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时分见

✍ dations ◷ 2025-10-25 12:31:19 #黎明时分见

黎明时分见,是一句汉语成语,形容人们在清晨黎明时分看到某种景象或物体。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在早晨时刻看到某个特定的景象,通常与美景、壮丽的景色有关。它不仅在语言中被广泛应用,也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诗歌中,具有浓郁的文学意境。

1. 来源: 成语“黎明时分见”来源于《诗经·秦风·蒹葭》:“黎明其之晖兮,晨兴以写兮。”诗中“黎明”指清晨,意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而“晖兮”则形容清晨的阳光明亮、温暖。因此,“黎明时分见”意指在清晨的时候看到某种景象或物体。

2. 含义: 成语“黎明时分见”通常用来形容在清晨时刻看到某个特定的景象或物体,如黎明时分见到初升的太阳、露水、晨曦等。这些景象往往具有美好、清新、壮丽的特点,令人心旷神怡,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1. 《红楼梦》: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经常使用“黎明时分见”来描绘清晨的景色,如“黎明时分见斗斛映鸡鸣”、“黎明时分见烟雨翠娥轻”等,为作品增添了诗情画意的意境。

  2. 诗歌: 许多古代诗人也常用“黎明时分见”来描绘清晨的景色,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黎明时分见云霞,霞光照亮江水,景色壮美。”

“黎明时分见”不仅是一种生活化的表达方式,也常常被用于文学作品中,营造出美好的诗情画意。在文学作品中,黎明时分往往是一个富有情感的时刻,人们在这个时刻往往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也能够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黎明时分见”作为一句成语,不仅在语言中被广泛应用,也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诗歌中,具有浓郁的文学意境。它不仅可以形容清晨的美好景色,也寄寓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珍惜黎明时分的每一个美好瞬间,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相关

  • 费曼图费曼图(英语:Feynman diagram)是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在处理量子场论时提出的一种形象化的方法,描述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直观地表示粒子散射、反应和转化等过程。使用费曼
  • 赫士赫士(Watson McMillen Hayes,1857年11月23日-1944年),是一位美国在华传教士和教育家。赫士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默瑟县,毕业于阿勒格尼学院。1882年8月15日按立牧师,同年受美北长
  • 外周血外周血是指不包括骨髓的血液,医学临床上会把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释放到血液中,再从这些血液中分离,得到造血干细胞,这个过程中得到的干细胞被称为周边血干细胞 ,在二十一世纪初人
  • 萨伏依公国萨伏依公国(法语:Duché de Savoie、意大利语:Ducato di Savoia)是1416年至1713年间曾经存在于西欧的独立公国,由萨伏依家族统治,领土包括今日意大利西北部和法国的东南部的部分地
  • 男神 (歌曲)《G.U.Y.》 ("Girl Under You"的缩写)是美国女歌手嘎嘎小姐在专辑《ARTPOP》中的第三支单曲。歌曲由嘎嘎小姐和Zedd合写、制作。歌曲于2014年3月28日在电台正式发行。歌曲为电
  • 宓汝成宓汝成(1924年1月27日-2015年2月2日),别名夷贞,浙江慈溪人,中国当代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他是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知名学者,主要从事中国近代铁路史与外债史的
  • 磷酸氢铈(IV)磷酸氢铈(IV)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简称CeP,化学式为Ce(HPO4)2。将四水合硫酸铈溶解在10 mol/L的磷酸溶液中,在搅拌和沸腾温度下长时间反应,过滤并洗涤至pH为4左右,在五氧化二磷上干
  • 阿森·阿瓦科夫阿森·阿瓦科夫(乌克兰语:Арсен Борисович Аваков,1964年1月2日-),乌克兰政治人物,2014年2月至今,担任乌克兰内务部部长。1964年,阿森·阿瓦科夫生于前苏联阿塞
  • 巴拿马市海滩 (佛罗里达州)巴拿马市海滩(英语:Panama City Beach),是美国佛罗里达州下属的一座城市。建立于1977年。面积约为18.2平方公里(约合7平方英里)。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市有人口12,018人。论人
  • 东协汽车东盟汽车(Asean Car),也称东盟车,东盟汽车,最早由马来西亚第四任首相马哈迪·莫哈末(Mahathir Mohamad)提出打造“东协汽车(Asean Car)”的构想,并由在1980年代领军创立宝腾Proton汽车公司,希望借由创设国家级的汽车公司,生产并外销汽车到东南亚及其他地区,但未成功。汽车工业的成立是带动国家发展与数千个相关行业的兴起,也等于生产业现代化,并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东协内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除此之外,马来西亚与日本的长期合作,使马来西亚拥有技术和实力进行自制汽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