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立图书馆
✍ dations ◷ 2025-04-03 17:00:51 #市立图书馆
台北市立图书馆(英语:Taipei Public Library,又名:Taipei Municipal Library),简称北市图,位于台北市,为台北市政府成立的公共图书馆,主管单位为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其总馆位于大安区建国南路二段,邻近大安森林公园,现任馆长为洪世昌。北市图馆舍(含总馆、分馆、民众阅览室、借还书工作站、智慧图书馆、全自动借书站、代办民众阅览室等)约七十处,是台北市使用率最高的社教机构;且借阅证的申请数约一百七十万张,为全国图书馆之冠。总馆自原古亭图书馆舍(今王贯英先生纪念图书馆)搬迁至建国南路馆舍启用迄今,已经经历约27年之久,随著书籍逐渐地购入,现有的馆舍也出现不够使用的情况。在高雄市立图书馆与新北市立图书馆陆续更新总馆馆舍后,对于总馆是否迁移提出评估,台北市政府教育局评估的总馆迁移规划方案有三,一是搬迁至中正区忠孝东路一段内政部警政署用地,二是搬迁到大安区信义路美国在台协会用地,三是搬迁到内湖区金湖路64巷台北市立金湖国民中学预定地。经过协调沟通,北市图已确定为将于大安区信义路美国在台协会现址兴建新总馆,将规划包含公共阅览空间、音乐及多媒体图书馆、艺文展览空间、多功能表演空间、音乐表演厅及商业空间等,俟107年6月美国在台协会搬迁后将会进行原址兴建。初步预估经费为新台币60亿元,该案已于2017年5月向台北市市长柯文哲进行了专案报告,目前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AIT现址将建音乐图书中心迄今北市图已有1间总馆、44间分馆、11间民众阅览室、3间借还书工作站、5间书阁、8间智慧图书馆及10座全自动借书站。台北市立图书馆总馆位于大安区建国南路二段125号,面对大安森林公园与建国高架桥,近捷运大安森林公园站、大安站。总馆经过了五次主要的迁移,担任过的馆舍共有五座,依续是原松山图书馆、原城北图书馆、原古亭图书馆、原信义路临时总馆、原古亭图书馆,现在的总馆为第五栋做为北市图总馆的馆舍。总馆馆藏特色为综合性馆藏,馆舍自地上11楼至地下3楼,地下3楼以下有向下延伸的演讲厅,部分空间尚在规划中,下表为此建筑物空间利用一览表。总馆编号C01,其中视听室内阅、参考室、视听室外借区、小小世界外文图书馆、借书站另有编号,分别是CIN、C02、C03、C04、ABS。总馆内设有留学资料中心(英译:The Information Center on Schools Abroad),于1990年成立,位于馆舍三楼,提供读者出国留学的资讯与服务。总馆三楼设有台北美国资料中心,于2011年1月14日与美国在台协会合作成立,由美国在台协会赠送图书、非书资料(含视听资料及电子书)、定期更新美国政府出版品,并提供电子书阅读器等设备。总馆五楼设置公共图书馆北区资源中心专区,提升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整合与服务之主题馆藏及资源分享机制,强化馆际合作服务。此外,以2006年的资料来说,总馆之外借册数共有626,554册,为北市图所有馆舍之冠。前十名依序是总馆、三民分馆、西湖分馆、东湖分馆、天母分馆、中仑分馆、万华分馆、永春分馆、景新分馆、大直分馆。若以使用人次来看,总馆之使用人次为1,222,704人次,亦为所有馆舍之冠。分馆前五名依续则是西湖分馆、三民分馆、东湖分馆、永春分馆及中仑分馆。北市图从原本4间分馆发展至今,已经有44间分馆。目前各行政区规划或设有至少2至7间的分馆,除龙山分馆因馆舍空间不足外,各馆设有不同的馆藏特色区,以提供读者多元的服务。北市图分馆的设立,是视各地的需求,设置分馆于适当地区。目前设置分馆的原则是,各行政区的人口数若超过了7万人,则设分馆1间;尔后若每多8万人,则再增设分馆1间。也就是说当行政区的人口数介于7万以上15万以下,至少设立分馆1间;介于15万以上23万以下,至少设立分馆2间;介于23万以上31万以下,至少设立分馆3间;介于31万以上39万以下,至少设立分馆4间;以此类推。