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蕈类中毒
✍ dations ◷ 2025-08-27 08:36:24 #蕈类中毒
蕈类中毒(英语:Mushroom poisoning)是指因为摄取有毒蕈类后因为其毒性物质(真菌毒素(英语:Mycotoxin))造成的中毒反应。症状轻微的话,可能只有肠胃不适,而严重时也会致命。蕈类中的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蕈类中毒的原因多半是因为将有毒蕈类误认成其他食用蕈,误食所造成。而许多有毒蕈类及可食用蕈类在颜色和形态上也相当类似。民间有许多传统上识别有毒蕈类的方式,不过因为有毒蕈类的外形没有一定的准则,这些方式并不可靠以下是一些错误而不可靠的规则:目前仍有持续发现新物种的蕈类,每年约增加800个新的物种,有些新的发现可能会使以往的分类出现变化,有些分类下的蕈类可能原来是无毒的,但后来发现是有毒的。目前一般已知约有十万种蕈类,其中有一百种是对人类有毒的,不过大部分有毒的蕈类不会致命,大部分因蕈类致命的案例是因为毒鹅膏所造成。大部分中毒的案例是因为误认后食用而中毒,特别是毒鹅膏会因为外形很像草菇而误认,两者都是浅色的,而且在未成熟时会有菌伞膜(英语:universal veil)的构造。蕈类中毒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幼儿误食而造成,特别是还在学步期,容易将东西放进口中的幼儿,可能会因为因误食草坪上的蕈类而中毒。所有有毒蕈类都有可能造成这种中毒,而绿褶菇因为生长在草坪上,较常因为此原因而误食,中毒后会造成肠胃的不适,但不至于会致命。有些中毒案例是因为要采集致幻蕈类时,因为误认而造成。1981年有因为误将纹缘盔孢伞(英语:Galerina marginata)当做裸盖菇(英语:Psilocybe)食用,造成一人死亡,二人住院的病例。采集羊肚菌也可能造成中毒,即使是真正的羊肚菌,生食会造成肠胃道的不适,一般会先烹煮后再食用。皱盖钟菌对一些人可能是有毒的。假羊肚菌在生食时有毒,而且会致命。假羊肚菌合有鹿花蕈素(英语:gyromitrin)的毒素,具有神经毒性、胃肠毒性、而且会破坏血球。蕈类中毒也不一定都是因为误食而造成,例如生长在裸麦上有剧毒性的麦角,若在采收时未注意到而采收,和裸麦一起食用,严重的话可能会致命,称为麦角中毒。医学导航:毒理学毒理学 / 毒素中毒和毒性解毒剂
相关
- 冠状病毒冠状病毒亚科(英语:Coronavirus)是一类在动物与人类之间传播的人畜共患的RNA病毒。冠状病毒可感染哺乳动物、鸟类,引起牛和猪的消化道疾病或鸡的上呼吸道疾病。自然界常见,已知可
- 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英语:restriction enzyme)又称限制内切酶或限制性内切酶,全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种能将双股DNA切开的酶。切割方法是将糖类分子与磷酸之间的键结切断,进而于两条DNA链上
- 吞咽困难吞咽障碍(dysphagia) 是描述在吞咽时出现困难的医学术语,虽然归类在国际疾病分类-10症状与症候的次分类下 ,此术语有时会单独使用, 有些有吞咽障碍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有此困难。
- 支气管扩张药支气管扩张药(英语:bronchodilator)是一种扩张支气管与细支气管的物质,降低呼吸系统阻力并增加通往肺部的气流量。支气管扩张药可以是内源性的(机体内自然产生的),也可以通过给药的
- 验尸验尸亦称尸体解剖、尸体检验、尸检,是一个彻底检查尸体的医疗程序,以确定死亡的原因和方式并评估任何可能存在的疾病或损伤。通常由病理学家、法医或验尸官等专门人员行验尸工
- 地美环素地美环素(INN,USAN和BAN名称:Demeclocycline),又名去甲基金霉素或脱甲金霉素,是衍变自金黄色链霉菌(英语:Streptomyces aureofaciens)突变菌株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地美环素定位于治疗
- 抗生素抗药性抗生素抗药性(antibiotic resistance)是抗药性的一种形式,借此特性,一些微生物亚群体,通常是细菌种,能够在暴露于一或多种抗生素之下得以生存;对多种抗生素具抗药性的病原体被视为
- J01D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1(抗菌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卡贝兹拉米夫定/齐多夫定(英语:Lamivudine/zidovudine),商品名为卡贝兹(英语:Combivir),为结合两种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拉米夫定(lamivudine)和齐多夫定(zidovudine)的抗艾滋病复方药物。给药时会
- 甲型肝炎甲型肝炎疫苗是用于预防甲型肝炎的疫苗。 对95%的人都会有效,且能持续至少15年以上的效期,很多人甚至能持续一生。幼儿应接种 2 剂,于出生满 12-15 个月接种第 1 剂,间隔 6 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