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脸针尾鸭

✍ dations ◷ 2025-02-24 04:23:05 #IUCN无危物种,鸭属,南美洲鸟类,加勒比海鸟类,卡尔·林奈命名的生物分类

3种,详见内文

白脸针尾鸭(学名:)又名巴哈马针尾鸭,是一种钻水鸭,最早由瑞典生物学家卡尔·林奈于1758年在其著作《自然系统第十版》中描述发表。

白脸针尾鸭体长为38-51公分,身体与头顶为棕色,与脸部与喉部的白色呈鲜明对比是其特征。喙的基部是红色,其他部分则为灰色。雌雄鸭外表差异不大。因其特征明显,不易与其分布范围内的其他种鸭混淆。

白脸针尾鸭共有三个亚种:

白脸针尾鸭一般被认为与赤嘴鸭(英语:Red-billed teal)关系密切,有人将两者从鸭属中另独立成一属。2009年一项分子系统发生学研究以线粒体DNA序列分析鸭科各物种的亲缘关系,发现在鸭属中,白脸针尾鸭是尖尾鸭、赤嘴鸭(英语:Red-billed teal)与黄嘴针尾鸭的姊妹群。

白脸针尾鸭分布于加勒比海岛屿、加拉巴哥群岛与南美洲,通常栖息于咸淡水湖(盐度介于海水与淡水间的水域)、河口湿地与红树林沼泽中,在近水草丛中筑巢。全年均可繁殖,一年可产5至12颗蛋,小鸭孵出所需天数尚未确定,但被认为与尖尾鸭相似,为22至24天。孵化后45至60天小鸭长出飞羽。只有雌鸭参与孵蛋与照护幼鸭的工作。白脸针尾鸭的天敌甚多,除了被人类猎捕外,老鼠、狗、笑鸥、黄顶夜鹭与蓝色陆地蟹(英语:Cardisoma Guanhumi)都会攻击其巢穴,其幼鸭甚至有被美洲牛蛙捕食的纪录。

白脸针尾鸭受养鸟人士欢迎,是一种常被饲养的水鸟。有些被饲养的个体逃脱后已在欧洲形成半野生的族群。养鸟界已培育出一种称为巴哈马银针尾鸭(Silver Bahama pintail)的白化变种。

相关

  • 大陆洲,或大洲,指地球上的大块陆地地区,人类将现今的地球分为亚洲(全称亚细亚洲)、欧洲(全称欧罗巴洲)、非洲(全称阿非利加洲)、大洋洲、北美洲(全称北亚美利加洲)、南美洲 (全称南亚美利加
  • 大棱镜泉大棱镜温泉(The Grand Prismatic Spring),又称大虹彩温泉,位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经纬坐标44.524569, -110.837975处,直径约100米,是美国最大,世界第三大的温泉。它宽约75至91米,49米
  • 兄弟兄弟,是有相同父亲,或母亲的男性同辈,指的是兄长与弟弟,如果是同一个祖父或祖母、或曾祖以上血缘者,称为堂兄弟或表兄弟。虽然兄弟这个术语通常指的是血缘关系中的同辈,但有时对于
  • 乌禾尔龙乌禾尔龙(学名:Wellnhoferia grandis)是一属史前鸟类,是始祖鸟的近亲。它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德国。若乌禾尔龙像始祖鸟,它会有一条短尾巴,而第四趾比始祖鸟较短。波兰弗罗茨瓦夫大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极点以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极点列表。
  • 第二十二初创军团第二十二初创军团(英语:Legio XXII Primigenia)古罗马军队建制名称。由罗马帝国君主卡利古拉于公元39年建立并存在至3世纪后期。该军团曾参加达契亚战争等一系列相关军事活动,具
  • 兔儿爷兔儿爷是老北京民间的传统玩具,最早源于明末的祭月泥偶,到了清代,逐渐转变成了儿童的玩具。一般认为,兔儿爷的形象源自月中的玉兔,一个流传较广的传说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年,北京城
  • 马齐马齐(满语:ᠮᠠᠴᡳ,穆麟德:,太清:;1652年-1739年),字秀水,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清初重臣米思翰之子,荫生出身,清朝政治人物。康熙八年初任工部员外郎,历任山西巡抚、左都御史、兵部尚书、户
  • 图像素养图像素养又称图像识读能力,也有翻译为视觉素养一词,源自英文的Visual Literacy,指个人对视觉影像的理解及运用能力,特别是对艺术品、电视及电影,拥有分析及鉴赏的能力。如同文字
  • 美国陆军第442步兵团第442步兵战斗团(英语:442nd Regimental Combat Team),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陆军一个几乎由第二代日裔美国人(英语:Nisei)组成的团级作战单位,士兵主要由在美国出生的日裔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