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蛹
✍ dations ◷ 2025-11-24 13:09:20 #蛹
蛹是指一些昆虫从幼虫变化到成虫的一种过渡形态。这个阶段只会在完全变态的昆虫出现,如蝴蝶及蛾(鳞翅目)、甲虫(鞘翅目)、苍蝇(双翅目)与蜂、黄蜂及蚂蚁(膜翅目)。这个阶段是在幼虫后及成虫前出现,成年昆虫的体形会在这个阶段生成,而幼虫的体形结构则会瓦解。大部分的蛹都是固定的(但蚊的蛹会游泳),且有着坚硬的保护外壳。蛹分成三类,分别为:蝴蝶的蝶蛹就是一个蛹的例子,它是以毛虫所分泌的丝状垫及一系列在腹部的钩连系在平面上。蛾的蛹却多是深色,并且藏于地底下、或是由蚕所分泌的丝状蚕茧所包裹、或是藏于树叶堆下。成虫后,昆虫会用它们的荷尔蒙将蛹分开。就如蛾的成虫,会将茧割开,或是以分泌物将茧软化。许多蛾的毛虫会将它们刺激性的螫毛残留在茧上,借此保护它们不会在蛹期时受到攻击。这个过程可以会很短,就如王蝶就只需2星期完成整个过程。蚊的蛹更只需一至四天便羽化。有些蛹的过程会进入休眠,避开冬季等日子,等待适合的季节。蚕蛹为蚕到蚕蛾蜕变的中间状态,油炸蚕蛹是一道菜肴,是下酒的佐菜。“清水蚕蛹汤”,有养颜健肾之效。中医认为,蚕蛹性平味甘,具有祛风、健脾、止消渴、镇惊安神、益精助阳等功效。蚕蛹约在5-15天后孵出。蜂蛹、蝶蛹亦可食用,在中国食用蜂蛹历史久远,《礼记·内则》载“蜩、(蜂)鲜之,人君燕食。”,后汉张机的《神农本草经》中载有“蜂子味甘、平;主风头,除蛊(最毒的虫子)毒,补虚赢伤中(内脏),久服令人光泽,好颜色不老”,唐朝刘恂的《蛉表录异》提到“宣歙人好食蜂儿。”载有取食蜂子的方法。梁代《名医别录》中写道:“将蜂子酒渍后敷面令人悦白;蜂子能轻身益气,治心腹痛、面目黄;蜂子主治丹毒、风疹、腹内留热,利大小便,去浮血,下汁乳,蜂女带下病。”宋朝苏颂《图经本草》说:“在蜜脾中,如蚕蛹而白色。岭南人取头足未成者,油炒食之。”元吴瑞《食用本草》称“缫丝后蛹子,今人食之,呼小蜂儿。”有所谓的蜂蛹酒,内含人参、鹿茸、黄芪、阿胶等中药。墨西哥人喜欢在蜜蜂幼虫脾上撒盐和柠檬食用。《礼记》记载:“蚳醢以供天子馈食。”,蚳即蚁卵,蚳醢是周朝时采集蚁蛹加桂皮,姜末等制成,是帝王食补。唐代刘恂《岭表录异》卷下说:“交广溪峒间酋长,多取蚁卵,淘泽令净,卤以为酱,或云味酷似肉酱,非尊贵不可得也。”河北人食用蝇蛆,云南哈尼人有道菜叫“肉芽”,即以蝇蛆为材料。其它,如蝉蛹(cicada pupa)、蝉蜕(cicada nymph、cicada slough)等。
相关
- 脉搏短绌脉搏(英语:Pulse)是体表可触摸到的动脉搏动。人体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所组成,负责人体氧气、二氧化碳、养分及废物的运送。血液经由心脏的左心室收缩而挤压流入主动脉,随
- 蕈类中毒蕈类中毒(英语:Mushroom poisoning)是指因为摄取有毒蕈类后因为其毒性物质(真菌毒素(英语:Mycotoxin))造成的中毒反应。症状轻微的话,可能只有肠胃不适,而严重时也会致命。蕈类中的毒
- 活性炭活性炭(英语:Active charcoal),亦称活性碳(英语:Active carbon)、活化炭(英语:Activated charcoal;Activated char)或活化碳(英语:Activated carbon),是黑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碳物质。活性炭
- 商业关键伙伴关系 · 关键活动 · 关键资源 价值主张 · 顾客关系 · 行销通路 顾客区隔商业(Commerce),是一种有组织的提供顾客所需的商品与服务的一种行为。中文之“商业”
- 接种接种(英语:Inoculation)可以指:
- 马森三色染色法马森三色染色法(Masson's trichrome stain),是一种用于组织学的染色方法。从皮埃尔·马森(英语:Pierre Masson)(1880–1959年)的原始配方开发而来的新配方具有不同的特定应用,但都适
- RARA1DKF、1DSZ、3A9E、3KMR、3KMZ、4DQM、5K13591419401ENSG00000131759ENSMUSG00000037992P10276Q6I9R7P11416XM_011525096、NM_000964、NM_001024809、NM_001033
- 经典力学经典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经典力学是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在宏观世界和低速状态下,研究物体运动的基本学科。在物理学里,经典力学是最早被接受为力学的一个基本纲领。经典力
- 过敏性皮肤炎异位性皮肤炎(Atopic dermatitis,简称AD),又叫过敏性皮肤炎或异位性湿疹(Atopic eczema),常见症状包含发痒、红肿,以及皮肤龟裂。发炎区域常有清澈液体流出,液体会随着发炎时间越久而
- 中性理论中性演化理论全称为分子演化的中性理论(英语:Neutral theory of molecular evolution),简称为中性理论。是日本遗传学家木村资生在1968年早期所提出的一种演化理论。这个理论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