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dations ◷ 2025-04-26 23:15:39 #影像制式,影片和电影技术,媒体,电视,视讯

视频(英语:video, videogram;法语:vidéogramme)是泛指将一系列的静态影像以电信号方式加以捕捉、纪录、处理、存储、发送与重现的各种技术。

影音技术最早是从阴极射线管的电视系统的创建而发展起来的,但是之后新的显示技术的发明,使影音技术所包括的范畴更大。基于电视的标准和基于电脑的标准,被试图从两个不同的面向来发展视频技术。现在得益于计算机性能的提升,并且伴随着数字电视的播出和记录,这两个领域又有了新的交叉和集中。

电脑现在能显示电视频号,能显示基于电影标准的影音文件和流媒体,和快到暮年的电视系统相比,电脑伴随着其运算速度的提高、存储容量的提高和宽带的逐渐普及,通用的电脑具备了采集、存储、编辑和发送电视、影音文件的能力。

“Video”这个术语是来源于拉丁语的“我能看见”,通常指不同种类的活动画面:数字图像格式,包括:DVD、Quicktime、MP4和模拟信号磁带等,其中包括VHS磁带和Beta带。视频可以通过不同的介质来记录和传播:包括基于“磁”技术的磁带,磁带通常在拍摄PAL和NTSC制式的模拟摄像机上使用。而使用数字摄像机的时候,除了使用磁带,我们也使用硬盘和闪存卡等其他的载体。视频文件的质量,通常决定于采集的方式和存储的方式,数字电视画面的质量比过往模拟电视高出不少,并逐渐成为电视广播的新标准。3维视频,于20世纪后期才出现,使用6个或者8个摄录机,实时的测量出拍摄主体的情况,并记录成3维格式,这种技术已经在MPEG-4标准的16章节(Animation Framework eXtension (AFX))规定下来。

在不同的国家,视频(Video)这个词有不同的意义,在英国、澳大利亚、挪威、芬兰、匈牙利和新西兰,一词通常非正式的指涉录影机与录像带。其意义可由文章前后文来判断。

Frame rate中文常译为“画面更新率”或“帧率”,是指影音格式每秒钟播放的静态画面数量。典型的画面更新率由早期的每秒6或8张(frame per second,简称fps),至现今的每秒120张不等。PAL(欧洲,亚洲,澳洲等地的电视广播格式)与SECAM(法国,俄国,部分非洲等地的电视广播格式)规定其更新率为25fps,而NTSC(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的电视广播格式)则规定其更新率为29.97 fps。电影胶卷则是以稍慢的24fps在拍摄,这使得各国电视广播在播映电影时需要一些复杂的转换手续(参考Telecine转换)。要达成最基本的视觉暂留效果大约需要10fps的速度。

视频可能以交错扫描或循序扫描来发送。交错扫描是早年广播技术不发达,带宽甚低时用来改善画质的方法。(其技术细节请参见其主条目)。NTSC, PAL与SECAM皆为交错扫描格式。在视频分辨率的简写当中经常以来代表交错扫描。例如PAL格式的分辨率经常被写为,其中代表水平扫描线数量,代表交错扫描,代表每秒50个(一半的画面扫描线)。

在循序扫描系统当中,每次画面更新时都会刷新所有的扫描线。此法较消耗带宽但是画面的闪烁与扭曲则可以减少。

为了将原本为交错扫描的影音格式(如DVD或模拟电视广播)转换为循序扫描显示设备(如LCD电视,等离子电视等)可以接受的格式,许多显示设备或播放装都具备有去交错的程序。但是由于交错信号本身特性的限制,去交错并无法达到与原本就是循序扫描的画面同等的质量。

长宽比(Aspect ratio)是用来描述影音画面与画面元素的比例。传统的电视屏幕长宽比为4:3(1.33:1)。HDTV的长宽比为16:9(1.78:1)。而35mm胶卷底片的长宽比约为1.37:1。

虽然电脑屏幕上的像素大多为正方形,但是数字视频的像素通常并非如此。例如使用于PAL及NTSC信号的数字保存格式CCIR 601,以及其相对应的非等方宽屏幕格式。因此以720x480像素记录的NTSC规格DV影像可能因为是比较“瘦”的像素格式而在放映时成为长宽比4:3的画面,或反之由于像素格式较“胖”而变成16:9的画面。

