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月14日日食

✍ dations ◷ 2025-08-22 11:54:32 #1964年1月14日日食

1964年1月14日日食是一次日偏食,发生于1964年1月14日(东半球大多为1月15日)。新月当天(即朔日),地球上观测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离极小,此时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点附近,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线,则会出现日食。由于月球偏北或偏南,本影及伪本影从地球以北或以南经过而未接触地表,只有半影覆盖了地球北端或南端部分区域,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偏食月球偏南,出现在南极洲的绝大部分、南美洲南端及周边部分地区。

通常每年有2次日食,而1964年共有4次,全都是日偏食。本次日食是其中第一次。

本次日偏食可在南极洲除靠近南非的海岸附近极小区域以外的绝大部分,及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南端、巴塔哥尼亚南部、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看到。其中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的南美洲部分在1月14日看到日食,以西的澳大利亚部分在1月15日看到日食。而南极洲无确定时区,或在1月14日,或在1月15日,部分处于极昼的地区日食从1月14日深夜持续到1月15日凌晨。

月球交替位于相对的月球交点时,以半个交点年(食年),即约177天又4小时间隔出现下列日食。

沙罗周期长度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属于沙罗序列150,共包含71次日食,依次为1729年8月24日至2108年4月11日的22次日偏食、2126年4月22日至2829年6月22日的40次日环食、2847年7月3日至2991年9月29日的9次日偏食,总共历时1262.11年。本序列无日全食。

下表列举了1901年至2100年间发生的属于该序列的日食,是第11至21次:

相关

  • 胺类胺类(英语:amine)是氨分子(NH3)中的氢被烃基取代后形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简称“胺”。不建议将“胺”(amine)写成“氨”(ammonia),两者意义与英文名称不同。氨基(-NH2、-NHR、-NR2)是胺的官
  • 黄茎小檗黄茎小檗(学名: var. )为小檗科小檗属下的一个变种。
  • 拉明 (胡齐斯坦省)拉明是伊朗的城市,位于该国西南部,由胡齐斯坦省负责管辖,距离首府阿瓦士东北约30公里,处于首都德黑兰西南510公里,海拔高度33米,2006年人口13,979。
  • 李乔李乔可以指:
  • 威廉四世 (卢森堡大公)威廉四世(Wilhelm IV,1852年4月22日-1912年2月25日),全名威廉·亚历山大(Wilhelm Alexander),第五任卢森堡大公,1905年11月17日-1912年2月25日在位。他是第四任卢森堡大公阿道夫的长
  • globeglobe(日文名称:グローブ,中文名称:地球乐团)为日本乐团,由日本音乐制作人小室哲哉、新人女歌手试演会中选拔出来的主唱KEIKO、日法混血饶舌歌手MARC PANTHER所组成的乐团。乐队X
  • 米钦查火山坐标:20°S 68°W / 20°S 68°W / -20; -68米钦查火山是南美洲的火山,位于玻利维亚和智利接壤的边境,属于安第斯山脉的一部分,海拔高度5,305米,最近一次火山喷发在1865年至1867
  • 贝尔内贝尔内(法语:Bernex)是瑞士日内瓦州的一个镇,位于罗纳河左岸,日内瓦市区西南方。该镇的人口接近一万人。
  • 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马雅可夫斯基(俄语: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Маяковский;1893年7月19日-1930年4月14日),苏联著名诗人。生于格鲁吉亚巴格达蒂的一个林务官家庭,父亲是来自乌克兰的哥萨克人而母亲则是乌克兰人。学生时期曾参加过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地下活动。早期诗作带有未来主义色彩。十月革命后的《我们的进行曲》、《革命颂》等诗作歌颂了十月革命,呼吁艺术家同革命结合。1919年后参加《罗斯塔之窗》工作,写诗作画同反对派进行斗争。1924年列宁逝世后,发表长诗《列宁
  • DIAMOND WAVE《DIAMOND WAVE》是日本女歌手仓木麻衣第六张原创专辑,于2006年8月2日由GIZA Studio发行,收录〈Growing of my heart〉、〈Best Of Hero〉与〈Diamond Wave〉三张单曲。专辑的名称代表不同个性的歌曲各代表一道浪潮,而集合起来则是道发光的大浪的意思。专辑的主要曲风为J-POP、当中包括雷鬼、抒情歌曲、无伴奏合唱等元素,并以“能够融入现场演出”作为选曲基准。专辑于发行前后获得乐评家整体正面的评价,包括赞赏作品的丰富多样性,以及展现出仓木的人性与传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