯笼木燃烧而倒塌。这项活动是源自于祭祀爱宕神社祈求防火的爱宕信仰(日语:愛宕信仰),时间选在盂兰盆节(地藏盆(日语:地蔵盆))则是神佛习合的结果。活动中,没有神职主持,完全由村民自行举办。
为了保护山林,山区十分重视防火,现在林地的门上会贴上爱宕神社的“火迺要慎”御札(日语:神札),山中也可见祭祀山神大山津见与祈求防火的火烧地藏的祠堂。
此外,大原地区会将切割好的木材利用河川运送至下游,因此可见思古渊神社祭祀保护免受河怪侵扰的思子渊神(日语:七シコブチ)。
京都丹波高原国定公园除了知名的美山茅葺聚落外,园内还有各种样式的家屋。家屋基本上采切妻造,以前以茅葺为主,现在屋顶则多用铁皮。久多、花脊、广河原是典型的平入(日语:平入)式,右京区跨国定公园边界的嵯峨越畑地区建筑以摄丹型为主,绫部市上林、古屋则流行源自北摄(日语:北摂)地方(现大阪府能势町)的能势型。邻接国定公园的北区北山(日语:北山 (京都市))一带则是独特的北山型。
美山町㭴原有这些家屋样式的原形、现存日本最古老的农家家屋兼重要文化财石田家住宅。
这些家屋都是使用当地的北山杉,屋顶的茅草(白茅)也是来自于桂川与由良川的河川地。
另外,有些家屋为了避邪会将墙壁、屋檐、外墙使用当地的弁柄(日语:ベンガラ)(红铁粉)涂成红色。绫部地区在妻侧会使用代表防火的“水”字做为装饰。
雨水渗透丹波高原山毛榉林的腐叶土层后,经石灰岩与花岗岩等地层过滤,形成富含养分与矿物质的水源注入桂川与由良川。右京区桂川水系灰屋川支流的武路谷以“武地谷水源之森”入选水源之森百选(日语:水源の森百選),绫部市面由良川水系的区域也以“水源之里”施行条例进行管理。
自古以来,山国庄利用桂川水源进行灌溉,并为比贺江、中江、塔、辻、鸟居、下等六聚落设置六井堰。堰有多条细小水道将水源引至各地。
国定公园内以林业为主要产业,除了木材以外,还有筷子与杓子等木工制品以及炭加工。
其他产物还有京都市传统产业和蜡烛(日语:和蝋燭)的原料野漆(栌)。为了京都寺院点灯的需求,室町时代开始就利用丹波高原的木蜡树制作蜡烛,江户时代以后改用琉球的外来品种。野漆是喜好温暖气候的植物,南丹侧虽然冬天多雪,但由于属濑户内海式气候,因此在丹波高原山下里山进行栽培。在更早使用蜂蜡的时代,丹波高原也有养蜂纪录。另外,为了都内行灯(日语:行灯)需求,当地也种植油菜以榨取菜籽油。同时,油菜花可做为养蜂所需的蜜源,油也能供应当地火祭所需。
江户时代,绫部藩招聘的佐藤信渊看中丹波高原的温暖湿润气候,推动茶树(绫部茶)栽培,传统的养蚕业也促成绫部近代以后纤维产业的发展。其他作物还有绫部的和纸(黑谷和纸(日语:黒谷和紙))原料楮、南丹的魁蒿等药草、京丹的祇园祭粽使用的笹叶等等。人们透过丹波高原的生态系服务,形成永续性的循环经济。
受惠于石灰岩地质,当地可升产白墙所需的涂料漆喰,右京区京北细野町采掘的鸣泷(日语:鳴滝 (京都市右京区))砥石是来自丹波层内的P-T交界。1889年(明治22年)~1983年(昭和58年),本地锰矿开采位居日本第一,京丹波和知町还有以钨闻名的钟打矿山及和知矿山。另外,“丹波”之名也被认为从“丹场”转变而来,是平安京红色涂料原料“丹”(辰砂)的供给地之一。京都伏见稻荷山著名的黄土也可在左京区芹生谷开采。
山菜等的采集也是国定公园内里山食物的来源之一,如松茸就以丹波地名发展成地域品牌(日语:地域ブランド)。丹波黑豆与丹波栗(日语:丹波栗)现在盛产于丹波篠山市等地的平原地区,但原先是丹波高原的原生种。绫部则有许多利用日本七叶树果实的食品,如栃饼(日语:栃餅)及米菓おかき(日语:おかき)等。
稻作不易的山区种有荞麦与大豆。大豆是味噌等调味料与纳豆的原料,京北一带有常照皇寺发源的山国纳豆及其制作的纳豆饼。
现在京都市右京区、左京区仍有栽种传统的京野菜(日语:京野菜),南丹市与京丹波町则发展出多样的京野菜品牌(日语:ブランド京野菜)。
桂川以香鱼闻名,香鱼料理使用的蓼酢,其原料水蓼也是来自于丹波高原。鲭街道周边则有许多鲭鱼料理如鲭寿司(日语:鯖寿司)、米糠腌鱼(日语:へしこ)、西京味噌(日语:西京味噌)的西京渍、散寿司等。近年注目的野味则是当地悠久的食材来源。
京都伏见日本酒十分著名,其水源来自于当地地下水,米则透过伏见港(日语:伏見港)运入。近年也开始使用京都奖励品种(日语:奨励品種)祝米(日语:祝 (米))酿酒,祝米主要生产于国定公园内,并利用京北的北山杉制作木桶,由南丹市美山丹波杜氏进行传统酿造。
桂川的木筏船运发展自平安京营造时期,角仓了以整修河川后成为资材运往京都的路线之一。广河原作为最上游的集散地而兴起,丹波材也因河港嵯峨称做嵯峨丸太。
然而,1951年(昭和26年)世木水坝(日语:日吉ダム)的兴建截断了水路,加上同时期道路拓宽与路面铺装、汽车普及等因素让船运退出舞台。近年,在传统技术继承与观光资源发展等目的下,重新推出顺流游船(筏下り)。
