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结构色
✍ dations ◷ 2025-08-08 09:48:02 #结构色
结构色(英语:structural color)是光入射到空间周期与波长相近的物体上时,由光的散射、干涉或衍射作用而产生的颜色。通常见于CD和肥皂泡等物品。结构色,顾名思义,与结构有关的色,即色彩随着物体内部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具体来讲,它是由光的散射、干涉或衍射作用引起的,和色素与染料的光泽有差异。自然界中有很多结构色的例子。其中,蝶类、昆虫的翅膀,贝壳等所形成的彩虹色,是由于生物体内薄膜间的干涉作用导致的结构色。还有一种是由于光的衍射作用导致的结构色,例如蛋白石等宝石的色泽。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的蛋白石具有蛋白色,是装饰性石材,如果它的色彩光泽随观测角度变化(变彩),则是贵重的宝石。目前,研究者利用结构色原理,使用硅粒沉淀法等方法,已经成功合成人造蛋白石。
另外,根据硅粒的大小和排列,可以合成不同颜色的蛋白石。
相关
- 蛔虫科蛔虫科(学名:Ascarididae),亦简化作蛔科,是蛔虫总科之下的一个科。包括有:
- 以太以太(英语:Luminiferous aether、aether 或 ether)或译为光以太,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设想的一种物质,为五元素之一。19世纪的物理学家,认为它是一种曾被假想的电磁波的传播
- 詹姆斯·蒙哥马利·弗拉格詹姆斯·蒙哥马利·弗拉格(英语:James Montgomery Flagg;1877年6月18日-1960年5月27日),是一位美国艺术家和插画家。他从纯粹的绘画工作转变为卡通画家,但却以他绘制的政治海报而闻
- 林惠民林惠民(1947年11月13日-)是一位中国计算机科学家,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家,长期从事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语义学及形式化方法的研究。1947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82年毕业于福州大学计算机
- 周志炎周志炎(1933年1月11日-),中国古植物学家。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海宁。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61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
- 甘草次酸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或glycyrrhetic acid,也叫Enoxolone)是一种五环三萜物质,由草药光果甘草的甘草酸水解得到故而得名。甘草次酸可以看作是β-香树脂醇(齐墩果烷型)的衍
- span class=nowrapTmsub2/sub(SOsub4/sub)sub&g硫酸铥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Tm2(SO4)3。用硫酸溶解氧化铥,可以得到硫酸铥。
- 罗德尼·巴克斯特罗德尼·詹姆斯·巴克斯特,FRS FAA(英语:Rodney James Baxter,1940年2月8日-),出生于英国伦敦,澳大利亚物理学家,研究领域为统计力学。
- 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英语:North Pacific Fisheries Commission,NPFC),是以条约设立之政府间国际组织,亦为区域渔业管理组织 (regional fisherie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RFMO)
- 加拿大公司加拿大公司是英国一家大型的特许私营土地开发公司,于1825年7月27日由英国议会批准成立,旨在协助接管上加拿大。加拿大公司通过提供更好的船只、更低的船费、各种工具以及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