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氏带

✍ dations ◷ 2024-07-05 05:52:39 #凯氏带
凯氏带(英语:Casparian strip)是高等植物内皮层细胞径向壁和横向壁的木栓化和木质化的带状增厚部分,主要功能是阻止水分向组织渗透,控制着皮层和维管束之间的物质运输。其宽度随不同种植物而有较大的差异。最初由德国植物学家罗伯·凯斯伯里 (Robert Caspary,1818年–1887年) 于1865年发现其为细胞壁的构造,即以他命名。凯氏带见于初生根的内皮层,而在茎、叶等气生器官中是否存在则仍有争议。凯氏带在植物根部水与无机养分的运输中,主要影响质体外运输途径,亦即水与无机养分经由表皮、外皮层及皮层细胞之细胞壁间质传递运输。水与无机养分来到内皮层细胞时,因凯氏带之不透水性质而转由内皮细胞之细胞膜间质传递,最终进入中柱内的木质部细胞。植物在夜间主动耗能运输行为停止时,可借由凯氏带之不透水性质将无机养分留在内皮层以内,而不至于因浓度梯度的扩散作用使养份散失。

相关

  • 缬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英语:Valganciclovir),是一款抗病毒药物,用以治疗因艾滋病或器官移植造成巨细胞病毒感染,代表性的药品品名为 Valcyte 。本品只能压制感染,无法治愈,需长期使用。此药是
  • 百度文库百度文库是百度于2009年11月12日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当时称为“百度知道文档分享平台”。12月8日,百度知道文档分享更名为“百度文库”,并且升级了部分功能。百度
  • 淀粉样物质淀粉样物质(英语:amyloid)是一种不可溶的纤维性蛋白质,“淀粉样物质”,港澳台称为“类淀粉蛋白”。在器官中不正常的堆积,会造成类淀粉沉积症(amyloidosis)。在许多神经性疾病,如阿兹
  • 台湾新生报《台湾新生报》,简称《新生报》,是在台湾发行的一份全国性报纸,其前身是台湾日治时期由台湾总督府控制的《台湾新报》。1895年6月17日,日本人田川氏(确实姓名不详)于台北创办《台
  • 消化器官消化系统(英语:digestive system)是多细胞生物用以进食、消化食物、获取能量和营养、排遗剩余废物的一组器官,其主要功能为摄食、消化、吸收、同化和排遗。其中有关排遗的部分,也
  • 斑痣性错构瘤病斑痣性错构瘤病(Phakomatoses)又称为神经皮肤综合征(neurocutaneous syndromes)是一类涉及到皮肤和眼睛的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遗传病。发生斑痣性错构瘤病的组织在胚胎时期都起源
  • 脊髓性肌萎缩症脊髓性肌肉萎缩症(英语:Spinal muscular atrophy,简写为SMA),是一种遗传性神经疾病。它会造成运动神经元退化、肌肉萎缩,肌肉无力,最终造成死亡。控制肌肉的运动神经里的某种蛋白质
  • 生理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卫生资讯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学信息学,或称卫生信息学或医学资讯
  • 肌膜疼痛症候群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英语:Myofascial pain syndrome,简称MPS)是一类病症,主要呈现为肌肉之慢性疼痛。在一些病例上疼痛甚为剧烈。其与骨骼肌上之激痛点(Trigger points)有关;激痛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