色彩空间(Color Space)或色彩模型(Color model)规定了视频当中色彩的描述方式。例如NTSC电视使用了YIQ模型,而PAL使用了YUV模型,SECAM使用了YDbDr模型。

在数字视频当中,像素数据量(bits per pixel,简写为bpp)代表了每个像素当中可以显示多少种不同颜色的能力。由于带宽有限,所以设计者经常借由色度抽样之类的技术来降低bpp的需求量。(例如4:4:4, 4:2:2, 4:2:0)。

画面质量(或译为“画质”,“影像质量”)可以利用客观的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 PSNR)来量化,或借由专家的观察来进行主观画面质量的评量。

对一套视频处理系统(例如压缩算法或传输系统),典型的主观画质评量通常包含下列几个步骤:

在ITU-T建议书BT.500当中描述了许多种进行主观画质评量的方法。其中一种标准化的作法是(Double Stimulus Impairment Scale)。在DSIS评量中,评估者会先观看一段未处理过的视频片段,再观看处理过的视频片段。最后再针对处理过的视频片段做出评价,从“与原始影像分不出差异”到“与原始影像相比严重劣化”。

(又称)是一种表现视频流中所含有的信息量的方法。其数量单位为bit/s(每秒间所发送的比特数量,又写为bps)或者Mbit/s(每秒间所发送的百万比特数量,又写为Mbps)。较高的比特传输率将可容纳更高的视频质量。例如DVD格式的视频(典型比特传输率为5Mbps)的画质高于VCD格式的视频(典型比特传输率为1Mbps)。HDTV格式拥有更高的(约20Mbps)比特传输率,也因此比DVD有更高的画质。

可变比特率(Variable bit rate,简写为VBR)是一种追求视频质量提升并同时降低比特传输率的手段。采用VBR编码的视频在大动态或复杂的画面时段会自动以较高的速率来记录影像,而在静止或简单的画面时段则降低速率。这样可以在保证画面质量恒定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传输率。但对于发送带宽固定,需要即时发送并且没有暂存手段的视频流来说,固定码率(Constant bit rate,CBR)比VBR更为适合。视频会议系统即为一例。

“立体影音”('Stereoscopic video

相关

  • 角频率物理学(特别是力学和电子工程)中,角频率ω有时也叫做角速率、角速度标量,是对旋转快慢的度量,它是角速度矢量
  • 国际先驱论坛报《纽约时报国际版》(英语:New York Times International Edition),原名《国际先驱论坛报》(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国际纽约时报》(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是《纽
  • 辣妞征集《辣妞征集》是2015年Netflix发行的一个纪录片,主要讲述若干18岁和19岁色情演员的生活。该片也在2015年圣丹斯电影节上放映。
  • 巴西—美国棉花争端案巴西—美国棉花争端案(WTO标准简称是United States — Subsidies on Upland Cotton,案件编号:DS267)是巴西在世界贸易组织起诉美国非法棉花补贴并获得胜诉的案件。WTO上诉机构裁
  • 五十K五十K是一种扑克玩法,起源自浙江温岭,之后流行于中国各地成为常见扑克游戏之一。其特点在于以五、十、K三张牌同时出示为最大。除非有“炸”(四张一样的牌同出)。三张牌一个花色
  • 周秉华周秉华(1946年7月4日-),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天津,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周恩来的侄子。周秉华的父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的三弟周恩寿。在6个孩子中排行第4位,另外5个兄弟
  • 爱德华·艾伯尔爱德华·华尔特·艾伯尔(英文:Edward Walter Eberle,1864年8月17日-1929年7月6日)海军上将,美国第三任海军作战部长。艾伯尔出生于德州丹顿市,父母为约瑟夫与玛丽·艾伯尔。艾伯尔
  •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Victor G. Dodig(英语:Victor G. Dodig)(董事长及执行长)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英文: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 法文: Banque Canadienne Impériale de Commerce ),简称CIBC,
  • 亮菌 Bull., (1798) sensu Quelét, (1948) Morgan, (1883) DC., (1815) Scop., (1772) (Scop.) Rea & Ramsb., (1917) (DC.) Herink, (1973) (Scop.) Singer sensu Kü
  • 梅泉野录《梅泉野录》(朝鲜语:매천야록)是一部编年体野史,记载1864年到1910年这47年间李氏朝鲜的历史,以汉文笔记形式撰写,作者为黄玹,书名取自其雅号梅泉。全书有7册、6卷(第一卷分上、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