分馆的规模,以馆舍面积来说,大部分在500坪以上;以馆藏来说,图书在八万本以上;以馆员人数来说,配置4~8人;以功能来说,除提供图书借阅、报章杂志外,并经常性的办理各种视听活动、推广活动。目前最新启用的北市图分馆,为2013年10月启用的李科永纪念图书馆,该馆座落于福林公园且邻近士林官邸,总面积约760坪。在建筑特色上,运用大面积的玻璃与木质建材,辅以植栽、步道、引进自然光照;并以“园艺”做为馆藏特色,整体建筑兼具绿化、科技与使用性的功能。部分馆舍除了提供一般图书馆的服务外,亦做为纪念馆,以纪念对于图书、文学、教育、公益等方面有贡献的人物。目前北市图共有三座纪念馆,分别是纪念“现代武训”王贯英的王贯英纪念图书馆与纪念前立法院院长张道藩的道藩纪念图书馆(一般称为道藩分馆)与纪念竹南热心公益的木材商李科永的李科永纪念图书馆。此外,总馆1楼目前设有吴大猷书房,纪念前中央研究院院长吴大猷。过去,林语堂先生纪念图书馆与钱穆先生纪念图书馆亦隶于北市图,于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成立后已由文化局管辖,现更名为林语堂故居与钱穆故居,做为纪念馆使用,并分别由台北市立大学与东吴大学管理。北市图为求服务更多的民众,除于适当地区设置分馆外,亦设置规模更小的分馆,称为民众阅览室。从第一间民众阅览室─龙华民众阅览室发展至今,目前北市图共有11间的民众阅览室,常简称为“民阅”。但也有例外,前思恩图书阅览室是唯一不用民众阅览室名称的民众阅览室。民阅的规模,以馆舍面积来说,大部分在200坪以下;以馆藏来说,图书在30000本以上;以馆员人数来说,配置1至2人;以功能来说,只能提供图书借阅、报章杂志等功能,无法常态性的办理各种活动。民阅的空间部分是与其它市立机构共用建物,或由民间单位所提供,使用的建物包括各区里、小学、托儿所、市场......等;并由当地民众担任义工,与北市图馆员一同维护民阅的室务。值得一提的是,民阅与分馆间常有互补的关系。民阅常成立于缺乏馆舍或是分馆整修的地方。当民阅附近诞生了一间分馆后,民阅很有可能就会走入历史,归建至分馆;相对的,若是分馆整修时,该地常会成立民阅,替补分馆的功能。例如北投分馆与八头民阅,六合分馆与新兴民阅间,即存在着互补关系,在分馆未成立前,由民阅做为当地的图书馆,分馆成立后,民阅功成身退,改由分馆取代其功能。龙华民众阅览室(简称龙华民阅、龙华图书馆),建馆于民国61年,民国103年搬迁至成德国小信义楼─南港区东新街63巷8号,靠近捷运后山埤站,位居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忠孝院区旁,为台北市立图书馆的民众阅览室,编号为I21。龙华民阅创馆民国61年5月2日,当时的馆舍地点位于眷村龙华一村内,也就是台北市南港区玉成街25巷内,附近有东新桥与玉成戏院。
民国76年1月时,由于龙华一村改建工程,龙华民阅搬至第二次的馆舍,成德市场建物的二楼,当时的馆舍面积为260坪。
民国100年5月,馆舍打算进行闭馆整修,却发现大楼有海砂屋现象,结构不良、钢筋外露、裂缝渗水,建物安全性不足,馆舍整修宣告暂停,进行迁馆。
民国101年4月,假成德国中运动中心2楼,作为该馆的第3个馆舍,空间上比较小,只有约130坪的空间。
由于台北市少子化现象,部分学校充斥着闲置教室校舍问题,与教育局协商后,选定成德国小信义楼2楼、1楼与地下1楼共408坪空间,加上校舍周边共530坪的空间,作为第4代的馆舍,于民国103年3月23日正式启用。本阅览室邻近成德国小、修德国小及成德国中,座落于南港区东新街63巷8号,共计有B1、1楼及2楼等三个楼层,约408坪的空间,自民国61年5月2日起成立于昔日龙华一村、玉成戏院旁,经过三次的搬迁至现址,为台北市立图书馆最早成立的民众阅览室之一,也是南港区唯一一间的民众阅览室,亦是为南港区最早成立的公共图书馆。本阅览室并采用最新科技RFID智慧馆藏辨识设备及自动化系统,民众可自行利用自助借还书机办理图书借阅及归还,是台北市立图书馆继总馆、李科永纪念图书馆后,第3所配备有RFID智慧馆藏设备的阅览单位。典藏图书九万余册,长期订购报纸十一份、期刊九十余种,馆舍使用空间近四百坪。