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柘罗汉松

✍ dations ◷ 2025-04-12 03:12:54 #IUCN无危物种,罗汉松属,新西兰植物,雌雄异株植物

桃柘罗汉松(学名:;毛利语:Tōtara),也称作新西兰罗汉松,是新西兰特有的罗汉松。在整个北岛、南岛的东北部的低地、山地及亚高地上生长,最高生长环境可达海拔600米。桃柘罗汉松常在土壤肥沃且水分充沛的地方中生长。

桃柘罗汉松是中至大型常绿乔木,生长缓慢,一般可达20至25米,部分例外可达35米之高。因其长寿及树干周长巨大而为人熟知。其树皮呈长片纸状,能够如纸片般被剥离,带有淡紫至金黄色。暗绿色的针状叶尖锐、僵硬,革质表面,一般长2厘米。与其他罗汉松属植物一样,雄性松果花粉呈翠绿色,每片三角形鳞片下方有两个花粉嚢将花粉弹出;2至4个经高度修饰的花粉松果则聚在一起,受精后果子上方为种实,下方鲜红色的种托形成如多汁的莓子,吸引雀鸟进食。种子被厚实的外壳保护,不会被雀鸟消化,能于雀鸟粪便中排出。

目前有纪录最大的桃柘罗汉松位于北岛中部的珀瓦卡尼森林(Pureora Forest Park)罗汉松保护区内。这个地区以拥有大量过千年罗汉松而闻名于世。这株名为珀瓦卡尼树(Pouakani Tree)的高度超过35米,直径超过4米,估计树龄达1500年至1800年以上。而在费利纳基森林(Whirinaki forest)内,因其土壤有大量火山喷发后的丰富营养,因此也长了极多巨型的桃柘罗汉松。

桃柘罗汉松的果实因为不受牲畜的青睐而在不少农耕地中得以繁衍。

由于远古时代时新西兰及南美洲均属于同一大陆版块冈瓦那大陆,因此在南美洲南端生长的云雾罗汉松(Podocarpus nubigenus)与桃柘罗汉松相当相似,非常难以分辨。唯一的差异在于桃柘罗汉松的叶为暗绿色,而云雾罗汉松的叶片则呈亮绿色。

桃柘罗汉松的木质坚硬,属直纹的木材及非常耐腐蚀。由于它的耐久力好,因此木材常用作篱笆的柱子、木地板及铁路用的枕木。其良好的雕刻性能也使它成为毛利文化中雕刻材料的首选。除作为雕刻品木材外,对毛利族相当重要的独木舟瓦卡(英语:(canoe))也是以新西兰罗汉松作为造船的首选。主要原因是因为其相对较轻的性质(较贝壳杉属植物轻约25%)、长而直的树身及能抗腐蚀的天然树油使它成为毛利族制造独木舟的首选。

在古代如要砍伐一株桃柘罗汉松,需先进行祷告及咏唱等仪式后才能开始旋工。首先在树基部用火燃烧,再用扁斧将其砍倒。砍倒后,还必须在原来的位置上种上一株小树苗以平息森林之神塔内(Tane)的怒气。黑硅石(chert)可将桃柘罗汉松沿边缘掏空而不会断裂。在大形的瓦卡上,3节或以上的树干以麻绳将其系紧。一艘大型的桃柘罗汉松瓦卡往往需要超过一年的时间打磨。

自2007年起,主要由桃柘罗汉松提取而来的桃柘酚(Totarol,也有称作新西兰木心素)成为国际最大型化妆品公司莱雅(L'Oréal Group)的核准成分名录内,并被其下的多个品牌如薇姿(Vichy)等加以应用。这种令桃柘罗汉松成为毛利族制造瓦卡首选的良好木材目前成为有机合成及药物研究的宠儿,大量的研究正积极投入其中以发掘其更多的用处。

桃柘罗汉松能透过新鲜的种子及扦插法进行繁殖,而且易于生长。因此这植物在欧洲及英国等地也有种植,最北如在因弗鲁花园(Inverewe Garden)及苏格兰等地也有栽种。

新西兰罗汉松的种托(下方)及种实(上方)

新西兰罗汉松的树皮呈红棕色,质厚、软身、布满绉纹及带有黏性

在阳光照射下呈金黄色的叶子

相关

  • 髓过氧化物酶n/an/an/an/an/an/an/an/an/an/a髓过氧化物酶(英语:Myeloperoxidase,简称为MPO)是一种由人类17号染色体上MPO基因编码的过氧化物酶。MPO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白细胞的一种)中,并产
  • 芽孢乳酸菌凝结芽孢杆菌(学名:Bacillus coagulans),又称芽孢乳酸菌(Lactobacillus sporogene),是一种可以产生乳酸的革兰氏阳性菌。此种细菌为杆菌,大小约为0.9*3-5微米,具有过氧化氢酶,营养型态
  • ROC (消歧义)R.O.C.主要被中文用户用以指代 Republic of China ,即 中华民国。 ROC也可以指:
  • 自由民主党总裁选举自由民主党总裁选举,是日本政党自由民主党为选出其党首——自由民主党总裁而进行的选举。1955年之后,自由民主党在大部分时间都是执政党,自民党作为执政党时,党总裁自然就是日本
  • 不相容成分不相容成分是一个于岩石学和地球化学中使用的术语。 在对部分熔融的地幔和地壳以及岩浆和岩浆衍生物的分析结晶过程中,一些难以进入矿物中阳离子聚集区域的元素集中在液态的
  • 芭芭拉·斯特赖桑德芭芭拉·斯特赖桑德(英语:Barbra Joan Streisand,1942年4月24日-),犹太裔美国歌手,电影演员,导演和制片人。在她出道至今将近60年之间,获得了两座奥斯卡金像奖(第一位得原创歌曲奖的女
  • 翅斑海鲿翅斑海鲿为辐鳍鱼纲鲇形目海鲇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东太平洋区,从加利福尼亚湾至厄瓜多尔半咸水水域、海域,本鱼体圆润,体色棕色,背部金属蓝,腹部银白色,鱼鳍黄绿色,臀鳍前端具一黑点,口
  • 帕特里克·布朗帕特里克·欧赖利·卜朗(Patrick O’Reilly Brown,1954年9月23日-),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教授。卜朗生于华盛顿DC],从芝加哥大学获理学士和医学博士学位,并在1980年于
  • 致命的吸引力《致命的吸引力》(英语:Fatal Attraction)是1987年的美国心理惊悚电影,由亚卓安·林恩执导,迈克尔·道格拉斯、格伦·克洛斯、安妮·爱钗主演。电影描述一名已婚男人出轨与某女子
  • 杰·梅洛许杰·梅洛许(H. Jay Melosh,1947年6月23日-)是一位美国地球物理学家,是研究撞击坑的专家。梅洛许于1947年生于新泽西州帕特森,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再于1972年获得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