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雄市政府
✍ dations ◷ 2025-09-27 10:36:53 #高雄市政府
高雄市政府(简称:高市府)是中华民国高雄市的最高行政机关,在中华民国政府架构中属于直辖市政府自治位阶,自治监督机关为行政院,并辖有31个一级机关、138个二级机关、35个派出机关、1所市立大学及356所高级中等以下学校。高雄市政府的组织架构,最早可追溯至日治时代,于1924年高雄设市时所成立的“高雄市役所”,隶属于高雄州。1945年11月8日,国民政府接管高雄市;12月6日正式成立“高雄市政府”,隶属于台湾省。1979年7月1日,“高雄市政府”升格为直辖市政府,脱离台湾省政府所辖。2010年12月25日,高雄市和台湾省辖高雄县合并改制,重新组建成新的同名直辖市政府组织“高雄市政府”。2017年1月1日,成立“高雄市专业文化机构”,为高雄市政府监督之行政法人,原文化局下辖二级机关高雄市立历史博物馆及高雄市电影馆移交该法人机构,高雄市立美术馆于同年7月1日移交该法人机构;“高雄市政府兵役局”并入高雄市政府民政局,成为民政局下辖之“高雄市兵役处”。2017年9月1日,原文化局下辖二级机关高雄市立图书馆改制为行政法人,直接由高雄市政府监督。2018年1月1日,成立“高雄流行音乐中心”,为高雄市政府监督之行政法人;成立“高雄市政府毒品防治局”,为高雄市政府下辖一级机关。2018年9月1日,原高雄市政府秘书处改制为“高雄市政府行政暨国际处”,机关位阶不变,同为高雄市政府下辖一级机关。原教育局下辖二级机关“高雄市体育处”升格改制为“高雄市政府运动发展局”,为高雄市政府下辖一级机关。2019年10月1日,成立“高雄市政府青年局”,为高雄市政府下辖一级机关。高雄市政府所辖组织,在市长及副市长之下,辖有31个一级机关(包括24个局,4个处,3个委员会)及35个区公所,另外还包括处/院/所/馆/中心等138个二级机关以及1所市立大学与356所学校(高级中等学校至幼儿园),并监督3个具有地方自治权的山地原住民区。高雄市政府并置市政会议为市政最高决策机构,市长在重要决策或向高雄市议会提交法案前均先由市长会同市政会议通过。市政会议每周举行一次,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局长、处长、委员会主任委员、与市长指定之人员组成。市长为市政会议之主席,当市长因故不能出席时,由市长指派其中一位副市长代理市长担任主席;当三位副市长也不能出席时,则指派一级机关单位其中一位首长包括秘书长代理市长担任主席,必要时市长得邀请或指定其他有关人员列席。高雄市政府另依行政法人法成立了3个专业行政法人机构,机构首长由法人董事会任命,并由董事会审议核定营运方针、发展目标、预算及绩效等;行政法人机构并非市府下辖机关,不受市府管辖,但市府依法为行政法人机构之监督机关,进行营运绩效之评鉴,并就专业人员遴选聘任为董、监事会成员。直辖市政府所属一级机关依业务性质而有不同名称,包含局、处、委员会等,互为平行之府外下辖机关,与一般县(市)政府之“府外局,府内处”有所不同。2014年12月25日成立3个直辖市山地原住民区,由市府派出机关改制为具有地方自主权的“地方行政机关”,受高雄市政府监督并执行本府委办事项。高雄市目前共有138个由高雄市政府府本部设立的任务编组单位如下遇中央政府法令规定、政策需求应成立任务编组;阶段性任务涉及两个以上机关协调事项,透过会议或联系方式无法有效处理而有设置任务编组之必要时,得成立任务编组。任务编组名称除法令另有规定者,得按其性质定名为会、小组、中心、筹备会、会报。组成成员,通常称为委员,由府内相关首长及外聘专家、学者及团体代表派(聘)兼之,由市长圈选决定;其中主其事者称召集人及副召集人,通常由市长、副市长或权责一级机关正(副)首长担任;单一性别比例应不低于成员人数三分之一,开会时得邀请有关机关(构)派员列席。任务编组对外行文时,多以“高雄市政府”名义行之,并指派一一级机关为幕僚单位;部分任务编组单位以权责一级机关名义对外行文;此外尚有数个由一级机关或二级机关设立的任务编组单位未列于下表。国立故宫博物院人事室主任、行政院体育委员会人事室主任、行政院人事行政局专门委员、国立台湾海洋大学人事室主任、国立台北大学人事室主任
相关
- 肉类肉类食物,或者简称肉类或荤菜,是从各种动物身上可供食用的肉及一些其他组织,经过不同程度及方法的加工,成为不同种类的肉类食物。常见的肉类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狗肉以及鸡肉
- 中缀中缀(infix),又称接中辞,是一种置入在一组词干(现有字词)中央的词缀。它对比于“外缀”(adfix),那连接到词干外围的词缀,比如前缀或后缀等词缀。当标记文字置于行间注记(interlinear gl
- 分词在语言学中,分词(英语:participle、拉丁语:participium,是希腊语μετοχη(“分担”)的直译)是一种非定式动词形式,可以用于构成复合时态、语态或作为修饰语。分词常常有其他词
- 维特鲁威人维特鲁威人(意大利语:Uomo vitruviano)是列奥那多·达·芬奇在1487年前后创作的世界著名素描。根据约1500年前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的描述,达芬奇努力绘出了完美比例的人体
-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英语:Fibrinogen,又称为血纤维蛋白原)是一种蛋白质,能够溶解于水。血小板破裂时,会释出凝血致活酶,在钙离子的作用下催化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凝血酶将血浆中原本可水溶的
- 内共生学说共生体学说(英语:Symbiogenesis),又称内共生学说(英语:endosymbiotic theory),是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些自主细胞器ㄧ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学说。根据这个学说,它们起源于共生于真
- 泻盐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magnesium sulphate),或无水硫酸镁,是一种含镁的化合物,分子式为MgSO4。无水的硫酸镁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及干燥试剂。其水溶液呈中性。但是硫酸镁常
- 末日幻想末日小说(英语:apocalyptic fiction)是科学幻想中幻想由于核战争、瘟疫、丧尸、外星生命入侵、撞击事件、人工智能叛变、技术奇异点、种族退化、超自然现象、末世论、地球的未
- 细颗粒物悬浮颗粒或称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大气颗粒物(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颗粒(particulates),泛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或液滴,颗粒微小甚至肉眼难以辨识但
- 蜥蜴亚目蜥蜴(学名:Lacertilia)是对属于有鳞目蜥蜴亚目的物种的总称,是一群分布广泛的爬行动物,有超过六千个物种。蜥蜴在全球除了南极洲以外的大陆上均有分布,此外也生活在大洋洲的岛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