设立的服务宗旨为服务当地南港区玉成、成德地区居民为优先,所设立之目的在发挥文化、教育、资讯及休闲的功能,提供终身学习教育之场所,建立书香社会,并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在北市图的馆舍中,尚有一种规模小于分馆与民众阅览室的馆舍,称为借还书工作站,馆务由其它分馆支援,规模远较一般馆舍小,只有报纸、杂志与少量图书,民众可以透过网络预约其它馆舍的书籍故称为借还书工作站,所需的空间比一般馆舍更加有弹性,在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虽然空间很小,却可以提供全体北市图藏书的借阅服务。北市图为珍藏图书,于六馆舍内,设有书阁珍藏书籍。其源由乃为求改善各馆空间不足,书架饱和的问题,将1980年代前出版的罕用书籍,珍藏于书阁中,采用闭架式管理,若有借阅需求时,可以亲洽该馆舍借阅,或以预约方式借阅之。北市图设有智慧图书馆8座,亲子美育数位图书馆两年后加入北市图,馆内不派驻馆员,仅定期由馆员前往整理,故又称为无人图书馆。无人图书馆得以节省成本、人力,提供民众更多元的服务的优点。但同时,一般图书馆所拥有的自习空间、申请借阅证等功能,智慧图书馆是无法提供的。进入智慧图书馆须先申请RFID借阅证或悠游卡借阅证,RFID借阅证目前可于总馆、西湖、王贯英先生纪念图书馆、葫芦堵、民生、三民、文山、万华、南港、李科永及龙华等分馆申请,悠游卡借阅证(仅限申办个人借阅证)可于本馆除智慧图书馆之外的各阅览单位申办。此外,总馆亦设有智慧图书馆设备,供自助借还书时使用。2015年7月31日内湖智慧图书馆终止服务。原位于家乐福内湖店5楼之内湖智慧图书馆,因合作协议期满,家乐福对于该空间另有用途,决议不再续约。2015年11月14日启用古亭智慧图书馆,设于中正区古亭国民中学进学楼1楼内,是第3座与学校合作的智慧图书馆,也是中正区第5个服务据点(2分馆、2智慧图及1借书站)。2018年2月3日启用社子岛智慧图书馆,这是台北市第8座智慧图书馆,也是社子岛首座社区图书馆。社子岛智慧图书馆与士林区公所合作,建置于富洲里中洲区民活动中心2楼。北市图设有借书站10座,由自动化设备管理整理,故又称为FastBook全自动借书站。借书站得以节省空间、人力,全天候服务,提供民众更多元的服务的优点。但同时,一般图书馆所拥有的阅览空间与其他文化活动等功能,就不是借书站能服务的范畴。使用借书站须先申请借阅证,需于各阅览单位申办。此外,总馆亦设有借书站设备,供读者选择使用。借书站有3排书架,每排为134本书,最多可陈列402本书供民众选择。读者选书时,是透过玻璃浏览架上书籍,记下4码的书本架号,机器借书证扫描后,于萤幕点选操作即可借书完成。还书时依据设备指示,将书本放于还书口,即可归还。借书站可归还所有馆舍的书籍,但不能归还附件跟视听资料。北市图为求服务更多的民众,并配合国家政策,于各里办公室、活动中心代办民众阅览室,供民众阅读之用。代办民众阅览室供当地里民使用,由各里长、志工代办,仅提供报纸、期刊,不提供图书服务。目前代办民众阅览室共有9间。市图各舍依其规模而有不同的空间,提供不同的服务,一般来说自修室、阅览室、期刊室、儿童室、资讯区是属于较基本的部分。部分馆舍另有活动室、视听室、纪念室等空间。北市图重视儿童图书的重要,于馆舍(含总馆、各分馆、各民众阅览室)内多设有儿童阅览室。儿童阅览室内主要提供有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并配置高度适当的桌椅、书架,便利儿童使用。此外北市图重视到儿童外文图书的需求,除于各馆舍内儿童阅览室陈列外文书籍外,利用各馆舍儿童图书室设立外文儿童图书区,以服务台北市民众,并可供邻近外县市民众利用。此外在总馆中文儿童阅览室与外文儿童阅览室各自有独立的楼层。借阅与阅览上与一般阅览室相同,唯开放时段考量儿童安全,会进行调整。北市图服务读者无身份限制,但不适合进入图书馆者(酒醉、服仪不整者等)不得进入。北市图办理借还书与使用资讯检索设备时,须出示“借阅证”。借阅证主要分为两种,“个人借阅证”与“家庭图书证”;此外,亦可办理使用RFID技术的借阅证。