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届苏共中央主席团

✍ dations ◷ 2025-08-24 19:13:32 #第22届苏共中央主席团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属党政要员,是苏联事实上的统治阶级。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从1955至1964年担任主席团主席,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继任后一直任职到1982年。主席团会议期间,只有主席团正式成员可以投票,候补成员不能。绝大多数正式成员之前都曾是候补成员,但也有部分例外。第22届苏共中央主席团由23人组成,其中14名正式成员,九名候补成员,一名候补成员任职期间晋升正式成员,没有任何成员在任上去世。

据苏联专家梅尔·费恩索德和杰里·霍夫(Jerry F. Hough)记载,本届中央委员会主席团经1961年10月17至31日的第22次党代表大会全体一致选出。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勃列日涅夫本是第二书记弗罗尔·罗曼诺维奇·科兹洛夫的替补人选,但实际上却成为负责工业的第三书记。1963年,勃列日涅夫接手科兹洛夫的书记处职责,成为事实上的第二书记。1963年,西方记者询问赫鲁晓夫谁将继任他的位置,赫鲁晓夫直载了当地回答“勃列日涅夫”。经过旷日持久的权力斗争,赫鲁晓夫被赶下台,勃列日涅夫、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尼古拉·维克托罗维奇·波德戈尔内、米哈伊尔·安德列耶维奇·苏斯洛夫、和安德烈·帕夫洛维奇·基里连科共同组建集体领导。

三人在赫鲁晓夫下台后的几个月里入选主席团,分别是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党和国家监察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谢列平,乌克兰共产党第一书记彼得·叶菲莫维奇·谢列斯特,以及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基里尔·特罗菲莫维奇·马祖罗夫。勃列日涅夫虽然是苏共中央总书记,但他在主席团并未掌握绝对多数支持,柯西金和波德戈尔内虽然很少在政策上抱持同等立场,但每次出现这种情况时勃列日涅夫就沦为少数。主席团中坚持支持他的只有三到四票,分别是基里连科、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谢列平、德米特里·斯捷潘诺维奇·波利扬斯基和经常改变立场的苏斯洛夫。勃列日涅夫属保守派,柯西金是温和改革派,两人政见经常相左。柯西金从1964年起担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但在发起1965年苏联经济改革后逐渐失去主席团中的大部分权力和影响力。

主席团成员及候补成员名单来源如下:

相关

  • 反复性风湿症反复性风湿症(英语:Palindromic Rheumatism;PR)是一种综合征,典型症状为“反复发生”且会“自己消退”的“关节”和“关节周边”的发炎反应,即关节炎或是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发炎(风湿
  • 耶利哥耶利哥或耶律哥(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
  • 毛卷云毛卷云(学名:Cirrus fibratus,缩写: Ci fib ),是卷云的一种。毛卷云的外观类似直线或不规则的白色丝线,形态纤细,末端不呈钩状或簇状。在大多数情况下,毛卷云的“云丝”互不重叠。
  • 罗伯特·卡恩斯罗伯特·威廉·卡恩斯(英语:Robert William Kearns, 1927年3月10日-2005年2月9日)是一位美国独立发明家。他发明了间歇式挡风玻璃雨刷 系统,自1969年至今使用于大多数的汽车上。1
  • 本乡功次郎本乡功次郎(日语:ほんごう こうじろう,1938年2月15日-2013年2月14日),生于日本冈山县,日本演员。
  •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伊朗相关决议列表否决权 · 行使否决权(英语:List of vetoed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s)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有关伊朗的决议至今共有14项,其中3项决议与苏联军事占领伊朗帝国有
  • 阿方索·卡诺吉列尔莫·莱昂·萨恩斯·巴尔加斯(西班牙语:Guillermo León Sáenz Vargas,1948年7月22日-2011年11月4日),化名阿方索·卡诺(Alfonso Cano),是哥伦比亚马克思主义叛军哥伦比亚革命
  • 糸山真与糸山真与(いとやま まよ,1991年11月1日-),日本女子花样游泳运动员。茨城县出生,毕业于土浦第3中学校及圣德大学付属圣德高校,现就读于日本体育大学。2010年,与队友参加广州亚运会花
  • 古子成古子成(英语:Zicheng Gu,2001年4月17日-),中国大陆男演员,出生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2019级,现为春风画面旗下演员。
  • 12.7×99mm NATO12.7×99毫米口径北约弹(英语:12.7×99mm NATO cartridge),又称.50口径勃朗宁机枪弹(英语:.50 Browning Machine Gun,简称.50 BMG),是1910年代后期特别为1921年生产的勃朗宁M2重机枪发展出来的弹药,是由.30-06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子弹为基础加码放大而来,1921年正式服役。.50 BMG弹种繁多,包含全金属被甲弹、曳光弹、穿甲弹、燃烧弹等。使用于机枪时须用金属弹链。.50 BMG用于长射程反器材步枪,.50口径机枪以及小部分的超大威力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