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也门

✍ dations ◷ 2025-02-24 01:10:29 #自2020年4月需要从阿拉伯语维基百科翻译的条目,需要从阿拉伯语维基百科翻译的条目,自2017年10月带有失效链接的条目,历史上的地区,沙特阿拉伯历史,民族统一

大也门 (Arabic: اليمن الكبرى‎, romanized: Al-Yaman al-Kubrā) ,是描述历史上南阿拉伯地区的一个地理术语。包括了现在也门共和国的全部领土和沙特阿拉伯的亚西尔地区、纳季兰地区、吉赞地区,红海上邻近的岛屿,帖哈麦临近的地区以及阿曼的佐法尔省。

亚西尔、纳季兰、吉赞在1934年的沙特-也门战争之前都是属于也门的领土。佐法尔则是卡迪里苏丹国一部分。

大也门也是一种描述将这些地区统一在一个国家下的收复失地主义理想的政治术语。这些宣称基于历史上的Bilad al-Yaman(阿拉伯半岛南方的土地)观念,同时存在于13世纪到15世纪的拉苏里王朝和17世纪晚期到18世纪初的宰德派国家也拥有了大也门的大部分土地。

20世纪初,叶门穆塔瓦基利亚王国(北也门)的国王、伊玛目(英语:Imams of Yemen)叶海亚·穆罕默德·哈米德丁尝试着实现这一雄心,但最终只巩固住了他在上也门、下也门、Marib(英语:马里布)、下帖哈麦的统治。在1926年的意大利-也门条约中,他表达了对亚丁殖民地和亚丁保护地的宣称。但是他被迫承认了沙特对亚西尔的控制,也没能把英国势力从亚丁内陆和哈德拉毛驱逐出去。英国对亚丁的宗主权同样受到了其继承人Ahmad bin Yahya(英语:艾哈迈德·本·叶海亚)的挑战,叶海亚不承认英国对南阿拉伯的宗主权并且决心建立一个统一的大也门。1940年代末到1950年代初,沿着Violet线(1913年英国和奥斯曼为了把也门和亚丁保护地分开而划定的分界线),也门卷入到一系列的边境摩擦。

1960年代亚丁从英国独立后,又在1990年和北也门统一为也门共和国,这是两个世纪以来大也门的大部分领土第一次被一个政治实体统治,但是南方运动从1994年开始追求南也门的分离。

目前也门处于内战状态,被多个政权或武装团体控制。所谓“大也门”早已分崩离析。

相关

  • 卢多尔夫人卢多尔夫人(学名:Homo rudolfensis),又名鲁道夫人,是人科下的化石物种,是于1972年在肯雅库比福勒发现的。其标本为一个头颅骨(编号KNM ER 1470),估计是属于190万年前的。卢多尔夫人化
  • 千岁市千岁市(日语:千歳市/ちとせし Chitose shi */?)是位于北海道石狩振兴局南部的一个城市,为新千岁机场的所在地,因此也成为北海道的物流集散地。西部为以支笏湖为中心的山区,东部为
  • 脊柱前凸脊柱前凸(lordosis)为医学上的一个名词,用来形容脊柱向前过度弯曲。脊柱中的两个部分,分别为颈椎(cervical)和腰椎(lumbar),正常都有一定前凸的弯度,也就是说他们本来就有一定向前的凸
  • span class=nowrapLaClsub3/sub/span氯化镧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LaCl3。以氯化稀土或稀土硫酸铵复盐为原料,用氢氧化钠处理,并将其中的铈氧化为四价,用稀盐酸浸出,得到富镧母液和富铈渣。富镧母液再经萃取分离
  • 不列巅尼亚不列颠尼亚行省(拉丁语:Britannia;英语:Roman Britain)是指从43年至410年罗马帝国占领大不列颠岛的范围,包括英格兰的大部分与威尔士与及小部分苏格兰南部的地区。罗马帝国入侵前,
  • 太田诚一太田诚一(1945年10月30日-),现任日本自由民主党古贺派代理会长。第二次桥本内阁(模板)第一次改造内阁 - 第二次改造内阁(1998年7月30日—2000年4月5日)第一次森内阁(模板)第一次安倍内
  • 刺刀刺刀(英语:Bayonet),又称枪刺、铳剑、铳刀,为安装或捆绑在枪管上的匕首、小刀式武器,作为远距武器的近距离防御使用。刺刀大约16世纪即出现,最早的文献记载为1606年,何汝宾《兵录》
  • 清朝玉玺清朝仿明制,大量制作帝王用玺以冲淡无传国玉玺之虚。清朝玉玺使用满汉双文篆书样,左满文,右汉文。清共制二十五方玉玺称清二十五宝。二十五宝平时密藏于紫禁城交泰殿的宝盝中,一
  • 气球藻目气球藻目(Botrydiales)为藻类植物之一植物目。该植物于植物分类表上,归于黄藻门(Xanthophyta) (Chromophyta)黄藻纲 (Xanthophyceae) ,同纲者尚有异鞭藻目(Heterochloridales)等等。
  • 2006年远东及南太平洋残疾人运动会2006年远东及南太平洋残疾人运动会,是第9届远东及南太平洋残疾人运动会,同时也是最后一届远东及南太平洋残疾人运动会,于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该届赛事结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