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十日谈
✍ dations ◷ 2025-04-25 09:49:13 #十日谈
《十日谈》(Decameron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作家乔万尼·薄伽丘所著的一本写实主义短篇小说集。1348年繁华的佛罗伦萨发生一场残酷的瘟疫(黑死病),丧钟乱鸣,死了十多万人,在整个欧洲,因此病而死的人多达七千五百万到两亿。隔年薄伽丘以这次瘟疫为背景,执笔写下了《十日谈》,内容是讲述七位女性和三位男性到佛罗伦斯郊外山上的别墅躲避瘟疫,这十位男女就在赏心悦目的园林里住了下来,除了唱歌跳舞之外,大家决定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来渡过酷热的日子,最后合计讲了一百个故事,即《十日谈》的内容。《十日谈》故事来源广泛,取材于历史事件、意大利古罗马时期的《金驴记》、法国中世纪的寓言、东方民间故事(阿拉伯、印度和中国的民间故事,如《一千零一夜》、《马可波罗游记》、《七哲人书》),乃至于宫廷传闻、街谈巷议,兼容并蓄,熔铸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的特点于一炉。这些故事中除了对于现实生活的描写、爱情的称扬、商人的智慧和才干之外,同时对于当时的帝王、贵族、教会等等势力的黑暗面加以揭露讽刺;如《十日谈》的“第三日”更描述了一位猛男马赛多(Masetto)如何以肉体满足了修道院的修女们。也因此《十日谈》完成后薄伽丘备受教会势力的咒骂攻击,这些打击使他一度想烧毁他的著作,幸而好友兼诗人的佩脱拉克(Francesco Petrarch,Francesco Petrarca)加以阻止,也才使得《十日谈》这部杰作得以保存下来。《十日谈》的写实主义文学风格,对后来西方文学发展影响甚大。开启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之先河。意大利文艺理论家弗朗切斯科·德·桑克蒂斯(1817年—1883年)将《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相提并论,称之为《人曲》。后来英国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法国玛格丽特·德·那瓦尔的《七日谈》都是摹仿《十日谈》的作品。《十日谈》有多个汉语全译本,最早是上海莎士比亚研究者方平与王科一共同从英译本转译的全译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约请王永年翻译的全译本是第1个从意大利语原文直译的版本,再来还有南京钱鸿嘉、泰和庠、田青合作的全译本和北京大学意大利语教授肖天佑的全译本(吕同六主编)。王永年、钱鸿嘉、肖天佑的译本都从意大利原文译出。1958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十日谈》的内部书版。方平、王科一译本和王永年译本在台湾有繁体中文版。
相关
- 筋膜炎筋膜炎(英语:Fasciitis)是筋膜的炎症。筋膜是包围肌肉、血管、神经的结缔组织。特别常见的有:
- 人血清白蛋白结构 / ECOD白蛋白(英语:Albumin)又称清蛋白,旧称胉,是属于球状蛋白的一种蛋白质,但并不是球蛋白。在人体内它最重要的作用是维持胶体渗透压。在奶和蛋里也有白蛋白。人体内白蛋白
- 托尔夸托·塔索托尔夸托·塔索(Torquato Tasso,1544年3月11日-1595年4月25日),意大利16世纪诗人。他的作品有《里纳尔多》(1563年)、《阿敏塔》(1573年)、《耶路撒冷的解放》(1581年)等。他的作品对欧
- Si硅(原子量:28.0855(3))共有23个同位素,其中有3个同位素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子实体 (消歧义)子实体(英语:fruiting body)通常是指是高等真菌进行有性生殖的产孢结构,也就是蕈或菇。广义的子实体也可指黏菌与黏细菌(英语:Myxobacteria)用来产生孢子的结构。
- 怀圣寺怀圣寺又称光塔寺、怀圣光塔寺、龙凤寺、礼拜寺等,位于中国广州越秀区光塔路56号,始建于唐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清真寺,甚至是世界最早的清真寺之一。怀圣寺光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 span class=nowrapPrsub2/sub(SOsub4/sub)sub&g硫酸镨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Pr2(SO4)3。它是无嗅的亮绿色晶体。它易吸水,形成五水合物和八水合物。三氧化二镨溶于硫酸,从溶液中可以结晶出八水合硫酸镨。产物可以在有机
- 邻国数量各国邻国列表分别列出各国的陆上邻国与海上邻国的数量与其总和。海上邻国的标准是两国有相邻的领海、毗连区或专属经济海域。
- 立德棒球场坐标:22°37′48″N 120°17′21.6″E / 22.63000°N 120.289333°E / 22.63000; 120.289333高雄市立立德棒球场,简称立德棒球场,原名高雄市棒球场,是位于台湾高雄市前金区的棒
- 虚拟局域网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或简写VLAN, V-LAN)是一种建构于局域网交换技术(LAN Switch)的网络管理的技术,网管人员可以借此透过控制交换机有效分派出入局域网的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