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类中毒

✍ dations ◷ 2024-07-03 01:41:46 #蕈类中毒
蕈类中毒(英语:Mushroom poisoning)是指因为摄取有毒蕈类后因为其毒性物质(真菌毒素(英语:Mycotoxin))造成的中毒反应。症状轻微的话,可能只有肠胃不适,而严重时也会致命。蕈类中的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蕈类中毒的原因多半是因为将有毒蕈类误认成其他食用蕈,误食所造成。而许多有毒蕈类及可食用蕈类在颜色和形态上也相当类似。民间有许多传统上识别有毒蕈类的方式,不过因为有毒蕈类的外形没有一定的准则,这些方式并不可靠以下是一些错误而不可靠的规则:目前仍有持续发现新物种的蕈类,每年约增加800个新的物种,有些新的发现可能会使以往的分类出现变化,有些分类下的蕈类可能原来是无毒的,但后来发现是有毒的。目前一般已知约有十万种蕈类,其中有一百种是对人类有毒的,不过大部分有毒的蕈类不会致命,大部分因蕈类致命的案例是因为毒鹅膏所造成。大部分中毒的案例是因为误认后食用而中毒,特别是毒鹅膏会因为外形很像草菇而误认,两者都是浅色的,而且在未成熟时会有菌伞膜(英语:universal veil)的构造。蕈类中毒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幼儿误食而造成,特别是还在学步期,容易将东西放进口中的幼儿,可能会因为因误食草坪上的蕈类而中毒。所有有毒蕈类都有可能造成这种中毒,而绿褶菇因为生长在草坪上,较常因为此原因而误食,中毒后会造成肠胃的不适,但不至于会致命。有些中毒案例是因为要采集致幻蕈类时,因为误认而造成。1981年有因为误将纹缘盔孢伞(英语:Galerina marginata)当做裸盖菇(英语:Psilocybe)食用,造成一人死亡,二人住院的病例。采集羊肚菌也可能造成中毒,即使是真正的羊肚菌,生食会造成肠胃道的不适,一般会先烹煮后再食用。皱盖钟菌对一些人可能是有毒的。假羊肚菌在生食时有毒,而且会致命。假羊肚菌合有鹿花蕈素(英语:gyromitrin)的毒素,具有神经毒性、胃肠毒性、而且会破坏血球。蕈类中毒也不一定都是因为误食而造成,例如生长在裸麦上有剧毒性的麦角,若在采收时未注意到而采收,和裸麦一起食用,严重的话可能会致命,称为麦角中毒。医学导航:毒理学毒理学 / 毒素中毒和毒性解毒剂

相关

  • 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丹麦语:Hans Christian Gram,1853年9月13日-1938年11月14日),丹麦细菌学家。革兰氏染色法的发明人。1853年9月13日,革兰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早年在哥本
  • 妇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妇科学是一门研究女性在非孕期生殖系
  • 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英语:medical ethics)是在人类以预防、医疗卫生行为、医学研究以及卫生事业管理等有关的道德现象的基础上,确立伦理学依据及其概念体系,概括出基本的伦理原则或准则、
  • 狂犬病毒狂犬病(拉皮斯病,俗称疯狗症,字根来自拉丁语:rabies,意为“疯狂”)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之人畜共患病,可于恒温动物身上造成严重脑炎。没有接受疫苗免疫的感染者,当神经症状出现后
  • 病毒性病毒性是指一种生物的致病性程度,即一个病原体引发疾病的相对能力。于生态学的了角度上来看,病毒性可以是寄主因寄生所引发的适应度下降。病毒性可以近因(即病原体协助令寄主生
  • 立克次体目立克次体目是变形菌门中的一目,大部分已知的物种都只是以其他细胞的内共生体的形式存在。其中有一些是很有名的病原体,包括立克次体,它引起许多人类的疾病。另一方面,对立克次体
  • 压强压强,是作用在与物体表面垂直方向上的每单位面积的力(Force)的大小,即是分布在特定作用面上之力与该面积的比值。压强可用任意之力单位与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压强的国际标准单位为
  • 质谱法质谱(英语:mass spectrometry,缩写:MS)是一种电离化学物质并根据其质荷比(质量-电荷比)对其进行排序的分析技术。简单来说,质谱测量样品内的质量。 质谱法被用于许多不同领域,并被用
  • 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又称前外侧系统(anterolateral system)或腹外侧系统(ventrolateral system)属于感觉神经途径,负责将皮肤信息传回丘脑,丘脑的腹外侧核(英语:ventral p
  • 弗雷德里克·班廷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爵士,KBE,MC,FRS,FRSC(英语:Sir Frederick Grant Banting,1891年11月14日-1941年2月21日)是加拿大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班廷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