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鹰无人机

✍ dations ◷ 2025-08-26 08:23:38 #扫描鹰无人机

扫描鹰无人机(英文:ScanEagle)是一种舰载小型无人机,由美国波音公司与英西图公司联合开发,主要用于海上监视与观察、情报搜集、目标搜捕、通信中继等各种战术支援。机长1.2米,翼展3.1米,空重12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8千克,任务载荷3.2千克。动力装置是单缸双冲程发动机,功率2.5马力。巡航速度每小时90公里,最快飞行速度每小时120公里,续航时间15小时。“扫描鹰”无人机于2001年1月9日首次试飞,历时45分钟,飞行高度达6000米。2007年1月“扫描鹰”创下28小时44分钟的最长时间纪录。“扫描鹰”无人机可以跟踪定位多种目标,并实时传回高品质图像。

“扫描鹰”无人机通过气动弹射发射架发射。可以用固定式控制站或安装在悍马车上的高机动性控制站控制。地面人员可用过“天钩”系统(利用一根悬在约16米高的杆子上的绳索阻拦无人机)回收“扫描鹰”无人机。利用“天钩”系统,“扫描鹰”无人机能部署到前线、车辆、小型舰船上。

2015年底,Insitu公司演示了使用无人机发射和回收扫描鹰。该机名为Flares(飞行发射和回收系统),是一架具备4对旋翼的垂直起降无人机,可将固定翼的扫描鹰无人机垂直带到空中,完成释放之后垂直着陆。

2012年年底,伊朗公布工厂照片,已经量产仿造从美国掳获的扫描鹰,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司令法达维说伊朗曾捕获三架美国入侵的扫描鹰,现在已经开辟生产线仿造量产,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李特则说该无人飞机并不先进,要从该飞机获得珍贵情报极不可能。

相关

  • 气体灭火气体灭火〈英文:Gaseous fire suppression〉,是指将阻燃气体如七氟丙烷、二氧化碳及氮气等填充入有限空间内阻止燃烧的灭火方法。气体灭火大多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当系统检测到温
  • 天主教马阿辛教区天主教马阿辛教区 (拉丁语:Dioecesis Maasinensis、他加禄语:Diyosesis ng Maasin、Cebuano:Dyosesis sa Maasin)是菲律宾一个罗马天主教教区,属宿雾总教区。1968年3月23日升为教
  • 菲利普·范·帕里斯菲利普·范·帕里斯 (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
  • 冰巨行星冰巨行星(英语:ice giant、类海行星),是一种主要由比氢和氦更重的气体组成的巨行星,例如氧,碳,氮,和硫。在太阳系里,天王星和海王星均是典型的冰巨行星。它们的质量包括约20%的氢和氦
  • 莫古鲁莫古鲁,是台湾邹族姊妹潭传说的反派角色,性格残暴,也是所有事件的起因,后来受到天神的惩罚。莫古鲁是过去阿里山上数个部落中一个部落的酋长独生子,为人残忍凶暴,经常到处打猎、侵犯或杀害其他部落的族人,因此被称为“阿里山之熊”。当时,阿里山另一个部落酋长有一对漂亮的女儿:阿娃娜、阿娃嘉,她们有一次带着一群女孩在森林东侧唱歌跳舞时,被外出打猎的莫古鲁发现,莫古鲁上前去欺负她们,大多数的女孩都逃走了,只有姊妹俩豪不畏惧得请他离开,还在莫古鲁想要侵犯她们时狠狠打他,最后领着女孩们离开。丢脸的莫古鲁心有不甘,便派人到姊
  • 吉多·阿克林吉多·阿克林(德语:Guido Acklin,1969年11月21日-),瑞士男子雪车运动员。他曾代表瑞士参加1994年、1998年和200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雪车比赛,其中1994年冬季奥运会获得一枚银牌。
  • 绘本奈央绘本奈央(日语:絵本 奈央),是日本漫画家,作品包括《骚乱时节的少女们。》、《即使如此我还是喜欢你》、《乔瑟与虎与鱼群动画版》、《新本格魔法少女莉丝佳》等。
  • 欧登堡的格奥尔格·路德维希欧登堡的格奥尔格·路德维希(德语:Georg Ludwig von Oldenburg,1855年6月27日-1939年11月30日),欧登堡大公彼得二世的次子,母亲是萨克森-阿尔滕堡的伊丽莎白。格奥尔格·路德维希终生未婚,1939年于奥伊廷去世,享年84岁。
  • 福西基福西基(1910年3月25日-2020年8月22日),是日本教师和超级人瑞,住在茨城县下妻市的长寿老人,自白井庄次郎于2020年8月11日去世,他成为日本在世最年长男性,他成为日本在世最年长男性11天后就过世,成为日本在世最年长男性天数最短的纪录。1910年3月25日出生于茨城县。他在初中的时候,他结识了美国传教士宾福尔夫妇,并于1927年成为下妻基督教友谊会的成员。
  • 中世纪大国列表现代意义当中的“大国”(英语:great power)这一术语,只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之后才开始被史料编纂和政治学所使用。在1814年,在提到《肖蒙条约》时,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雷勋爵在他的外交文件中首次用到了这个术语。因此,在中世纪相关的史料中使用这一术语,对于每位作者来说都显得怪异。在前现代时期(pre-modern period)的史料中,更典型的说法是:帝国。格里·辛普森(英语:Gerry Simpson)将“大国”区别分类为:通过“强大势力”(great powers)、帝国或国家来操纵国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