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人名

✍ dations ◷ 2025-09-13 11:48:10 #各文化人名,匈牙利文化

匈牙利人名一般由姓氏和名字两部分组成,有时也有第二名。匈牙利人姓名的排列同欧洲其他一些国家的习惯相反,采用“东方姓名顺序”,姓氏在前,名字在后:3923。匈牙利语是欧洲仅有的几种使用东方姓名顺序的语言之一。

由于匈牙利在历史上曾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日耳曼人又是匈牙利的少数民族之一,因此匈牙利人名中有一定数量的德语人名:3924。

许多匈牙利语姓氏与职业有关,如“绍博”(Szabó,“裁缝”)、“科瓦奇”(Kovács,“铁匠”)、“豪拉斯”(Halász,“渔夫”)。另一些常见姓氏则多表示来自于马札儿人以外的其他民族,如“内梅特”(Németh,“德国人”)、“霍瓦特”(Horvát,“克罗地亚人”)、“托特”(Tóth,“斯洛伐克人”的古称)、“欧拉”(Oláh,“瓦拉几亚人”的古称)、“伦杰尔”(Lengyel,“波兰人”)。

下表为2011年统计得到的匈牙利常见姓氏前20,全国有21%的人使用这20个姓氏。

与许多文化一样,匈牙利人取名常与宗教和国家历史有关,会使用一些圣徒和国王的名字。

按照法律,在匈牙利出生的公民只能拥有一或两个名字。匈牙利人一般只取一个名字;不过使用第二名的情况正变得越来越多。拥有第二名的人往往会选择使用两个名字中的一个。

如匈牙利第三共和国第4任总理欧尔班·维克托·米哈伊,姓“欧尔班”,第一名“维克托”,第二名“米哈伊”,一般使用第一名,称“欧尔班·维克托”。(然而在一些语言如英语中,会将匈牙利人名调转写成先名再姓的形式,如“欧尔班·维克托·米哈伊”会改写成“维克托·米哈伊·欧尔班。因此他们会把第二名看成中间名。)

在受洗时,小孩可以得到一个洗礼名,尤其是当本名中没有圣徒名字、缺乏主保圣人时。在接受坚振礼时,会再得到一个名字,但是并不使用。洗礼名和坚振礼名都只有宗教意义,并非正式名字的一部分。

在18世纪之前,贵族女性在婚后会保留自己的名字,子女继承父亲的姓氏。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匈牙利全境后,带来了西欧的风俗,妇女们开始使用丈夫的名字。女子婚后全部改用丈夫姓名,在丈夫名字的词尾加后缀“妮”(-ne),即“夫人”的意思。这是传统也是法律规定。1950年代后,匈牙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大力提倡男女平等。自此,女性可以选择使用婚前的名字,也可用使用夫名。

现在,女性婚后的名字可以在七种形式中选择,下面以嫁给了裴多菲·山陀尔的森德赖伊·尤利娅为例:

按照法律,男性在婚后同样可以改姓,可以使用上述七种方法中的后三种:裴多菲·山陀尔、森德赖伊·山陀尔、裴多菲-森德赖伊·山陀尔或森德赖伊-裴多菲·山陀尔。

但是夫妻双方不得交换姓氏,亦不可一个使用“裴多菲-森德赖伊”,一个使用“森德赖伊-裴多菲”(可以一人用双姓,一人保留原单姓)。双方要在结婚时公布婚后的名字。

传统上,女性在婚后要改从夫名,原名不再是正式名称的一部分,但原名仍然是婚后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名字。妇女自我介绍时多用“裴多菲·尤利娅”或“裴多菲妮·尤利娅”的形式,而非正式名称“裴多菲·山陀尔妮”。他人介绍时则会称为“裴多菲·山陀尔妮,尤利娅阿姨”。

父母可以在双方婚后的姓氏中选择一个作为小孩的姓氏,亦可选择两个组成带连字符的双姓,但不得超过两个,且所有子女的姓氏须相同。

小孩的名字亦不得超过两个。父母可以从一份包含上千个名字的官方表单中进行选择。父母如果想使用表单上没有的名字,则要提出申请,匈牙利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会根据是否含有贬义、是否易于拼写和识读、是否易于区分性别等原则做出决定。批准同意的名字会进入表单。少数民族或外籍人士子女的命名有各自专门的规定。

更多具体说明参见匈牙利语译音表。

相关

  • 声带囊肿声带囊肿(Vocal fold cysts)是膜质声带的良性肿块。这些囊肿是通常为黄色或白色的封闭的囊状结构。他们通常单方面的在声带的中间边缘处之中点形成。然而,它们也可以在声带的头
  •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重定向至:
  • 原始大气地球大气层,又称大气圈,因重力关系而围绕着地球的一层混合气体,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圈没有确切的上界,在离地表2000-16000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气体和基本
  • 任纪舜任纪舜(1935年2月6日-),中国地质学家。出生于陕西华阴。195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世界地质图委员会(CGMW)副
  • 首位城市首位城市(英语:primate city)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中,规模最大且不成比例地大于其他城市的城市。这一概念于1939年由地理学家马克·杰佛森(M.Jefferson)在《城市首位
  • 沃尔特·李普曼沃尔特·李普曼(英语:Walter Lippmann 1889年9月23日-1974年12月14日),美国作家、记者、政治评论家,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代表作《公众舆论/舆论学》(Public Opinion)
  • 且兰且兰,战国时期至汉初古国。在今之四川省南部、贵州省西部及滇桂黔边一带以濮系民族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夜郎国境内的小国。在今贵州省都匀市、福泉市、黄平县、贵定县
  • 亚历山德拉·埃尔巴金亚历山德拉·阿萨诺芙娜·埃尔巴金(俄语:Алекса́ндра Аса́новна Элбакя́н;1988年11月6日-)是一位哈萨克斯坦籍研究生、 计算机程序员以及Sci-Hub的
  • 台北市 (州辖市) */?)是台湾日治中后期(1920年-1945年)存在之行政区,也是当时台湾的首府,隶属于台北州;为台北州州治、以及台湾日治时期最高统治机关台湾总督府的所在地,因而有“岛都”的称号,与被
  • 奥诺拉·奥尼尔奥诺拉·希薇亚·奥尼尔,班加夫男爵夫人奥尼尔(英语:Onora Sylvia O'Neill, Baroness O'Neill of Bengarve,1941年8月23日-),英国哲学家,上议院中立议员。奥尼尔的父亲是唐·道格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