个人借阅证无资格限制,携带适当的个人证件,即可办理;家庭图书证仅限设籍台北市的市民所使用,携带户口名簿,即可办理。2007年8月1日起,悠游卡将可结合借阅证,民众只要将自己的悠游卡,和原本借书证拿到北市立图书馆登录,之后借书就使用悠游卡即可,不用再使用借书证。除了减少民众每天带一堆卡片之外,到台北市的无人智慧图书馆,也可以使用悠游卡,不需要换卡使用。北市图各分馆多提供有馆藏资料查询与网络浏览服务;在总馆与文山、天母、万华、三民、民生、中仑、大直、大同、力行、景新、东湖、及稻香等12个分馆设有免费无线上网设备,目前各分馆、民众阅览室及智慧图书馆亦有提供 Wifly 付费网络及 Taipei Free台北公众区免费无线上网 免费申请即可使用的市民网络。北市图各分馆、民阅、书阁、智慧图均有独立的代号,代号均为3码。分别代表:区号、馆别与各区的馆舍代号。大同/中山:延平、大同、建成、中山、长安、大直
松山/内湖:松山、民生、三民、中仑、启明、内湖、东湖、西湖、西中
万华/中正:龙山、东园、西园、万华、王贯英、城中
大安/信义:道藩、大安、永春、三兴、六合
南港/文山:南港、旧庄、景美、木栅、永建、万兴、文山、力行、景新
相关
- 核技术核子技术是关于原子核的核反应技术,其中比较重要和已经投入实用的有核动力、核医学和核武器。核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也应用于烟雾探测器(英语:Smoke detector),到瞄准具。1896年,亨
- 伊壁鸠鲁伊壁鸠鲁(Ἐπίκουρος,前341年-前270年)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学派的创始人。伊壁鸠鲁成功地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
- 窑窑,是一个隔热的房间,一种烤炉,用来产生足够的温度以完成一些加工,例如硬化、干燥、或化学变化。用窑来把粘土加工成陶器、瓷砖和砖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传统窑是固定的,近代有
- 双受精双受精(英语:Double fertilization,或称作双重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现象。当一朵花的雌蕊经授粉作用后,花粉粒在雌蕊的柱头上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前端有管核引导生长,并经由
- 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英语:Ordovician–Silurian extinction event),也称奥陶纪大灭绝(英语:Ordovician extinction),在地球历史上五次大规模灭绝事件中名列第二,发生在4.45亿年前,
- 下游工程下游工程也称生物分离工程(bioseparation),是生物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生物化工产品通过微生物发酵过程、酶反应过程或动植物细胞大量培养获得,从上述发酵液、反应液或培养液中
- 科拉伦斯·佩里科拉伦斯·阿瑟·佩里(英语:Clarence Arthur Perry,1872年-1944年9月6日)是美国城市规划师、社会学家、作家和教育家。他出生在纽约州特拉克斯顿。后来,他在纽约市规划部门工作,成
- 大分裂大分裂或教会大分裂可以指:
- 爱尔兰猎狼犬爱尔兰猎狼犬(爱尔兰语:Cú Faoil,爱尔兰语发音:,英语:Irish Wolfhound)源自爱尔兰的犬种,驯养做为打猎用。名字起源于驯养的目的(猎狼)而不是外表。 这种狗是世界上最高的狗。这种狗
- 碘仿碘仿,即三碘甲烷,是化学式为CHI3的化合物,属于卤仿的一员。它是淡黄色的挥发性晶体,有甜味和刺激性气味。微溶于甘油、石油醚和醇(78 g/L, 25 °C),有限可溶于氯仿、乙酸和乙醚(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