贵船北方、灰谷川沿岸的“芹生之里”(右京区京北芹生町)是人形净瑠璃与歌舞伎《菅原传授手习鉴》(四段目的寺子屋)的菅原道真遗子隐居地。另外也是田中澄江(日语:田中澄江)小说、NHK连续剧《花ぐるま》(1974年、讲谈社) 的舞台。
使用净瑠璃曲调的舞蹈“净瑠璃くずし丹波音头”成立于江戸时代,以京北为中心拓展至南丹、中丹等地。现在除了保留于盆踊,也保留于京丹波町和知与福井县名田庄(日语:名田庄村)的“文七踊”。另外,盆踊时会使用伏状台杉大木制作的和太鼓“大杉太鼓”。其不规则、不均匀(宽度、深度)的独特形状,让太鼓在演奏时,不同的位置会展现出不同的音阶与残响。
日本有计划的植树造林最早可追溯至9世纪。但是当时只作为贵族与寺社的建材使用。14世纪左右,京都北山至国定公园区域一带的民众开始植树造林以作为桥梁等公共基础建设或民家的建材来源,是世界最早发展出的循环型林业。
北山杉林地与相关设施,及京都北山杉之里综合中心收藏资料在2017年以“北山林业”选为日本森林学会林业遗产(日语:林業遺産)。国定公园内的遗产范围包含右京区京北细野町与宇津地域、南丹市八木町、日吉町、美山町。
安倍政权在成长战略中提出“强力的农林水产业”,使得已是夕阳产业的林业再次受到注目。拥有北山杉的京都更以“赚钱的林业”为题,透过制定森林计划并采用森林认证制度(日语:森林認証制度)来实现品牌塑造。2018年(平成30年)《森林经营管理法》成立后,企业可跨入林业经营,部分地主也在林业顾问(日语:林業コンサルタント)的协助下发展自伐型林业(日语:自伐型林業)。此外,地域振兴协力队(日语:地域おこし協力隊)也在探索新型的林业(绿色雇用(日语:緑の雇用))发展。
北山杉人工林为了能培育出笔直的木材而实施适度修剪,也使得阳光能直射林床,促进了地面灌木及相关生态的发展。而笔直北山杉林立的景色也成为森林美学,除了京北井户町的祖父谷有京都府指定的展示林,也与周边的田园景色结合发展生态旅游、绿色旅游。
原先日本的遗产旅游(日语:ヘリテージツーリズム)是以工厂等第二级产业为主体,现在也开始跨入林业。
现在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下,长途旅行受到限制,前往京北地区的微旅游开始引起京都市区民众的注意。
另一方面,邻接国定公园的北区北山则冀求将北山杉林业景观选定为重要文化景观(日语:重要文化的景観)。
芦生地区周边的栎木持续枯死,使得位于食物链顶端、以橡实为食的亚洲黑熊面临灭绝危机,进一步影响到整体生态系。另外也发生鹿等野兽破坏人类作物与外来种入侵等情形。
大野水坝的虹之湖以钓黑鲈闻名,却也造成周边香鱼的灭绝。除此之外,气候暖化所造成的水温上升,使得黑鲈逐渐往由良川上游移动,引起渔协的担忧。
传统家屋屋顶建材的茅草具有吸收有机成分、净化水边水质的功能,然而随着茅草屋顶的需求减少,未割除的茅草腐烂后反而污染了水质。
治山水坝(日语:治山ダム)的建设,虽保护了北山杉营林地,但也成为了水生生物(如川吻鰕虎)溯游而上的阻碍物。
为了配合1970年(昭和45年)日本万国博览会的举行,从美滨发电所拉出的输电线在国定公园内形成多座电塔,被批评为破坏景观。输电线从滋贺县高岛市朽木(日语:朽木村)进入公园,经久多、桑谷山东麓、大悲山西麓、花脊、灰屋、石佛峠、祖父谷峠、栈敷岳北麓(ナベクロ峠)、河原峠南边至京北开闭所。
北陆新干线敦贺以西路线选定(日语:北陸新幹線敦賀以西のルート選定)小滨-京都线时,由于决定以大深度开凿地下隧道通过公园,被认为会对地下水等造成影响,要求提出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估,最后改为避开芦生之森下方。
2018年7月台风7号与之后的平成30年7月豪雨造成国定公园内发生河川泛滥与土石流,9月的台风21号造成京都一周步道多起树木倒塌,通行困难。
由于南丹市贮水池少,2018年至2019年降雪量也低于平均,2019年黄金周十连休大量游客涌入茅葺之里·美山造成当地水源不足与观光公害。
1990年代后半,以茅葺聚落·北村居民为中心组成“芦生之森世界遗产登录会”,推动将芦生研究林与北村集落登录为世界遗产(复合遗产)。然而,该组织未能与研究林拥有者京都大学取得共识,旧美山町(南丹市合并前)也推动在研究林内建设关西电力的抽蓄发电厂,无法取得行政方面的支援。之后,2003年(平成15年)环境省与林野厅举行“世界自然遗产候补地研讨会”,芦生之森未能成为候选地,使得自然遗产申请成为泡影,而茅葺(日语:茅葺)家屋在白川乡与五箇山的合掌构造村落已成为世界遗产的情况下,登录为文化遗产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登录运动宣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