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

✍ dations ◷ 2025-11-11 18:46:52 #黄斑
黄斑(Macula lutea,源自拉丁语macula,“斑”+lutea,“黄”),是人眼视网膜中央附近一卵圆形染色区域,直径约5.5mm。黄斑还可再细分为黄斑凸、黄斑凹、黄斑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中央凹、侧凹、周围凹等区域。死亡或眼球摘除后,黄斑呈黄色。而活体中此现象不可见,除非使用滤除红光的光源观察。解剖学黄斑直径5.5mm,比临床黄斑的1.5mm要大得多,而后者与解剖学中央凹相近。临床黄斑可经瞳孔由检眼镜或视网膜照相观察到。解剖学黄斑则定义为组织学上含有两层或以上神经节细胞的区域。因为黄斑呈黄色,所以它吸收了大量进入眼球的蓝光和紫外线,对此处的视网膜是一天然的日光阻隔(类似于太阳镜)。有实验数据表明蓝光过度暴露有可能造成黄斑退化。其所呈现的黄色是由于含有饮食中摄入的类胡萝卜素,如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其中玉米黄质在黄斑中占主导地位,而叶黄素则在视网膜其他部位含量丰富。有证据表明,在某些类型的黄斑退行性病中,这些类胡萝卜素对染色区域有保护作用。黄斑的结构的特化是高敏锐度的视力的基础。黄斑之中的中央凹和黄斑凹都含有高密度的视锥细胞(一种具有高敏感度的感光细胞)。周围视力的缺失有时不易被觉察,而黄斑损伤则会导致即刻而明显的中心视力的缺失。黄斑的进行性损害则是一种称为黄斑退行性变的疾病,有时还会造成黄斑穿孔。黄斑穿孔几乎不会由外伤造成,但一个急速的气流可以冲破通向黄斑的血管,使其毁损。从黄斑输入的视觉信息占据了大部分的脑视觉容量。于是,某些形式的视野缺损可以不涉及黄斑,此称为黄斑豁免。(例如,视野测试可显示为黄斑豁免性同向偏盲)在大脑后动脉闭塞导致的顶枕叶缺血的患者可出现皮质盲(几乎不可能像安东 - 巴宾斯基综合征中那种患者可否认的视力障碍),然而也会表现为黄斑豁免。这种选择性的豁免是由于大脑中动脉形成了供养黄斑束的侧支循环。神经检查确定的黄斑豁免对梗阻造成的损伤类型有重要意义,此时表明视皮质尾部(主要接受黄斑传来的视神经纤维)也被豁免。本条目使用了部分解剖术语,概述请参阅这里(英语:anatomical terminology)。左眼球后节的内侧面。一张眼底照相,显示左侧的斑点即为黄斑。视盘为右侧血管集中之处。中央灰色、模糊的斑点为一伪影。维基共享资源中与视网膜黄斑相关的分类

相关

  • 超心理学超心理学(英语:parapsychology,又称为心灵学、灵魂学),主要研究一系列被称为的超自然现象,主要包括濒死体验、轮回、出体、前世回溯、传心术、预言、遥视和意念力等。研究在实验室
  • 罗曼什语罗曼什语(法语:Romanche,德语:Rätoromanisch,意大利语:Romancio,Rumantsch / Romontsch / Rumauntsch,中文也译作列支罗曼语、拉丁罗曼语、罗曼列支语)属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是瑞士四种
  • 脂蛋白酯酶LPL可能指以下其中一个项目:
  • 宇宙空间外层空间,亦称外太空、宇宙空间,简称空间、外空或太空(英语:outer space),指的是地球大气层及其他天体之外的虚空区域。与真空有所不同的是,外层空间含有密度很低的物质,以等离子态
  • 默里·盖尔曼默里·盖尔曼(英语:Murray Gell-Mann,1929年9月15日-2019年5月24日),美国物理学家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因对基本粒子的系统分类的成功建立及其相互作用的发现而获得1969年诺贝尔
  • Ysub2/subOsub3/sub氧化钇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Y2O3。它是一种白色粉末,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和碱,溶于酸和醇。露置于空气中时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而变质。以褐钇铌矿为原料
  • 巡台御史巡视台湾监察御史,简称巡台御史。为台湾清治时期的1722年-1769年期间,设置于台湾的监察御史。18世纪,台湾行政区划为台湾道,而与其他省道相同,巡台御史通常为满人及汉人各一。监察
  • 公吨吨又称公顿,是公制的质量单位,符号为t。其虽非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之一,但符合十进制,在使用上是可以与国际单位制相合。1 吨 = 1000 公斤 (kg)= 2204.62 英磅(LB) Metric Ton吨也
  • 细蚁亚科细蚁亚科(Leptanillinae)隶属于蚁科,可下分为 Anomalomyrmini 族及细蚁族(Leptanillini)。细蚁族的物种中,蚁后从幼虫前胸及第三腹节上特化的突起取食血淋巴,此行为类似俗名德古拉
  • 贵 铎贵铎,满洲正黄旗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光绪元年,乡试中举。光绪五年,任都察院笔帖式。光绪八年,任詹事府右赞善;次年改詹事府左赞善。光绪二十年,任翰林院编修、日讲起居注官