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邻苯二酚
✍ dations ◷ 2025-02-23 06:56:41 #邻苯二酚
邻苯二酚(化学式:C6H4(OH)2),也称儿茶酚(英文:catechol)、焦性儿茶酚、焦儿茶酚(英文:pyrocatechol),是苯的两个邻位氢被羟基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无色或白色晶体,可燃,可以升华,其固体或溶液露置于空气中时,会逐渐氧化变为棕褐色。可溶于水、乙醚、苯、氯仿,易溶于氢氧化物和吡啶中。有一定的毒性,中毒症状与苯酚的中毒症状类似,为呼吸道刺激、血压升高、体温不稳定等。最早由干馏儿茶素或儿茶酸(3,4-二羟基苯甲酸)得到,故名“儿茶酚”。它多数以衍生物存在于自然界中。工业上通过苯酚与过氧化氢(见下)反应,邻二氯苯的水解,邻氯苯酚在碱性介质中水解,或邻羟基苯磺酸钠的碱熔来制取邻苯二酚。其年产量约为20000吨,大多数用作制取杀虫剂、香料、香精和医药的原料。也用作有机合成试剂。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过氧化氢与水杨醛发生Dakin反应制备邻苯二酚。邻苯二酚与三氯化磷、三氯氧磷、光气或硫酰氯反应时,可以发生缩合生成环酯,通式如下:邻苯二酚与氯化铁作用显绿色,碱性溶液与Fe(III)作用生成红色的3−。与乙酸铅生成不溶沉淀。它具还原性,可以和银氨溶液和斐林试剂作用,加入氧化剂(如硝酸铈铵)时,会被氧化为邻苯醌。
相关
- 脑内出血颅内出血(ICH)是头部颅骨内出血。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血液或血块压迫到脑神经造成脑神经坏死。颅内出血包含:脑室内出血(英语:intraventricular bleed)和脑实质性出血(英语:intraparenc
- 骨桥蛋白n/an/an/an/an/an/an/an/an/an/a结构 / ECOD骨桥蛋白(英语:Osteopontin,缩写OPN)也被称为骨涎蛋白I(BSP-1或BNSP),早期T淋巴细胞激活因子(ETA-1),分泌磷蛋白1(SPP1)和抗立克次体(Ric),是
- 城市径流城市径流(Urban runoff),是城市化造成雨水的地表径流。这种径流是世界许多城市化地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道路、停车场和人行道等不透水表面是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建设形成的。在暴
- 磅湛省磅湛省(高棉语:ខេត្តកំពង់ចាម,罗马化:Khêt Kampong Cham,高棉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
- 古希腊文古希腊语(古希腊语:Ἑλληνικὴ γλῶττα) 指代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6世纪所有以口头及书面为载体的古希腊语族的方言,时间上包括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古风时期,公元
- 多重宗教身份认同多重宗教身份认同提出一个人可同时属于多个宗教传统的概念。或许有些区域如亚洲早视此为正常现象,但不少宗教学者已开始讨论在不同宗教传统中,如华人民间信仰、犹太教、基督教
- 语言列表本表是以现代标准汉语拼音或注音首字母排列的所有语言的列表,收录了目前世界现存语言超过6900种语言(其中汉语可视为“汉语族”或是一种语言,但部分汉语方言仍在列表中)。
- 作通格语言作通型配列(Ergative–absolutive alignment),也称为作通格配列、施通格配列、作格配列、施格配列或能格配列,是一类配列方式,即在句法或形态上,将不及物动词的单一变元和及物动词
- 九州大学九州大学(日语:九州大学/きゅうしゅうだいがく Kyūshū daigaku;英语译名:Kyushu University),简称九大(きゅうだい),是日本一所本部位于福冈县福冈市西区元冈的国立研究型综合大学
- 莫扎拉布语莫扎拉布语(Mozarabic)是指罗曼语言在伊比利亚半岛发展早期,在穆斯林统治地区(安达卢斯)所讲的一种方言连续体。它源自后期拉丁语及5-8世纪间在伊比利亚半岛出现的早期罗曼方言,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